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卿 作品数:17 被引量:8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水利工程 更多>>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 被引量:4 2023年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分析初中地理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教学策略,并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为研究案例,探究地理与历史、地理与语文、地理与生物、地理与时事热点的跨学科教学,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 刘玉卿 纪春关键词:课程标准 跨学科教学 张掖市水权制度问题初探 被引量:9 2013年 基于张掖市水权制度涉及水权的主体、客体、来源、操作规则、实施可行性及可靠性、转让规则、权利的安全可靠性和系统是否综合集成8大基本问题,明晰张掖市现行水权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果,同时指出其存在地下水管理体制上的时滞性和无效性,缺乏完善的水资源计量监测控制体系,现行水价偏离供水成本,水权水价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并结合实地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张掖市现行水权制度中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应加强对地下水的统一管理,完善水资源监测系统,实行当前成本水价,公开水权水价信息等建议。 胡洁 徐中民 钟方雷 刘玉卿关键词:水权 水权制度 供水成本 地下水管理 水资源监测 水价 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和福利成本法的生态补偿空间选择研究 被引量:19 2012年 空间选择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选择合理的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项目的效率。以黑河流域上游肃南县为研究区域,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对研究区实施生态补偿后的水源涵养增加量进行模拟,同时考虑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成本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丧失风险,采用福利成本法对研究区生态补偿空间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上游肃南段内不同子流域的生态补偿效率系数最高值为0.0394,最低值0.0131,相差明显;根据效率系数,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各子流域划分为优先补偿区、次级优先补偿区和潜在补偿区,分批进行补偿;采用空间选择后生态补偿效率较不采用时可提高54.5%。 宋晓谕 刘玉卿 邓晓红 徐中民关键词:生态补偿 SWAT 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及控制制度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海岸线是稀缺的海域空间资源,也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沿海的发展对江苏省经济的全面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沿海各种产业的建设离不开对岸线资源的利用,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分析了江苏省岸线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岸线资源利用的控制制度,是保护海岸线资源、实现区域发展目标和落实海洋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 彭俊 刘玉卿关键词:海岸线 人文要素空间化研究——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例 论文首先介绍了人文要素空间化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同时揭示了目前空间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研究尺度、空间化指标有限、模型精度等。然后以黑河流域甘州区为研究区域,以人口... 刘玉卿关键词:人文要素 土地利用 GDP数据 人口分布 地方高师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2014年 针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改进策略。指出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化人文地理实践教学环节等建议,以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刘玉卿关键词:土地流转 现代化农业 金融支持 BP神经网络改进湿地水鸟生态位模型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以香港米埔后海湾湿地2009年1月份15个区的湿地依赖性水鸟(鹗、黑翅鸢、普通鵟、东方月瑶、红嘴蓝鹊等13种水鸟)调查数据,及同期高、中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气候数据及地形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和RS技术来获取9种与水鸟密切相关的环境变量因子,选取GARP生态位模型进行水鸟空间分布模拟。由于水鸟数据空间不连续,模拟结果并不理相,因此引入BP神经网络对结果改进:BP神经网络改进GARP模拟水鸟实际分布情况有所改善。训练样本点的AUC均值由0.762提高到了0.905。模拟水鸟空间分布状态与实际水鸟的分布基本吻合。潮间带、大片的基塘区域是其主要栖息场所,红树林,草滩区为其次要栖息场所,而深水域、城市用地及城市绿地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干扰了水鸟的栖息,水鸟分布较少。因此,较好的揭示了水鸟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变化及作用关系。 邹丽丽 陈晓翔 陈洪全 刘玉卿 于英鹏关键词:湿地水鸟 BP神经网络 ROC曲线 1980—2018年江苏里下河平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热点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冷热点,为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里下河平原1980、1990、2000、2010与2018年共5期景观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景观转移矩阵、景观综合动态度等方法,分析里下河平原近40 a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热点分析探究景观变化的冷热点区域。【结果】研究区耕地、湖荡湿地和建设用地为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是面积占比最多的景观,但整体上持续减少了1000.67 km^(2),湖荡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建设用地扩张面积达679.83 km^(2),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近40 a来,研究区各景观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化,最显著的是耕地与湖荡湿地、建设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研究期间格网景观综合动态度变化幅度为0~5.43%。里下河平原景观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聚集性,以“东南—西北”方向为主轴发生倾斜,兴化市、高邮市、盐都区及江都区是景观变化的热点区域。【结论】里下河平原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景观多样性增加、破碎化加剧,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增强。自然湿地恢复政策的实施对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图4表4参32。 刘玉卿 张华兵 孙小祥 李玉凤基于IPAT模型识别的人文因素空间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的耦合是人地关系探讨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行政单元获取的人文因素存在着诸多缺陷,与基于自然单元获取的自然要素的耦合存在着困难.人文因素空间化是解决二者耦合研究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出从IPAT(IPACT)模型出发识别可空间化的人文因素,从面插值与统计建模两个方面对空间化方法进行了梳理,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领域,并提出今后人文因素空间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刘玉卿 徐中民关键词:人文因素 空间化 统计建模 盐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 2015年 能值分析方法使用统一的太阳能值标准,进行不同种类不可比较能量的统一度量。基于能值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及综合的角度评价了盐城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研究表明,2013年实验区能值总用量为1.21×1023sej,人均能值为1.47×1016sej/人,能值密度为7.10×1012sej/m2,能值自给率为0.85,环境负荷率为0.71,可持续发展指数为2.71。实验区的发展总体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风电等清洁能源,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实验区保障体系建设,是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刘玉卿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实验区 能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