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洪体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3篇动脉
  • 3篇体外
  • 3篇体外反搏
  • 3篇体外反搏治疗
  • 3篇颅多普勒
  • 3篇经颅多普勒
  • 3篇反搏治疗
  • 2篇动脉供血
  • 2篇动脉供血不足
  • 2篇动脉系统
  • 2篇椎-基底动脉...
  • 2篇进展性脑梗死
  • 2篇颈内
  • 2篇颈内动脉
  • 2篇颈内动脉系
  • 2篇颈内动脉系统
  • 2篇老年

机构

  • 12篇开封市第二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牛洪体
  • 3篇伊莹
  • 3篇程永好
  • 2篇孙光明
  • 2篇邹颂虞
  • 1篇盖杰
  • 1篇宋传君
  • 1篇王亚杰
  • 1篇赵宝顺
  • 1篇柳伟
  • 1篇侯伟鹏
  • 1篇徐金枝
  • 1篇郭风
  • 1篇牛素芳
  • 1篇卫俊俊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CD对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评价
2013年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TCD)对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对96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流速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改变均有显著性异常,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反搏治疗能显著改善VBI患者的缺血。
牛洪体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体外反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的检测异常特征
2004年
对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60例患者中异常者52例,检出异常血管72支。对照组50例异常者6例,检出异常血管7支。脑梗死组存在脑动脉硬化和/或血管狭窄或痉挛者41例,对照组3例。提示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痉挛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牛洪体牛素芳程永好邹颂虞
关键词:发病机制血流动力学障碍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409例自发性颅内出血患儿病例,分别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评价两者的疗效。结果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儿死亡率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但更易并发脑积水,在改善局部脑萎缩或脑软化方面未见明显优势。结论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婴儿自发性颅内出血能降低患儿死亡率,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但在减少局部脑萎缩或脑软化方面并未较传统开颅手术有明显优势,脑积水风险增高。
盖杰牛洪体侯伟鹏
关键词:婴儿颅内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
老年人脑梗死与血糖、血脂关系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梗死的发病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我院 2 0 0 0年~ 2 0 0 1年神经内科老年人 (>6 0岁 )的住院病例 ,经脑CT或MRI检查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测定血液的生化指标。结果 脑梗死组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的胆固醇(CH)、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血糖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1和P <0 .0 5 )。结论 高血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是老年人防治脑梗死的重点内容。降低LDL或提升HDL/LDL的比值以及防治胰岛素抵抗对防治老年人的脑梗死有积极的意义。
孙光明牛洪体程永好
关键词:脑梗死血糖血脂合并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其持续状态的临床症状严重。发作持续时间长,不易缓解,是偏头痛临床发作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为探索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新方法,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偏头痛持续状态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牛洪体伊莹
关键词:偏头痛银杏达莫注射液
体外反搏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5—2012-02在我院内科住院的颈动脉斑块患者20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标准: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IMT值〈1.0mm为正常,IMT 1.0~1.2mm内膜增厚,〉1.2~1.4mm为斑块形成,IMT〉1.4mm为颈动脉狭窄。低回声为软斑块即易损斑块,强回声为硬斑块。检测部位为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共6个部位。入选标准:(1)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有软斑块;
牛洪体王亚杰赵宝顺伊莹宋传君
关键词:体外反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彩超
精纯抗栓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3例疗效分析
2003年
牛洪体
关键词:精纯抗栓酶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纤维蛋白溶解药
综合医院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徐金枝牛洪体
关键词:老年期
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的预测研究
200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脑血管病发展为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及预后模式。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队列研究 ,对近 3年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 10 0例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发现随访 3个月、6个月、1年及 2年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累积发生率分别为 6 0 %、11 1%、2 1 0 %及 42 8%。多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高血压、家族卒中史、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流速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提示在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工作中 ,可将高血压、家族卒中史、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血流速度作为识别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 ,病后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流速度异常进行干预是改善慢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牛洪体柳伟孙光明程永好邹颂虞郭风
关键词: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慢性脑血管病脑梗死预后
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56例TCD异常特征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偏头痛持续状态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治疗前后做TCD检测,观察其血流变化、对比分析其结果。结果: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TCD检测异常率高(92.86%),治疗前后有显著性改变。结论:TCD对偏头痛持续状态患者的诊断及其疗效评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牛洪体伊莹
关键词:经颅多普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