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密龙 作品数:38 被引量:195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7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5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将两组的营养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进行比对,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其营养状况的改善,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何碧莲 陈祥莺 林丽春 苏密龙关键词:肝胆外科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 住院时间 Th9细胞及IL-9和IL-10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目的 Th9及其分泌的IL-9在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移植排斥等疾病中扮演着多元的角色,然而在乙肝病毒(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感染状态及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变化也尚不清楚。 余雪平 郑怡娟 邓勇 李菊兰 郭如意 苏密龙 林振忠 明德松 苏智军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TH9细胞 IL-9 IL-10 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是否应用超声进行分组,其中50例术中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为试验组,50例单点注射亚甲蓝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情况。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对前哨淋巴结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对前哨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93.62%,特异度为91.76%,准确度为92.42%,阳性预测值为86.27%,阴性预测值为96.30%。单点注射亚甲蓝对乳腺前哨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67.86%,准确度为70.94%,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70.37%。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对前哨淋巴结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点注射亚甲蓝(P<0.05)。结论:多点注射亚甲蓝联合超声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效能,指导患者的诊治,为患者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 李蒙玲 杨先荣 苏密龙 涂兴峰关键词:多点注射 亚甲蓝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活检术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疾病状态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S炎症活动的关系。方法 41例AS患者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分为活动组(n=22)和稳定组(n=19),1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浆中的IL-17、IL-1β、IL-6、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活动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血浆中IL-17平均浓度以及IL-1β、IL-6、IL-23、TNF-α等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均<0.01);IL-17、IL-1β、IL-6、IL-23、TNF-α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AS炎症高度活动相关。 陈淑增 白剑鹏 苏密龙 邱丹缨 陈国阳 谢永华 黄绿叶 陈文标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 白细胞介素17 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程度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析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参考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方法将其分为A组(45例,营养不良评分≥3)和B组(36例,营养不良评分<3),用健康组(20例)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测定三组人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统计分析,A组和B组患者用相同方案治疗,6个月末观察两组患者病灶X线片变化以及痰菌变化。结果营养不良组(A组和B组)肺结核患者中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组,A组外周血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显著低于B组[(38.2±10.4vs 46.5±13.6)、(19.3±6.7 vs 24.8±11.6)、(0.87±0.4 vs 1.1±0.7)、(10.8±3.6 vs 14.9±5.7)](P<0.05)。营养不良评分越高,下降越明显,治愈时间也越长。结论营养不良程度影响到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抗结核治疗同时应注意营养支持。 王志刚 许庆华 苏密龙关键词:肺结核 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00例、HBV-肝硬化(LC)25例和HBV-慢加急(或亚急)性肝衰竭(ACLF)26例分别纳入CHB组、HBV-LC组和HBV-ACLF组,健康对照(NC)组35例来自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ICOS在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分析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严重程度、HBV-ACLF预后及并发症的相关性;动态观察HBV-ACLF患者治疗过程中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变化。结果 HBV-ACLF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表达比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HB组、HBV-LC组和NC组(P<0.05)。慢性HBV感染者ICOS的MFI与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63、-0.269、-0.273、-0.302,P=0.003、0.003、0.011、0.004);与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呈正相关(r=0.248、0.208、0.331、0.315,P=0.005、0.020、0.003、0.009);与HBV-DNA、腹水及感染无明显相关性(P>0.05)。治疗过程中,HBV-ACLF患者ICOS的MFI无明显改变。但生存组ICOS的MFI在治疗第1周时较治疗前上升(P<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IC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肝脏合成功能、炎症程度及预后相关,治疗早期ICOS水平变化有助于预测慢性HBV感染者的预后。 陈春林 张华堂 苏密龙 郑怡娟 苏智军 余雪平 任岚关键词:慢性 肝衰竭 CD8+T淋巴细胞 腹水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意义初步探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疾病状态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检测22例活动组、19例稳定组和14例健康对照组血清细胞因子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h17细胞比率,ELISA法检测血清IL-17、IL-1β、IL-6、IL-23及TNF-α水平。结果:活动组血清Thl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血清中IL-17平均浓度以及IL-1β、IL-6、IL-23及TNF-α等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均<0.01);IL-17、IL-1β、IL-6、IL-23、TNF-α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Thl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As炎症活动相关。 陈国阳 陈淑增 苏密龙 谢永华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细胞因子 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择100例胃肠外科腹部手术患者为试验对象,其中50例患者为术后切口感染(命名为试验组),50例患者无术后切口感染(命名为对照组),此次试验均在2019年1—12月期间完成。对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与年龄因素、手术时间因素、手术方式因素、术前基础疾病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抗生素使用因素及住院时间因素等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手术时间因素、手术方式因素、术前基础疾病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住院时间因素(P < 0.05)。结论 胃肠外科腹部术后切口感染是临床常见情况,临床需针对存在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因素、手术时间因素、手术方式因素、术前基础疾病因素、侵入性操作因素、住院时间因素等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有助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何碧莲 陈秀红 潘灵 苏密龙关键词:胃肠外科 腹部手术 术后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CD64的水平变化在早期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及对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感染性血流患者120例,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病毒感染组60例,同期选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0例和健康者30名,对上述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PCT的表达水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以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及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计数检测,并计算各指标诊断感染血流感染疾病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探讨其诊断的价值。结果健康组PCT、CD64、CRP、WBC、NUTE水平均低于其他组(均P<0.05)。细菌感染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自身免疫组(均P<0.05)。病毒感染组WBC和NUTE水平高于自身免疫组(均P<0.05)。血PCT和CD64指数检测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均高于CRP、WBC及NUTE(均P<0.05)。结论血清PCT与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林志鹏 苏密龙 苏智军 刘江福 郑怡娟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CD64 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对感染监测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单纯感染性疾病患者90例(其中急性细菌性感染30例,急性病毒性感染30例,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及健康对照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急性细菌性感染组(102.16±35.65,22.91±21.66)、急性病毒性感染组(157.10±39.35.24.18±22.95)分别显著高于相应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治疗后组(47.22±16.38,4.21±3.69,均P〈0.001)、急性病毒性感染治疗后组(53.47.±14.95,2.72±1.29,均P〈0.001)及健康对照组(39.22±8.77,1.54±0.28,均P〈0.0{31);单核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急性病毒性感染组、慢性乙型肝炎组(55.13±16.87)分别高于急性细菌性感染组(P〈0.001)及健康对照组(P〈0.001)。单核细胞与巾性粒细胞CD64比值在急性病毒性感染组(13.96±14.59)、慢性乙型肝炎组(32.78±8.33)也分别高于急性细菌性感染组(6.23±3.10,P=0.008)及健康对照组(26.02±6.75,P=0.001);急性细菌性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与m清PCT水平成正相关(r=0.762,P〈0.001)。结论: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较单核细胞CD64表达明显上调.但其并不能用于区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单核细胞CD64可作为敏感、通用的感染监测指标.其在病毒性感染时上调幅度最大。联合检测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对临床感染的监测及评价抗感染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苏密龙 苏智军 余雪平 郭如意 黄绿叶 康斌 杨伟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急性细菌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