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跃钢 作品数:47 被引量:31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硫酸二乙酯、紫外及^γCO60辐射诱变筛选高产丁二酮菌株 被引量:7 2010年 以干酪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casei subsp.casei)ATCC393为出发菌株,其产丁二酮能力为57.31mg/L。分别采用硫酸二乙酯、紫外及γCO60辐射诱变育种,发酵,测丁二酮产量。γCO60辐射诱变后获得2株高产菌株,丁二酮产量分别为79.73mg/L和73.06mg/L,各为出发菌株的1.39倍和1.27倍。γCO60辐射诱变的最佳条件:50Gy/min剂量率,菌液浓度108个/mL,750Gy剂量照射处理。此时致死率为99.36%。 王然 李秀婷 陈存社 吕跃钢 宋焕禄关键词:丁二酮 诱变育种 紫外线诱变锁掷孢酵母发酵产γ-癸内酯的初探 被引量:6 2006年 对2株锁掷孢酵母生产γ-癸内酯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发酵最佳条件。由于产量过低,确定以鲑色锁掷孢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达到明显提高γ-癸内酯的目的。出发菌株γ-癸内酯的产量仅为0.097g/L,诱变后γ-癸内酯产量提高到6.009g/L。 宋焕禄 唐琦 吕跃钢关键词:Γ-癸内酯 紫外线诱变 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009年 动物源性食品中可能会残留所有因不同目的而使用的药物,从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保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愈来愈受到关注。近年来,很多灵敏度高、操作便捷且大批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不断涌现。本文综述了动物源性食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李秀婷 孙宝国 吕跃钢 宋焕禄 宋红霞关键词:动物源性食品 药物残留 食品安全 TiO_2/GAC光催化剂对中水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探讨了利用太阳光作光源,固定在颗粒活性炭上的二氧化铁光催化剂(TiO2/GAC)对中水除菌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细菌的浓度范围在5.7×107~5.7×102cfu/mL时,光催化除菌率为86.1%~99.5%.光照强度在1.35 mW/cm2时,除菌率达96.6%.光照加TiO2/GAC 3 h时,99%以上的菌体死亡.仅光照无TiO2/GAC时除菌效果甚微,只有15.4%的菌体失活;仅有TiO2/GAC无光照,除菌率为42.3%. 吕跃钢 马家津以洋姜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1997年 对以克鲁维酵母为生产菌,以洋姜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总糖度、pH值、温度、氮源对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对其中某些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 顾天成 吕跃钢关键词:克鲁维酵母 洋姜 单细胞蛋白 蛋白质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其反硝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利用BTB培养基快速高效地从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初步筛选出了平板阳性菌22株,均为革兰阴性杆菌。经证实其中11株菌具有在好氧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其中10株菌的NO3--N去除率达到了50%以上,7株超过60%;10株菌的TIN去除率达到50%以上,6株超过60%,且大部分都可以在第1天完成脱氮,具备高效的反硝化性能。 李秀婷 高明阳 吕跃钢 赵进 马家津 汪苹关键词:好氧反硝化菌 反硝化作用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会及改革初探 被引量:12 2008年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从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及教学科研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进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体会。 李秀婷 宋焕禄 马家津 吕跃钢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功能性低聚木糖与木聚糖酶 本论文旨在综述低聚木糖的功能性、形成特点以及生产功能性低聚木糖关键酶木聚糖酶的产生与特性。低聚木糖是由木糖单元构成的低聚糖,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功能及理化特性。与其它的不消化性糖类相比,低聚木糖是一种功效更加显著且加工特性更... 李秀婷 吕跃钢 马家津 赵进 宋焕禄关键词:低聚木糖 功能性 木聚糖酶 一种内切型木聚糖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方法制备生产低聚木糖用内切型木聚糖酶的方法。筛选得到一株枝链霉菌(Streptomyces rameus),可利用经碱法处理的农业废弃物产生内切木聚糖酶,并通过生化方法进行纯... 李秀婷 吕跃钢 宋焕禄 马家津 佘元莉一株高产木聚糖酶的枝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 被引量:12 2010年 对1株高产木聚糖酶的链霉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木聚糖酶的生产过程及水解产物特点。分离得到1株产木聚糖酶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2001,从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等方面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PCR扩增得到16S rDNA序列全长为1429bp,分析结果表明,菌株与Streptomyces rameus NBRC3782同源性达99.16%。结合传统生理生化实验结果鉴定为枝链霉菌。菌株液体发酵6d能产生842.0U/mL木聚糖酶活力。经HPLC分析酶解产物,结果显示木二糖、木三糖及木四糖含量之和高达93.5%,该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低聚木糖。 李秀婷 孙宝国 宋焕禄 吕跃钢 佘元莉 宋红霞关键词:RRNA 木聚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