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秀芬

作品数:169 被引量:674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5篇心肌
  • 33篇梗死
  • 32篇心肌梗死
  • 32篇心率
  • 31篇心房
  • 30篇房颤
  • 26篇心房颤动
  • 26篇心率变异
  • 24篇血管
  • 22篇心率变异性
  • 21篇动脉
  • 21篇心室
  • 21篇心脏
  • 20篇心电
  • 20篇自主神经
  • 19篇心律
  • 17篇室性
  • 16篇电图
  • 16篇心血管
  • 15篇心肌梗死后

机构

  • 168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复旦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酒仙桥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68篇曲秀芬
  • 64篇黄永麟
  • 35篇李晶洁
  • 22篇朴晶燕
  • 19篇谷宏越
  • 18篇苏亚芬
  • 17篇于阳
  • 16篇纪树彦
  • 14篇李为民
  • 13篇尹德春
  • 13篇高冠宇
  • 13篇于彦伟
  • 12篇刘丽
  • 12篇宋丽云
  • 12篇梁兆光
  • 10篇喜杨
  • 9篇朴晶艳
  • 9篇吴晓羽
  • 8篇赵鹃
  • 8篇郭宏

传媒

  • 17篇中国心脏起搏...
  • 16篇中华心血管病...
  • 13篇中华心律失常...
  • 13篇中国急救医学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7篇临床心电学杂...
  • 6篇心血管病学进...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疑难病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医学综述
  • 3篇国外医学(心...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国际心血管病...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心脏起搏与心...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18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 7篇2003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QRS波终端变形与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01年
试探讨通过静息心电图形态的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预后进行判定。将 397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QRS波终端变形分为两组即QRS(+)组 (即qR型导联的J点≥ 5 0 %的R波或Rs型导联的S波消失 )和QRS(- )组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肌酸激酶和QRS计分法对梗死面积的估计将两组进行对比研究 ,并对其预后进行随访。结果 :QRS(+)组 89例 ,QRS(- )组 30 8例 ,QRS(+)组年龄偏大 ,前壁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QRS(+)组血浆肌酸激酶峰值水平 (332 1± 2 5 77u/l)较QRS(- )组 (2 2 6 9± 32 5 1u/l)高 (P <0 .0 0 1) ,前壁心肌梗死患者QRS(+)组坏死面积 (7.3± 0 .34 )明显大于QRS(- )组 (5 .5± 0 .34 ,QRS计分法 ,P <0 .0 5 )且一年死亡率高于后者 (2 0 .5 %vs 9.8% ,P <0 .0 5 )。结论 :心电图QRS波终端变形可以作为早期判断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评价指标 ,对于前壁AMI的病人更有意义。
曲秀芬刘莹李晶洁池洪杰张卓琦黄永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心电图
心肌梗死后区域性神经支配异常及其对心室复极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是否存在区域性自主神经分布不均现象,评价交感神经刺激对心脏不同区域心室复极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7只)与假手术对照组(7只),心肌梗死组手术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主干造成左心室前侧壁心肌梗死模型。术后4周应用程序刺激测定梗死区近端心底部及远端心尖部梗死比邻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假手术对照组取心肌梗死组对应部位进行检测。刺激左星状神经节后重复测定上述部位的ERP。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电生理电极所在部位的交感神经支配情况。结果心肌梗死组未给予左星状神经节刺激时,梗死区近端心底部的梗死比邻部位ERP值(162ms±9ms)与梗死区远端心尖部的梗死比邻部位ERP值(161ms±6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假手术对照组相似(162ms±10ms比164ms±5ms,P>0.05);但在给予交感神经刺激后,仅心肌梗死组心尖部位的ERP值无明显变化,其他被测区域均出现ERP值缩短现象,心肌梗死组呈现心底部(141ms±10ms)与心尖部(157ms±8ms)之间心室复极离散(P<0.05)。心肌梗死组心尖部电极所在部位交感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心底部及假手术对照组均可见正常的免疫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分布。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脏局部存在区域性失神经支配现象;自主神经异常分布导致神经刺激后心室复极离散的发生。
李晶洁曲秀芬岳乐喜杨谷宏越王桂照黄永麟
关键词:交感神经系统
血管紧张素1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支架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1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 (CHD)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后再狭窄 (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了 1997~ 2 0 0 0年间 12 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东北汉族患者 ,对其进行了追踪随访。在 3个月~ 2年后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根据支架内狭窄程度进行分组 ;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析方法进行ACE基因分型 ,再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二次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结果 ,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4 3例ISR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6 5 1、0 16 3、0 186 ,85例支架术后未狭窄患者DD、ID、II的频率为 0 4 12、0 2 82、0 30 5 ;DD型的支架患者比II、ID型的患者 ,有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 (P <0 0 2 5 ) ;D等位基因频率 (73 2 6 % )明显地高于I等位基因频率 (2 6 74 % ,P<0 0 1)。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ISR有相关性 ,D等位基因可能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曲秀芬赵鹃刘培栋宋丽芸赵侃刘和平黄永麟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冠心病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再狭窄
