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世清

作品数:68 被引量:643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9篇土壤
  • 17篇黄土高原
  • 16篇水土
  • 16篇黄土丘陵
  • 13篇丘陵区
  • 13篇黄土丘陵区
  • 11篇植物路
  • 11篇水土保持
  • 11篇土壤侵蚀
  • 9篇生态
  • 9篇沟壑
  • 8篇农业
  • 8篇降雨
  • 7篇燕沟流域
  • 7篇生态环境
  • 6篇水土流失
  • 6篇产流
  • 5篇生态农业
  • 5篇高原沟壑区
  • 5篇产沙

机构

  • 47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兰州大学
  • 2篇三峡大学
  • 2篇黄河上中游管...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作者

  • 68篇郑世清
  • 14篇琚彤军
  • 12篇刘普灵
  • 10篇周佩华
  • 9篇徐学选
  • 7篇田风霞
  • 7篇武春龙
  • 6篇吴普特
  • 6篇马春艳
  • 5篇许明祥
  • 5篇王占礼
  • 4篇周保林
  • 4篇郑科
  • 3篇王胜琪
  • 3篇脱登峰
  • 3篇李波
  • 3篇李雅琦
  • 3篇白岗栓
  • 3篇郝明德
  • 3篇张强

传媒

  • 15篇水土保持通报
  • 14篇水土保持研究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陕西林业科技
  • 3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第十届海峡两...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泥沙研究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 5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降雨产流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延安燕沟试验区建立草地、刈割草地、翻耕草地、灌木地、刈割灌木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小区,通过对30场人工模拟降雨产流试验中产流历时、径流强度、径流深、入渗率数据的分析,得出草灌地产流历时远大于翻耕地和刈割地。翻耕灌木地径流强度及波动幅度最大,为翻耕草地的1.5倍、草地的3.4倍、灌木地的15.7倍。在各次降雨过程中,草地平均径流深、入渗率分别为17.1 mm和75%,刈割草地为25.3 mm和62%,翻耕草地为38.4 mm和35.6%,灌木地为3.2 mm和97%,刈割灌木地为5.6 mm和92%,翻耕灌木地为46 mm和35%。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能有效地拦蓄径流,而对草灌地的破坏可引发黄土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赵鹏宇徐学选李波刘普灵郑世清陈天林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模拟降雨产流
长武王东沟试验区沟坡道路侵蚀及其防蚀措施被引量:39
1994年
该文通过野外调查、定位监测和野外人工径流冲刷试验,结合土壤容重试验资料,在对沟坡道路侵蚀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沟坡道路侵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沟坡防蚀道路进行规划设计和效益评价。
郑世清周保林赵克信
关键词:防蚀
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调查与思考
2002年
针对目前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新形势,在分析和总结生态环境建设成功经验与关键措施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只要遵循自然科学规律,经过10~20年艰苦奋斗,初步实现延安市山川秀美的目标应该是可能的,并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五大重要领域。
张翼沈冰郑世清
关键词:生态环境山川秀美工程水土流失
安塞县侯沟门村新农村建设与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野外天然降雨定位监测试验、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放水冲刷试验、土壤侵蚀类型遥感监测资料及附近纸坊沟小流域泥沙监测资料等,对安塞侯沟门村不同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进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村庄、道路、裸露坡面硬地面产流产沙规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思路和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评价土壤侵蚀变化、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陈翠红郑世清许明祥白岗栓李波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遥感制图土壤侵蚀类型
燕儿沟流域泥沙监测初报被引量:25
2000年
对燕儿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水文泥沙监测资料作一通报 ,并以获得的泥沙资料为基础 ,对燕儿沟流域的治理减沙及泥沙来源情况作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燕儿沟流域年输沙量有明显的递减趋势 ,并提出了目前监测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
琚彤军刘普灵郑世清冯秉琦
关键词:泥沙监测
黄土丘陵沟壑区(Ⅲ)土壤抗冲性研究——以天水站为例被引量:34
1993年
以天水水保站1945—1957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径流小区1144场降雨径流动力因子的特征以及与径流冲刷量的相关状况。结果表明,次降雨径流深与其对应所产生的侵蚀量关系非常密切;在目前无法用解析式计算径流冲刷动力的条件下,用次降雨径流深做为描述土壤径流冲刷的动力因子是合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年降雨径流深与次降雨径流深分布极不均匀,其方差λ甚至大于其数学期望E,不可以用上述均值简化代表次降雨径流深,并进而做为描述土壤径流冲刷的动力因子;年降雨径流深的分布以10~20mm较为集中,概率为67.648%,次降雨径流以2.5~4.0mm之间分布较为集中,概率为55.883%。其次提出了土壤抗冲性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单位面积单位径流冲刷动力即单位径流深冲刷侵蚀量做为描述土壤抗冲性的指标。最后笔者讨论了单位径流深径流冲刷侵蚀量均值的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及地表坡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的土壤抗冲性指标是人工牧草地的3.872倍,是林地的9.142倍。对于农地,其抗冲性指标与地表坡度在4°05′~23°43′之间呈幂函数递增关系。
吴普特周佩华郑世清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黄土性土壤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7
1997年
在回顾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和用径流小区实测资料两种分析测定土壤抗冲性的方法。先后在礼泉、长武、安塞、志丹、佳县等地进行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168次,并分析了天水、西峰、绥德、离石四个水土保持站以及长武试区共计98个径流小区历年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土壤抗冲性的具体指标,并分析了地面坡度、土地利用情况以及黄土类型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最后还初步拟定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分级方案。
周佩华郑世清吴普特王占礼武春龙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
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坡防蚀道路技术体系及指标被引量:10
2001年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严重 ,作为环境脆弱带的山坡生产型道路 ,对加剧土壤侵蚀起着重要的作用 ,属等外路。人们并不很重视的山坡生产型道路却与农村生产运输、经济交流密切相关 ,其建设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山坡生产型道路侵蚀状况调查及对道路防蚀建设的经验 ,总结了现有山坡道路侵蚀现状、方式、影响因素 ,并从生物。
郑科郑世清杨岗民高可兴
关键词:勘测设计黄土丘陵沟壑区
黄土高原山坡生产型植物路防蚀机理与技术
本文通过对山坡道路建设产生的意义,不同区域道路侵蚀类型,道路侵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充分考虑植物抗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道路适生植物资源及植物抗旱性初步研究,提出道路防治体系设计与植物路植物措施配置原则、技术体系、...
郑世清文婕英殷振江
关键词:植物路
黄土丘陵区农村道路的布局特征分析——以燕沟流域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农村道路承担了农村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双重任务,合理配置道路密度对促进农村经济、减少水土流失意义重大。以黄土丘陵区的燕沟流域为对象,利用ARCGIS软件及统计分析方法,对流域的村庄、土地利用类型和路网的关系进行空间分析,得出:1)燕沟流域道路密度平均值为3.73 km/km2,其中耕地为5.25 km/km2,果园为4.59 km/km2,林地为2.74 km/km2。2)距村庄中心的距离越小,道路密度越高。村庄0.5 km半径范围内道路密度平均为4.67 km/km2,在此范围内耕地为5.40 km/km2,果园为4.65 km/km2,林地为4.03 km/km2。村庄1.0 km半径范围内道路密度平均为3.87 km/km2,此范围内耕地为6.09 km/km2,果园为5.10 km/km2,林地为2.88 km/km2;3)农村道路密度大小更多地取决于林地道路密度,同时还受村庄在流域交通的位置、村庄经济开发状况等因素影响。结果对同类地区农村道路合理配置有参考价值。
徐学选李波郑世清李星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黄土丘陵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