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鹃
-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蛋白血症与妊高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症,PIH)是人类妊娠期所特有的、原因不明的血管性疾病,严重地威胁着母婴健康,也是孕产妇和围产儿致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PIH的患病率逐年提高而越发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力图探寻与PIH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PIH的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
- 张兴通黄达阳赵鹃田野
- 关键词:妊高症低蛋白血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管性疾病PIH母婴健康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 2017年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系统的形成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参与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的发病。该文主要探讨BDNF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 王淼金晶郭晖赵鹃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酪氨酸激酶受体B
- VE-cad与Pard3在血管内皮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血管内皮是存在于血流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上皮细胞,在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起着天然屏障[1]。血管内皮还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以及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靶器官,具有维持血液正常流动、调节血管的舒缩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等重要作用。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血管内皮容易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而受损,引起内皮功能障碍。内皮细胞连接处有许多黏附分子,VE-cad是黏附连接的主要黏附分子,
- 张兴通王淼赵鹃
- 关键词:黏附分子内分泌器官Β-连环蛋白冠状动脉硬化
-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宋颖曲秀芬李晶洁于艳伟许东秀赵鹃
-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活性物质ACID细胞间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通路参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被引量:3
- 2019年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不仅参与神经元的生成、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等生理和病理功能,而且也在动脉内皮功能的完整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整合近年文献,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功能等进行分析,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通路在动脉内皮中的作用,阐明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生理学意义。
- 董晶晶王立平高森杨昆鹏赵鹃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
-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与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血管内皮细胞(EC)作为组织与血液间的第一道屏障,在体液交换、白细胞渗出、血管发生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细胞之间的黏附连接是构成内皮屏障的基础,也在血管EC发挥功能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作为构成黏附连接的重要分子,在EC发挥功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VE-cad与血管发生和形成、稳定血管内环境等多方面功能有关,并与多种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
- 黄达阳赵鹃
- 关键词:钙粘蛋白血管性疾病血管内皮
- 科素亚降压效果观察及对比分析
- 2000年
- 目的 说明科素亚的降压效果。方法 动态观察高血压病人服用科素亚、波依定或倍他乐克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其它药物相比 ,科素亚降压效果确切 ,副作用少。结论 科素亚可作为一线首选降压药。
- 赵翠萍梁文伯曲秀芬赵鹃于彦伟
- 关键词:高血压科素亚波依定倍他乐克药物治疗
- A类清道夫受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被引量:6
- 2018年
- A类清道夫受体是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一种跨膜糖蛋白的三聚体,调节巨噬细胞内脂质沉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现综述且整理相关A类清道夫受体的最新进展,通过炎症调控、内质网应激、巨噬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以及胰岛素抵抗等途径,阐明A类清道夫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同时简述了饮食及药物对A类清道夫受体水平的影响。
- 刘静高森赵鹃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A类清道夫受体巨噬细胞
- 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支架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后再狭窄 (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了 1997~ 2 0 0 0年间 12 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东北汉族患者 ,对其进行了追踪随访。在 3个月~ 2年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根据支架内狭窄程度进行分组 ;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 ,再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二次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结果 ,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4 3例ISR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6 5 1、0 16 3、0 186 ,85例支架术后未狭窄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4 12、0 2 82、0 30 5 ;DD型的支架患者比II、ID型的患者 ,有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 (P <0 0 2 5 ) ;D等位基因频率 (73 2 6 % )明显地高于I等位基因频率 (2 6 74 % ,P<0 0 1)。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ISR有相关性 ,D等位基因可能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 曲秀芬赵鹃刘培栋宋丽芸赵侃刘和平黄永麟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再狭窄
- 血清白蛋白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利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01至2013-12于我院行CRT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CRT组),同时连续选取药物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27例(对照组)。分组后所有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心率、心电图QRS波时限、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结果作为入院时基础值;定期随访,随访期间重复上述检查2-3次,取均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分组时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RT组ALB、LVEF较入院时基础值升高(P〈0.05),心率下降(P〈0.001),QRS波时限缩短(P〈0.001),LVED变化不明显;对照组ALB较入院时基础值下降(P〈0.05),LVEF、LVED、QRS波时限、心率无明显变化,对CRT组P〈0.05的指标即LVEF、QRS时限、血清ALB水平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血清ALB水平是CRT疗效最为相关的指标(P〈0.01)。结论:CRT可以改善心室收缩功能,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推测血清ALB水平与CRT疗效具有一定相关性。
- 张兴通赵鹃王淼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慢性心力衰竭血清白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