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业军 作品数:23 被引量:6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种心内科用射频消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射频消融装置,包括连接软垫、固定带、固定器和穿刺针;连接软垫内设有垫片,垫片上设有连接座;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连接软垫的两端;固定器包括内管体、变径管和外管体,内管体的第一端设有延伸部,延伸部通... 张鑫 拓文 闫业军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及肌钙蛋白T的关系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及肌钙蛋白T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49例发病12 h以内的AMI患者,根据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分为:WBC正常组31例(白细胞≤10×109/L)和WBC升高组18例(白细胞〉10×109/L),分别统计并比较2组冠状动脉积分及肌钙蛋白T的定量值,并确定其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 2组间冠状动脉积分无明显差别[(5 2. 14±32.80)分与(50.61±36.64)分,t=0.539,P=0.604] WBC升高组的肌钙蛋白T高于WBC正常组[(3.98±1. 52)mmoL/L与(1.99±1.79)mmoL/L,t=2.448,P=0.031],且肌钙蛋白T与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498,P=0.035).结论 AMI白细胞计数与冠状动脉狭窄无明显关系,而与肌钙蛋白T有明显相关性. 闫业军 党宏伟 杨凤玲 春玉虎 李兴剑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白细胞计数 冠状动脉狭窄 肌钙蛋白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肌钙蛋白T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肌钙蛋白T(cTnT)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血清hs-CRP水平将225例确诊为NSTE-ACS的患者分为正常组(≤3mg/L,n=105)和升高组(〉3mg/L, n=120)。采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测定hs-CRP、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TnT,同时作冠状动脉造影定量计算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升高组与正常组C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14±31.80)分vs(50.81±34.64)分,t=0.439,P〉0.05)];升高组血清cTnT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8±1.42)mmol/L vs (1.89±1.59)mmol/L,t=2.148,P〈0.05)];hs-CRP水平与cTn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8,P〈0.05),与CAs水平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69,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对NSTE-AC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王霞 李兴剑 闫业军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肌钙蛋白T 夜间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夜间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夜间心绞痛的认识。方法:选取有夜间心绞痛发作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1例,无夜间心绞痛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24例,记录两组的一般资料、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①夜间心绞痛组中8例(38%)为女性,17例(81%)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15例(70%)有3支血管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7例(33.3%)有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右冠状动脉发生闭塞;②两组在白细胞数量及比例、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冠脉受累指数、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等指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夜间心绞痛组的血管闭塞率明显高于无夜间心绞痛的不稳定组(7例VS 2例P=0.012)。结论:夜间心绞痛患者多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往往为冠状动脉3支血管病变和/或左主干病变,其血管闭塞率明显高于无夜间心绞痛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闫业军 党宏伟 春玉虎 李兴剑 杨凤玲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老年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水平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44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和10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PDGF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CHF组患者随访12个月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CHF组血清PD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CHF患者血清PDGF水平与NYHA分级、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LVED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3;P=0.001;P=0.010),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P=0.0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PDGF水平是老年CHF患者12个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P=0.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和PDGF预测老年CHF患者12个月内发生心脏事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4和0.8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血清PDGF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评估老年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刘晓东 闫业军 党宏伟 刘晓琴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老年人 预后 缬沙坦与螺内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机体炎症指标、Hcy及Cys-C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比较缬沙坦与螺内酯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机体炎症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92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46例,常规治疗+缬沙坦)与B组(46例,常规治疗+螺内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高于A组的82.61%(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左房内径(LAD)、左房容积(LAV)均明显减小,且B组小于A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Hcy、Cys-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 螺内酯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缬沙坦显著,其可有效缩小患者的左心房,改善机体的炎症指标及Hcy、Cys-C水平,降低房颤复发率。 党宏伟 闫业军关键词:螺内酯 射频消融术 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指导价值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69例明确诊断心力衰竭,其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IV的患者,入院24h内抽血行NT-proBNP检查,行心脏彩超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分析NT-proBNP与心脏超声提示的左室大小、射血分数(EF)值之间的关系,综合评价NT-proBNP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心功能NYHA分级差,心脏超声提示心腔明显扩大、EF值低的患者NT-proB-NP明显升高。结论:NT-proBNP给心力衰竭患者的诊疗提供了一项有力的量化指标,在临床工作中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危险分层、预后提供了指导价值,心力衰竭发作时NT-proBNP水平越高,病情越危险,预后越差。 党宏伟 余新建 闫业军 春玉虎 杨凤玲关键词:每搏输出量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双下肢动脉栓塞1例 2005年 闫业军 黄晓莉 兰燕平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栓塞 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方法将2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分为2组,PCI组124例行择期PCI术,对照组131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析比较2组接受治疗前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LVEF值、静息心率等指标。结果 PCI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LVEF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静息心率小于90次/min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择期PCI仍可以改善预后。 王霞 李小明 闫业军 党宏伟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功能不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Hcy、hs-CRP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49例,非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31例;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心功能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共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BNP、Hcy、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分析BNP水平与梗死部位及梗死次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及NSTEMI组患者的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STEMI组的T3水平低于NSTEMI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血清BNP,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TEMI患者的BNP水平明显低于STEMI组(P<0.05);不同梗死部位患者的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再发梗死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初次梗死患者(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Hcy、hs-CRP水平会出现明显升高,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也会出现明显变化,其可用于判断患者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 张鑫 闫业军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BNP HCY HS-CRP 甲状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