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永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7篇骨髓
  • 6篇异常综合征
  • 6篇增生
  • 6篇增生异常综合...
  • 6篇综合征
  • 6篇骨髓增生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6篇骨髓增生异常...
  • 4篇血液
  • 4篇耐药
  • 3篇血液病
  • 3篇沙利度胺
  • 3篇逆转
  • 3篇逆转录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转录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细菌

机构

  • 26篇上海市杨浦区...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同济大学
  • 3篇浙江省中医院
  • 3篇上海市嘉定区...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浙江中医学院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姚永华
  • 12篇门琼
  • 10篇施媛
  • 8篇陈蔚
  • 7篇吴瑾瑜
  • 6篇叶成林
  • 6篇胡慧菁
  • 6篇冯菲
  • 5篇王玫
  • 4篇包仁君
  • 3篇梁爱斌
  • 3篇郝思国
  • 3篇郑智茵
  • 3篇王必莲
  • 3篇陈芳源
  • 3篇施菊妹
  • 3篇王椿
  • 3篇朱琦
  • 3篇虞荣喜
  • 2篇俞夜花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恶性血液病外周血NK细胞数量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研究初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所占的比例,探讨上述疾病发病时的免疫状态。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再障及按病种分组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76例和正常组15例外周血CD3-CD16+CD56+细胞,分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再障、急性白血病、MDS组下降、多发性骨髓瘤组外周血NK细胞比例上升,与正常组均存在差异,慢粒及NHL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再障组与恶性血液病各组除MDS外均存在差异;恶性血液病各组之间亦有多组存在差异。结论再障与恶性血液病各组初发时外周血NK细胞数量各异,与正常组相比,再障组下降最明显,多发性骨髓瘤上升,其变化与疾病发病相关,检测外周血NK细胞比例可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姚永华刘永林彭来君施丽华郑智茵虞荣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血液病NK细胞
转移抑制子KISS1和nm2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KISS1和nm23在结肠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他们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SS1和nm23在正常黏膜(n=126)、原发癌(n=126)和淋巴结转移癌(n=62)中的表达,比较它们在原发灶和正常组织、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ISS1的表达随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逐步下降。KISS1在正常黏膜、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5.2%、73.8%和41.9%;而nm23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为91.2%、82.5%和56.5%。正常黏膜组织中KISS1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癌中的表达,而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又显著低于原发灶中的表达。结论肿瘤转移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步骤的结果,转移抑制子如KISS1和nm23的表达在结肠癌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吴瑾瑜门琼于观贞冯菲施媛姚永华
关键词:组织芯片NM23肿瘤转移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联合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血流供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高能聚焦超声(HIFU)治疗联合沙利度胺对原发性肝癌血流供应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2组,即HIFU刀单纯治疗组和HIFU刀+沙利度胺联合治疗组。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水平,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和瘤体大小指标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 HIFU联合沙利度胺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VEGF、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水平下降,与单纯HIFU相比,VEGF、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影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HIFU联合沙利度胺能有效阻断原发性肝癌血流,与单纯HIFU刀相比作用更强。
门琼姚永华王岩静施媛余建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高能聚焦超声沙利度胺血流供应
FOLFIRI方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FOLFIRI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选择21例患者行FOLFIRI方案化疗,均联合沙利度胺口服,40d后观察疗效,并评价副作用,肿瘤标记物CA72-4,CEA变化。结果:疗效为CR0,PR6例(28.6%),SD13例(61.9%),PD2例(9.5%),副作用主要为延迟性腹泻,腹痛,Ⅲ-Ⅳ分别为2例(9.5%),1例(4.8%)。化疗后CEA,CA72-4下降(P<0.05)。结论:FOLFIRI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对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较满意,耐受性好。
门琼姚永华施媛吴瑾瑜冯菲王玫王必莲
关键词:肠癌伊立替康沙利度胺
来那度胺联合地西他滨治疗伴DDX41胚系/体细胞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伴遗传性DDX41基因突变的髓系肿瘤的特征,尤其是对伴DDX41胚系或体细胞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通过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特征诊断的1例伴DDX41胚系、体细胞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给予来那度胺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并且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接受来那度胺联合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完全缓解,无相关治疗不良反应。结论:DDX41基因突变对髓系恶性肿瘤的预后和治疗产生影响,来那度胺联合地西他滨对伴DDX41胚系/体细胞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应早期识别和确认胚系突变状态。
包仁君傅郁华姚永华陈莉张惕叶成林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病同治理论在阴挺和脱肛临床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8年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精髓的体现,是中医临床需要掌握的重要方法。文章试图从异病同治的理论渊源,通过调查阴挺和脱肛两种疾病在古今文献中的病机、治法,来应证中医的传统理论,从而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胡慧菁梁延平贺雪文叶成林陈少明陈伯平姚永华陈蔚朱垚垚胡菲赵福东
关键词:异病同治阴挺脱肛
芫花醇提物对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药效学作用的初步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芫花醇提物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株的药效学作用。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UTZ-1细胞株72 h,CCK8检测细胞在0,24,48和72 h时间点增殖情况。在后续的实验中,使用浓度为2,5和10 mg/mL的芫花醇提物处理SKM-1和MUTZ-1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细胞IL-6及TNF-α含量变化;q-RT PCR检测NF-κB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和浆中NF-κB蛋白表达,检测Caspase3和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芫花醇提物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KM-1和MUTZ-1细胞增殖,并促进SKM-1和MUTZ-1细胞凋亡。芫花醇提物可以抑制MUTZ-1细胞IL-6及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含量,抑制NF-κB mRNA表达以及细胞核中NF-κB蛋白含量,同时抑制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促进Caspase3的表达。另外,MUTZ-1细胞中NF-κB mRNA及核中NF-κB蛋白受外源TNF-α的诱导,但这种现象受到芫花醇提物处理的抑制。结论芫花醇提物可以抑制SKM-1和MUTZ-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SKM-1和MUTZ-1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减少炎症因子及核NF-κB含量蛋白有关。
陈蔚姚永华胡慧菁
关键词:MDS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联合胸腺肽α_1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高能聚焦超声治疗联合胸腺肽α_1对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肝癌患者146例,随机分为3组,即HIFU刀单纯治疗组、胸腺肽α_1单纯治疗组和HIFU刀+胸腺肽α_1联合治疗组。每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T、NK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组治疗后CD4^+,NK细胞比例上升,HIFU刀+胸腺肽α_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4^+上升尤其明显,B细胞、CD8^+胞变化不大。结论:推测胸腺肽可能会通过增强细胞免疫的机制尤其Th细胞比例,增加HIFU刀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
姚永华门琼施媛余建军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胸腺肽Α1免疫
ANXA1在食道鳞癌中的表达以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变化与食道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含有185例食道癌的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检测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道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ANXA1在食道癌中的表达率为35.7%(66/185),而癌旁鳞状上皮中均有表达。ANXA1的缺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疾病分期以及组织学分化高度相关。生存分析表明ANXA1是判断食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ANXA1是鳞癌分化的重要指标,其缺失表达在食道癌的发生进展中起了重要作用。ANXA1可用来判断食道癌患者的预后。
吴瑾瑜门琼于观贞冯菲施媛姚永华
关键词:食道癌组织芯片
癌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门琼吴瑾瑜姚永华施媛王玫
关键词:癌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