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大海

作品数:40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11篇外科
  • 8篇动脉
  • 8篇细胞
  • 7篇入路
  • 7篇颅内
  • 6篇动脉瘤
  • 6篇神经外科
  • 6篇肿瘤
  • 6篇显微外科
  • 5篇外科手术
  • 5篇外科治疗
  • 5篇显微外科治疗
  • 5篇胶质
  • 4篇血管
  • 4篇预后
  • 4篇切除
  • 4篇细胞瘤
  • 4篇胶质瘤
  • 3篇星形

机构

  • 3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公安局
  • 1篇山西医学科学...

作者

  • 40篇万大海
  • 22篇郝解贺
  • 7篇马宁
  • 6篇赵学明
  • 6篇孙之洞
  • 5篇黄忻涛
  • 4篇仝海波
  • 3篇闫青云
  • 3篇刘跃亭
  • 3篇薛乃照
  • 3篇范益民
  • 2篇郭庚
  • 2篇药天乐
  • 2篇任瑞林
  • 2篇李海峰
  • 2篇连世忠
  • 2篇董发达
  • 1篇王永红
  • 1篇刘晓东
  • 1篇蒯东

传媒

  • 9篇中西医结合心...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5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样巨大脑动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2例报道被引量:1
2005年
闫青云万大海孙之洞
关键词:手术治疗瘤样手术切除载瘤动脉神经外科
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先天性肿瘤的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50例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肿瘤的特点、术中技巧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椎管内先天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大部分位于腰骶部。50例患者中,肿瘤全切11例,近全切9例,大部分切除29例,囊肿造瘘1例。病检表皮样囊肿10例、皮样囊肿8例、成熟畸胎瘤13例、脂肪瘤9例(血管脂肪瘤2例)、肠源性囊肿4例、蛛网膜囊肿3例、胶质室管膜囊肿1例、错构瘤1例、未获得病理诊断1例。手术并发症包括脑(脊)膜炎1例,切口感染1例。其中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24个月,3例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先天性肿瘤,肿瘤显露及切除满意,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黄忻涛万大海王宏勤马宁薛乃照赵学明郝解贺王振宇
关键词:脊髓肿瘤先天性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MIC-1、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不同病理级别人脑星形细胞瘤标本及5例正常人脑组织中的MIC-1和PCNA的表达。结果 MIC-1和PCNA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而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程度随着肿瘤的病理级别的增高明显增高,二者表达的阳性率在正常脑组织、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IC-1与PCNA在人脑星形瘤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C-1的过度表达对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MIC-1有可能成为新的候选肿瘤标志物,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病理级别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依据。
李永郝解贺万大海殷晓霞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免疫组化MIC-1PCNA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合并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及合并舌咽神经痛(G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272例TN病人及2例TN合并GN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72例TN病人,术中发现责任血管267例,5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术后即刻有效率为92.3%,无死亡病例,术后短暂听力下降9例,出现患侧面部麻木22例,幕上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小脑共济障碍1例。2例TN合并GN病人责任血管均为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术后症状立即消失,随访期间(1例随访13个月、1例随访55个月)2例病人症状均未复发,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嘶、脑脊液漏并发症。结论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上肢入路治疗TN,可充分暴露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减少对面神经、听神经及小脑的损伤。
药天乐赵学明万大海连世忠王宏勤刘晨宇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
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保护及评估术后面神经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术中行面神经监测的42例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37例(88%),面神经功能保留30例(71%)。术末刺激强度1-3V即引起肌电反应者预后良好;而术末面神经近端与远端波幅之比〈0.3者预后差。结论大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降低术后面神经瘫痪的发生率,术末面神经脑干端的刺激强度与面神经功能呈负相关,而面神经近端与远端波幅之比与面神经功能呈正相关。
赵学明药天乐万大海王永红范益民郝解贺
关键词: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功能评价
磨除内听道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中磨除内听道的方法及其对面神经保护和手术疗效的意义。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3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53例,其中27例术中磨除内听道(磨除组),26例术中未磨除内听道(未磨除组)。术后随访1年,按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估面神经功能。结果 磨除组肿瘤全切除24例(88.9%),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未磨除组全切除16例(61.5%),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5例;磨除组全切除率明显高于未磨除组(P〈0.05)。磨除组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良好率(85.2%,23/27;H-B分级Ⅰ-Ⅱ级)明显高于未磨除组(57.7%,10/26;P〈0.05)。结论 术中充分磨开内听道后壁,对听神经瘤全切除、面神经功能保护以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玉峰郭庚万大海郝解贺
关键词:听神经瘤内听道面神经显微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能有效保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降低胃肠道并发症的营养方式。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分别于入院后第1、7、14、21天测体质量(BW)、血浆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Glu)四项指标,并每日计算氮平衡;评估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BW均略下降差异性不显著,第7天时,观察组ALB、Hb、Glu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4天时,观察组ALB、Hb、Glu略高于对照组;第21天时,两组各项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异。营养支持期间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有效保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可以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董发达郝解贺万大海任瑞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听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2008年
刘艳平郝解贺万大海
关键词:听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治疗前庭神经鞘瘤显微神经外科外科手术治疗雪旺氏细胞
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总结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间57例经翼点入路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Hunt-Hess分级:0级1例,Ⅰ级8例,Ⅱ级25例,Ⅲ级19例,Ⅳ级4例。结果完全夹闭56例,不完全夹闭3例,包裹2例。以GOS分级为预后标准,恢复良好47例、轻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在前循环动脉瘤的显微手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早期手术,术者掌握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操作轻柔,尽量减少脑牵拉,充分解剖颅底脑池和尽量暴露载瘤动脉近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降低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周峰黄忻涛万大海郝解贺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
白细胞滤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探索经外周循环滤除白细胞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进一步证实白细胞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结论:选择局灶性脑制备再灌注模型应考虑MCA的变异;白细胞特...
万大海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白细胞滤器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