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杏妹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体外循环
  • 3篇外循环
  • 2篇心脏
  • 2篇手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保护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外科
  • 1篇心脏外科手
  • 1篇心脏外科手术
  • 1篇游离血红蛋白
  • 1篇源性
  • 1篇再手术
  • 1篇置换术
  • 1篇衰竭

机构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心血管...

作者

  • 5篇蒋振斌
  • 5篇庄杏妹
  • 5篇胡克俭
  • 5篇叶磊
  • 4篇王依明
  • 3篇刘祖赟
  • 2篇王春生
  • 1篇姜桢
  • 1篇王春生
  • 1篇陈志强
  • 1篇刘祖斌

传媒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外源性磷酸肌酸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对20例进行双瓣膜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例):实验组(晶体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10毫摩尔/升)和对照组(单晶体停搏液组);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2、24、48小时抽血测定AST,LDH,CK-MB,CK-MM和cTnt。结果:主动脉开放后2小时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01);24时达峰值。结论:磷酸肌酸具有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保护细胞膜完整,维持心肌收缩蛋白正常的作用,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胡克俭叶磊王春生王春生庄杏妹蒋振斌
关键词:磷酸肌酸心肌保护外源性心肌缺血
左房-主动脉转流辅助循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为评估左房主动脉转流作为左心辅助循环在心内直视术后顽固性左心衰竭的应用效果,为27例术后出现顽固性左心衰竭的病人,经左心房辅助泵主动脉建立左心辅助循环,结果23例脱离人工心肺机,20例痊愈出院。死亡原因主要为顽固性心衰、心律失常、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果:左心辅助疗效肯定。
胡克俭叶磊蒋振斌王依明庄杏妹刘祖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左心辅助循环心力衰竭
体外循环中灌注肺的防治被引量:2
1998年
本文报告4例体外循环中出现的以气道压力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灌注肺及其处理方法,呼吸末正压呼吸+利尿药+激素+超滤器为主,辅以强心、扩血管药协同治疗。4名患者术后第一天均顺利脱离呼吸机。本文还就体外循环中灌注肺发生的机理及预防和治疗进行了阐述。
叶磊胡克俭王依明蒋振斌庄杏妹刘祖赟姜桢
关键词:体外循环灌注肺
ZS-B型离心泵临床应用研究附188例报告
2000年
目的 :研究离心泵较滚柱泵的优点及对离心泵的使用操作进行总结。方法 :总结 188例使用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的病例 ,选择其中 10例与使用滚柱泵的 10例进行比较。结果 :188例使用离心泵病例 ,脱离体外循环成功率为 98.4 % ,3例不能脱离体外循环的经左心房插管后过渡为左心辅助循环 ,辅助时间分别为72、75和 110 m in。进行比较的两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 6 0 m in,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达峰值 ,红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达最低值 ,但离心泵组游离血红蛋白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 .0 5) ,红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明显小于对照组 ( P<0 .0 5) ;白细胞体外循环结束时即升高 ,1小时后即有明显差异 ,2 4小时达顶峰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离心泵具有血液成分破坏小 ,操作安全 ,使用灵活等优点。
胡克俭叶磊王依明庄杏妹刘祖斌蒋振斌王春生陈志强
关键词:离心泵体外循环游离血红蛋白体外循环
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1999年
胡克俭叶磊王依明庄杏妹刘祖赟蒋振斌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再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