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新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室
  • 3篇乳头
  • 3篇乳头肌
  • 3篇组胺
  • 3篇触发
  • 3篇触发活动
  • 2篇电极
  • 2篇豚鼠心室
  • 2篇微电极
  • 2篇后除极
  • 2篇除极
  • 1篇调制作用
  • 1篇动脉
  • 1篇动作电位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肌
  • 1篇心室乳头肌
  • 1篇延迟后除极
  • 1篇早期后除极

机构

  • 5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5篇黄伟秋
  • 5篇吴新
  • 5篇于志铭
  • 1篇滕爱芬
  • 1篇徐浩东
  • 1篇徐斌
  • 1篇肖德生

传媒

  • 3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枢α受体在大鼠颈动脉窦反射中的调制作用
1992年
孤离大鼠左侧颈动脉窦,采用侧脑室(LCV)注射α_1受体阻断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 PBZ,2μg/20μl)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 Y,2μg/20μl),以颈动脉窦内压(ISP)-平均动脉压(MAP)关系曲线及其有关参数为指标,研究和分析了中枢α受体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将所得ISP和MAP经Logistic方程拟合,建立ISP-MAP关系曲线。结果如下:PBZ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5.96kPa处明显下移。Y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阈压明显增大,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0.64、15.96kPa处明显下移。与PBZ组相比,Y组的峰斜率、MAP变动范围减小更明显。结果表明:中枢α_1或α_2受体阻断后,窦反射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中阻断α_2受体的作用尤为明显。
黄伟秋徐浩东吴新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颈动脉窦反射Α受体
组胺致豚鼠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研究
1994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致豚鼠心室乳头肌心律失常.组胺(6.0mol/L)可使APD50、APD60明显缩短(数据取自无异常自律性和振荡电位的细胞)。在0.2~1.0Hz时组胺常可秀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约53%),2.0、1.0Hz驱动时,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80%,两者的触发活动表现为快速自发动作电位。此外,组胺尚可致豚鼠心室乳头肌产生异常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20%)。组胺诱发的上述现象,可能与心性过敏反应、心肌梗塞等疾病发生的心律失常有关。
黄伟秋吴新肖德生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微电极动作电位心律失常
特异性抗原诱发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特异性抗原(卵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特异性抗原激发后,致敏心肌动作电位发生了下列改变:2min左右APD_(50)、APD_(90)明显延长;5min后,APD_(50)、APD_(90)、3期时程明显缩短;20min以后,上述改变逐渐恢复。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55%)和触发活动,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40%),早期后除极在低频驱动(0.2-1.0Hz)时易于发生,且在2min左右多见。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可能和超敏反应时发生的快速自律型心律失常有关。
吴新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
组胺受体在致敏豚鼠心室肌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中的作用
1996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受体在特异性抗原(卵清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中的作用。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65%)和触发活动,并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高频刺激时,易产生延迟后除极。外源性组胺(0.6μmol/L和6.0μmol/L)作用于豚鼠心室乳头肌亦产生相似的变化。H_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10μmol/L,n=10)可明显抑制心性过敏反应和完全阻断组胺所致的延迟后除极现象,H_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10μmol/L,n=6)对心性过敏反应和组胺的效应均无抑制作用。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心肌延迟后除极,可能是心肌释放的组胺直接作用于心室肌H_2受体所致。
吴新滕爱芬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扑尔敏乳头肌延迟后除极
组胺致豚鼠心室乳头肌早发后去极化和触发活动的研究被引量:1
1993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致豚鼠心室乳头肌早发后去极化和触发活动。组胺(6.0μmol/L)可使动作电位APD_(50)、APD_(90)明显缩短(数据取自无异常自律性和振荡电位的细胞)。组胺可诱发早发后去极化(发生率57%),振荡电位和触发活动。早发后电位在低频驱动(0.2~1.0Hz)时易于发生且常常伴有动作电位时程的延长。触发活动可表现为快速自发性动作电位(发生率14%)。结果提示,组胺诱发的早发后去极化和触发活动可能和心性过敏反应等疾病发生的快速自律型心律失常有关。
吴新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微电极乳头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