焦虑和抑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7年
近年研究发现,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和抑郁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关注。精神因素刺激、情绪不稳定均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而心律失常临床症状、治疗费用、预后不良等也可导致心理障碍。本文主要综述了焦虑和抑郁与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及躯体疾病治疗。
曲春艳曲秀芬
关键词:心律失常焦虑抑郁
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61
1999年
心率变异性(HRV)是检查心脏心搏间期变异的方法。近年来,认为HRV能定量地反映心脏自主神经的活性及其调节功能。1987年,Kleiger首先提出心肌梗塞后其HRV下降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有用指标,其后10年来,有关HRV的研究如雨后春笋...
黄永麟曲秀芬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
冠心病家系心率变异性的遗传性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冠心病家系的心率变异性的遗传可能性及心率变异性指标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家系42例,进行5 min心率变异性检查,并从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对ACE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HRV参数指标具有家族相关性,HRV时域指标RMSSD、SDNN与ACE基因多态性、年龄有相关性,且与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比年龄更显著。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有物质的遗传成分。结论冠心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
王言曲秀芬王艳丽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遗传性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溶栓及PTCA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观察 1 1 0例PTCA+支架治疗的AMI患者 ,分为联合治疗组 (联合溶栓和介入治疗 ) 6 2例和直接介入组 (直接PTCA +支架术 ) 4 8例 ,对比观察临床事件、心功能、心室重构及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 :心绞痛发生率 2 9 5 1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 6 5 6 % ,死亡率 1 6 1 % ,都低于直接介入组 (分别为 :5 0 0 0 % ,2 5 0 0 % ,1 4 89% ) ,两组比较P <0 0 5 ;而左室射血分数 (LVEF)联合治疗组 (5 8 88± 8 87) % ,高于直接介入组 (5 4 0 0± 8 2 6 ) % ,P <0 0 5 ;联合治疗组 :左室扩大率 33 87% ,室壁瘤形成率 8 4 7% ,室上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 1 31 %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1 8 0 3% ,ST -T改变 4 5 90 % ,都低于直接介入组 (分别为 :5 3 1 9% ,2 5 6 4 % ,5 7 5 0 % ,4 7 5 % ,72 5 % ) ,两组相比较P <0 0 5。结论 联合应用溶栓和随后的介入治疗AMI,是一种可行、实用的AMI治疗新方法 ,可使梗死相关动脉 (IRA)早期开通率增高 ,有利于左心室功能的保护 ,不增加临床不良事件 。
刘丕栋曲秀芬陈桂英李晶洁刘和平赵侃杨威黄永麟
关键词:心肌梗死溶栓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死后溶血磷脂酸水平与心肌重塑的关系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室重塑的相关关系 ,及LPA在AMI后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AMI患者 86例 ,分别于入院即刻及第 4天测定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Ⅲ型前胶原蛋白的水平 ,并于入院即刻和发病第 8~ 10天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色超声的检查 ,测定左室舒张末期直径 (LVDEd)和左室射血分数 (EF) ,并计算心肌梗死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正常对照 4 0例 ,测定其血浆溶血磷脂酸和Ⅲ型前胶原蛋白的水平。根据入院第 4天所测得的LPA水平把患者分为两组 :LPA水平较低组 (LPA <6 0 μmol/L)为A组 ,4 5例 ;LPA水平较高组(LPA≥ 6 0 μmol/L)为B组 ,4 1例 ,比较各组参数的差异性 ,分析它们的相关关系。 结果 (1)AMI后患者血溶血磷脂酸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 (5 1μmol/L± 1 1μmol/L和 6 4 μmol/L± 1 3μmol/Lvs 2 5μmol/L± 1 1μmol/L ,P =0 0 0 0 1) ;(2 )溶血磷脂酸水平较高组患者与溶血磷脂酸水平较低组患者相比其左室舒张末期直径较大 (5 4 0mm± 3 3mmvs 5 1 1mm± 2 7mm ,P <0 0 5 ) ,心肌梗死面积占左室总面积的百分比较高 (114 %± 6 %vs2 6 %± 12 % ,P <0 0 5 ) ,PCⅢ水平高 (136 μg/L± 10 μg/Lvs113μg/L± 12 μg/L ,P
曲秀芬宋颖李晶洁于彦伟赵娟许东秀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溶血磷脂酸心肌重塑AMI生物活性
普奈洛尔改善左心室自主神经支配及形态学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普奈洛尔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心肌中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支配的作用与其改善左心室形态学异常作用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左心室心肌梗死的大鼠模型,普奈洛尔用量为50mg·kg-1·d-1。通过抗酷氨酸羟化酶(TH)抗囊泡乙...
曲秀芬喜杨于彦伟李晶洁黄永麟
文献传递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6
2000年
本文阐述在睡眠阶段出现的独特的自主神经活动、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脏突发事件的密切关系。
曲秀芬刘莹
关键词:睡眠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猝死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