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佩华
- 作品数:38 被引量:986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黄土丘陵沟壑区(Ⅲ)土壤抗冲性研究——以天水站为例被引量:34
- 1993年
- 以天水水保站1945—1957年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径流小区1144场降雨径流动力因子的特征以及与径流冲刷量的相关状况。结果表明,次降雨径流深与其对应所产生的侵蚀量关系非常密切;在目前无法用解析式计算径流冲刷动力的条件下,用次降雨径流深做为描述土壤径流冲刷的动力因子是合理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年降雨径流深与次降雨径流深分布极不均匀,其方差λ甚至大于其数学期望E,不可以用上述均值简化代表次降雨径流深,并进而做为描述土壤径流冲刷的动力因子;年降雨径流深的分布以10~20mm较为集中,概率为67.648%,次降雨径流以2.5~4.0mm之间分布较为集中,概率为55.883%。其次提出了土壤抗冲性指标及计算方法。以单位面积单位径流冲刷动力即单位径流深冲刷侵蚀量做为描述土壤抗冲性的指标。最后笔者讨论了单位径流深径流冲刷侵蚀量均值的作用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及地表坡度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的土壤抗冲性指标是人工牧草地的3.872倍,是林地的9.142倍。对于农地,其抗冲性指标与地表坡度在4°05′~23°43′之间呈幂函数递增关系。
- 吴普特周佩华郑世清
-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黄土性土壤
- 黄土侵蚀机理探讨被引量:22
- 1997年
- 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了黄土抗冲性和坡面径流,并根据多年野外调查资料,探讨了黄士侵蚀机理。针对黄土抗冲性极其微弱,黄土高原的年径流深并不大,以及严重的土壤侵蚀由少数几次大暴雨所引起等情况.提出了黄士高原的水土保持应以调控大暴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为指导思想。
- 周佩华
- 关键词:黄土土壤抗冲性坡面径流
-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7
- 1997年
- 在回顾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试验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实地放水冲刷试验和用径流小区实测资料两种分析测定土壤抗冲性的方法。先后在礼泉、长武、安塞、志丹、佳县等地进行野外实地放水冲刷试验168次,并分析了天水、西峰、绥德、离石四个水土保持站以及长武试区共计98个径流小区历年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衡量土壤抗冲性的具体指标,并分析了地面坡度、土地利用情况以及黄土类型对土壤抗冲性的影响。最后还初步拟定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分级方案。
- 周佩华郑世清吴普特王占礼武春龙
- 关键词:土壤抗冲性
- 雨滴击溅在薄层水流侵蚀中的作用被引量:36
- 1992年
- 试验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对薄层水流侵蚀的两个阶段——雨滴击溅及径流侵蚀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得出:在消除雨滴打击作用后,坡面侵蚀的主要营力为薄层水流的拖拽力(τ=rhsinα),且径流侵蚀量S_R与τ有下列关系式: S_R=921.497τ^(1.713) r=0.876 α=0.017 以上式为基础,即可从有雨滴打击作用下所产生的侵蚀量中推算出径流侵蚀量S_R与雨滴侵蚀量S_(Rd)。结果表明:S_(Rd)一般占总侵蚀量的70%以上,最高可达95%,说明薄层水流侵蚀所产生的泥沙绝大部分是由雨滴击溅所致。因此,笔者认为坡度较小地段的薄层水流侵蚀,应以消除或降低雨滴击溅作用为其主要防治措施。
- 吴普特周佩华
- 关键词:径流薄层水流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侵蚀模拟实验大厅降雨装置被引量:68
- 2000年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侵蚀模拟实验大厅自 1 992年竣工以来运转正常 ,在降雨面积之大、降雨强度调节范围之宽、降雨特性与天然降雨之接近程度、以及自动化控制程度等方面 ,目前均为全国之最。在土壤侵蚀实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论述土壤侵蚀模拟实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简要介绍了有关模拟降雨装置 (包括降雨喷头、供水管网等 )的设计依据、选型和布设安装等情况 ,并介绍了模拟降雨的基本特征。
- 周佩华张学栋唐克丽
- 关键词:人工降雨
- 长武王东试验区道路侵蚀及其防治途径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航片判读、野外人工径流冲刷试验,并结合土壤容重室内试验资料,对影响道路侵蚀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道路侵蚀是导致高原沟壑区沟头迅速延伸、地形更加破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道路侵蚀防治为中心,并采用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是搞好本区域土壤保持工作的重点。
- 郑世清周佩华刘元保
-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被引量:6
- 1994年
-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有时异常强烈,有时则很轻微。子午岭地区土壤侵蚀由强变弱的实例以及许多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先进典型说明,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完全可以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自然侵蚀为主” 的论断并由此而得出“水土保持只能治理人为加速侵蚀部分,对自然侵蚀是无能为力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仅靠打坝淤地,发展坝系农业,解决不了群众的生活问题,“治黄之本在于打坝淤地”的提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水土保持才是根治黄河水害、促进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 周佩华吴普特
- 关键词:黄土高原自然侵蚀坝系农业水土保持
- 坡面径流泥沙计算中需解决的认识问题被引量:1
- 1995年
- 基于土壤侵蚀规律的研究特点,特别是坡面水蚀动力过程的研究需要,对以往传统的坡面径流泥沙计算方法进行的分析发现,传统的计算方法误将土壤中的孔隙水当作坡面径流,从而导致误将坡面的侵蚀对象及搬运物当作坡面的侵蚀动力,为进一步分析坡面水蚀动力机制带来了困难。在上述分析基础之上,提出了坡面径流泥沙的计算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计算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误差随含沙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土壤容重为1.2t/m3时,若含沙量达300kg/m3,径流量计算误差大于20%,含沙量计算误差接近20%。
- 吴普特周佩华
- 关键词:土壤孔隙径流量
- 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试验研究被引量:65
- 1996年
- 采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黄土坡面薄层水流侵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薄层水流仍属层流范畴,定义为搅动层流(agitatedlamiarflow),以区别于明渠水流中的层流;其流动型态为超临界流。薄层水流侵蚀搬运方式以推移运动来完成,所产生的泥沙是接触质。雨滴击溅侵蚀是薄层水流侵蚀物质的主要来源,可占总侵蚀量的70%以上,最高可达95%。此外雨滴击溅还可降低薄层水流的水力摩阻系数,减少水流的摩擦阻力,从而增加薄层水流的冲刷力,据实验结果,该平均值可达66.14%。
- 吴普特周佩华
- 关键词:薄层水流黄土坡面水蚀
-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沙效益的计算问题探讨被引量:6
- 1991年
-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计算方法,一般都是根据治理前后输沙模数的差异进行推算。本文指出:输沙模数不单纯因为经过综合治理而减小;同时还受降雨情况的影响,因而变化幅度很大。并且输沙模数与降雨量等特征值的相关性不好,故给减沙效益计算带来许多困难。作者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输沙模数与径流量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推算出降雨情况对输沙模数的影响,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减沙效益。
- 周佩华武春龙
- 关键词:黄土高原小流域减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