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燕鹏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骨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宝山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3篇股骨
  • 1篇大转子
  • 1篇大转子骨瓣
  • 1篇带血管
  • 1篇带血管蒂
  • 1篇带血管蒂大转...
  • 1篇钉棒系统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血管蒂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植骨
  • 1篇治疗胸腰椎骨...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研究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头坏死

机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解放军101...

作者

  • 4篇张燕鹏
  • 3篇蒋毅
  • 3篇许庆利
  • 3篇梁钟鸣
  • 3篇张亮
  • 3篇周建伟
  • 2篇刘磊
  • 2篇张传寅
  • 1篇王兴元
  • 1篇王以进
  • 1篇陈伟南
  • 1篇张少成
  • 1篇范勇
  • 1篇李文生
  • 1篇胡玉平
  • 1篇党瑞山
  • 1篇张传森
  • 1篇朱红伟
  • 1篇邹宁
  • 1篇李玉军

传媒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手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1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6例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后处理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0.5-6年,术后Harris标准评定优79例,良58例,可9例,差3例;病死6例,优良率87.8%。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通过围手术期积极处理,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刘磊周建伟许庆利梁钟鸣蒋毅张亮张燕鹏
关键词:股骨骨折髋部骨折骨折固定术老年病学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头颈钉不同位置置放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应力分析,论证头颈钉不同置放位置的生物力学性能,固定牢固,有利于骨折愈合以指导临床手术。[方法]采集24具新鲜股骨标本,分别造成股骨粗隆间稳定和不稳定骨折,用r钉、DHS固定,头颈钉分别置放不同位置,测定股骨抗压、抗弯、抗剪和抗扭等力学性能,分析比较不同位置头颈钉内固定的优劣。[结果]从股骨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头颈钉应放在股骨头颈中下1/3偏后处,骨质致密,有股骨距支撑,承载能力大为增强,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且不易发生切割;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头颈钉应放入股骨头颈中间,有强斜力学效应,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结论]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确认股骨近端骨折头颈钉最佳固定位置,是提高现代器械临床固定效果,提高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疗效的关键。
刘磊周建伟王以进李文生许庆利张传寅梁钟鸣蒋毅张亮张燕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生物力学
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治疗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经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修复股骨头坏死的解剖学基础,总结用该术式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方法:在尸体解剖和模拟手术的基础上,对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施行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带血管蒂大转子骨瓣手术。结果:28例成功完成股骨头坏死病灶清除带旋股外侧动脉横支大转子骨瓣移植+钽棒内固定术。平均切口长度9.3cm,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0ml,术中输血3例,均为200ml。结论:阔筋膜张肌臀中肌间隙入路行股骨头坏死修复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出血少,显露良好、操作方便。
朱红伟张少成张燕鹏陈伟南党瑞山张传森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大转子骨瓣钽棒
钉棒系统复位联合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AF系统复位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前中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复位内固定,经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5例,术前、术后和随访期间均摄X线片,检测椎体高度丢失情况以及成角段Cobb角度变化,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对比治疗前后ASIA分级。结果 31例获5-36个月的随访。Cobb角术前为23.5°±6.8°,术后为2.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术前为0.5±0.2,术后为0.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骨折椎体愈合,伤椎高度无丢失。术后ASIA分级:A级5例中3例无改善,2例恢复至C级;4例B级中2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C级5例中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16例仍为E级。结论使用AF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快捷,伤椎体回复高度满意,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好。
范勇梁钟鸣邹宁周建伟许庆利张传寅胡玉平王兴元李玉军张亮张燕鹏蒋毅
关键词:脊柱骨折经椎弓根骨移植钉棒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