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脑梗死误诊12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小脑梗死误诊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高小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9-03-2010-01收治入院的小脑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在住院过程中将其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共有12例小脑梗死患者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与医生对小脑梗死的认识不足、临床体格检查不仔细、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有关。结论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及时头颅MRI检查和专科医生治疗是减少小脑梗死误诊的关键。
- 孙光明刘林珠高西平
- 关键词:误诊
-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①脑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舒张期血流速度(Ve)均下降(P<0.05)搏动指数(PI)升高(P<0.01)。②脑梗塞组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与对照组比较增高(P<0.05),而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呈显著异常增高(P<0.01)。结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患者存在脑血管阻力增高及血液粘度的增高。
- 孙光明赵文龙李小雁
-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TCD血管阻力血液粘度
- 后循环缺血的预测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长期反复头晕发展为后循环系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对100例长期反复头晕患者和100例健康者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头晕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头晕正规治疗组和非正规治疗组之间,在性别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头晕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头晕正规治疗组和非正规治疗组之间,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史等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循环缺血二级预防中,可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作为识别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降血糖药及干预血脂异常是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有效措施。
- 孙光明王丽萍高西平胡洋
- 关键词:后循环系统T检验
-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糖、血脂关系分析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 0 0 1年神经内科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经脑CT或MRI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测定血液的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的胆固醇(CH)、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低LDL或提升HDL/LDL的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的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 孙光明牛洪体程永好
- 关键词:脑梗死血糖血脂合并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
- 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预测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病发展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对近 3年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 10 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发现随访 3个月、6个月、1年及 2年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6 0 %、11 1%、2 1 0 %及 42 8%。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流速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提示在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 ,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血流速度作为识别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 ,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 牛洪体柳伟孙光明程永好邹颂虞郭风
-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慢性脑血管病脑梗死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