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俊

作品数:30 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7篇水利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黄河三角洲
  • 4篇水沙
  • 4篇黄河
  • 4篇海域
  • 4篇沉积物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悬沙
  • 2篇悬沙浓度
  • 2篇制图
  • 2篇三角洲
  • 2篇粒度
  • 2篇粒度参数
  • 2篇黄河水沙
  • 2篇岸线
  • 2篇沉积物粒度
  • 1篇底栖生物
  • 1篇底质
  • 1篇地质

机构

  • 2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6篇盐城师范学院
  • 6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0篇彭俊
  • 13篇陈沈良
  • 7篇刘锋
  • 6篇刘付程
  • 4篇陈洪全
  • 4篇李谷祺
  • 4篇陈一强
  • 3篇张存勇
  • 3篇马随随
  • 3篇陈广泉
  • 2篇刘玉卿
  • 1篇马宗文
  • 1篇周永东
  • 1篇张华兵
  • 1篇陈小英
  • 1篇张瑞
  • 1篇任韧希子
  • 1篇李玉凤
  • 1篇刘红玉
  • 1篇陆勤

传媒

  • 4篇地理学报
  • 3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通报
  • 2篇泥沙研究
  • 2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Marine...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FCM方法的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动力环境分区被引量:1
2016年
客观定量地确定沉积动力环境分区是理解区域沉积动力过程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黄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等方法对该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进行了分类、识别、分区及制图表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沉积动力环境可分为3个类别,分别代表了冲刷、冲淤混合和淤积3类不同形式的沉积动力环境。各类别沉积动力环境的隶属度分布图具有指示其在不同空间位置处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及其优势分布区的作用,而由模糊隶属度值生成的沉积动力环境分区图也与研究区域实际的沉积动力空间格局有着较高的吻合度,表明制图结果是合理和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地貌演变趋势分析和海岸防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付程陈沈良彭俊陈晴
关键词:粒度沉积动力环境模糊C均值聚类FCM黄河水下三角洲
A non-parametric indicator Kriging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astal sediment type map被引量:2
2012年
Coastal sediment type ma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rine economic and engineering activities, but the traditional mapping methods had some limitations due to their intrinsic assumption or subjectivity. In this paper, a non-parametric indicator Kriging method has been proposed for generating coastal sediment map.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mapping subjectivity, has no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sample data to meet second-order stationary or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can als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apping uncertain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in the southern sea area of Lianyungang showed that much more convincing mapping results could be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IDW, Kriging and Voronoi diagra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so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cable with great utilization value.
刘付程彭俊张存勇
关键词:UNCERTAINTY
华文教育研究
华文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又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过去少有人就这一课题进行专门研究。本文基于历史和现状的考察,重点探讨华文教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法改革提出自己的见解。第一章,论述华文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教学...
彭俊
关键词:华文教育华人社会华语教学
黄河三角洲强侵蚀岸段海域的悬沙输运机理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基于2010年10月黄河三角洲强侵蚀岸段海域各站位的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各站位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垂向分布,并采用水深对瞬时物质输移量分解法,估算了各站位的余流、单宽净输水量和悬沙单宽净通量以及潮流输沙各影响项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潮流为流向与岸线大致平行的往复流,各站位潮周期内垂向流速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十八井外海域的最大,其次为刁口河外海域,最小的为五号桩外海域。潮周期内单宽输水量的空间分布为十八井和五号桩外海域的较大,刁口河外海域的较小,且输水方向与欧拉余流方向一致。悬沙输移量分解计算表明各站位潮流输沙的主要贡献项为平均流输移项(T1)和斯托克斯漂移项(T2)。研究海域13m水深以浅区域的底沙可在相应区域的常见波浪作用下起动、悬浮,被潮流输运,造成水下三角洲侵蚀,这与根据1976-2005年的实测水深资料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彭俊刘锋陈沈良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流速悬沙浓度悬沙输运
黄河水沙变化过程及其三角洲沉积环境演变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以高含沙量闻名于世。过去治理黄河的首要问题是治理黄河泥沙,尤其是中游地区的来沙。历史上黄河的高含沙量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并发生漫滩形成泛滥平原,给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然而,黄河的高含沙量形成了宽广的...
彭俊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水沙变化冲淤演变
江苏省海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及控制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海岸线是稀缺的海域空间资源,也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江苏沿海开发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沿海的发展对江苏省经济的全面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沿海各种产业的建设离不开对岸线资源的利用,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分析了江苏省岸线资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岸线资源利用的控制制度,是保护海岸线资源、实现区域发展目标和落实海洋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
彭俊刘玉卿
关键词:海岸线
1950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水沙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5年
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鄱阳湖流域赣江外洲站、抚河李家渡站、信江梅港站、饶河虎山站和修水万家埠站1950~2012年径流量和1956~2012年输沙量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水沙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五大河流水沙的趋势变化特征相异,除李家渡站径流无明显趋势变化外,其余各站均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未超过α=0.05显著性检验临界值);外洲站、梅港站和李家渡站输沙量呈减少的趋势变化,且1985年以后呈显著的减少趋势,而虎山站和万家埠站输沙量在1965~1999年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1999年以后才开始减少;(2)入湖总水量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2年;入湖总沙量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96年,入湖总沙量突变滞后于入湖总水量;(3)流域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而输沙量变化主要受水土保持和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且水库拦沙是鄱阳湖流域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彭俊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径流量输沙量
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路径选择——以江苏新沂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结构,其时空演进及优化升级是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保证。县域作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和规划落实的基本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战略所倡导的适度开发、有序发展的理念为其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契机。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等因素完成县域内部空间产业发展适宜性分区,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供更精确的空间框架,是推进县域经济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该思路,选取新沂地区为案例,对县域空间进行了"四层五区"的空间适宜性分区,并以其为空间支撑,结合县域重点开发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及其产业结构现状,分别讨论了中心片区、西北片区、西南片区、东北片区及东南片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马随随陈洪全彭俊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县域产业结构
约翰·亚当斯与美国保守主义的起源
本文论述了美国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约翰·亚当斯与美国保守主义的起源。全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约翰·亚当斯保守主义思想背景与渊源”。约翰·亚当斯保守主义思想的产生和他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亚当斯在积极参...
彭俊
关键词:政治思想
文献传递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域采集了26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经粒度分析获得各样品粘土、粉砂和砂3种粒级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软件分析了粘土、粉砂和砂3种粒级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根据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用Kriging插值方法绘制了各粒级组分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废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中砂组分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其自相关距离为30.5 km;粘土和粉砂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其自相关距离分别为40.3 km和13.8km.在大于17.0 km的尺度上,3种粒级组分的空间变异性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且以NE55°和SE145°两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差异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波浪、潮流等因素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离岸梯度变化造成的.制图结果显示,废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3种粒级组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粘土表现为近岸低、远岸高;砂表现为近岸高、远岸低,高值区主要在河口附近;粉砂表现为均匀性特征.
陈洪全彭俊陈沈良刘付程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沉积物地统计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