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明 作品数:22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苏省地震局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江苏省地震局青年科学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双震型序列第二主震的预测指标研究 1995年 根据15个中国大陆M_s≥5级双震型地震序列的资料,对双震型地震序列的活动过程和序列特征进行了分析,从h值(或P值)、密集—平静、震源机制、序列早期活动峰值的有序性等几个方面对第二主震的时间预报问题进行了探讨。 谢华章 田建明关键词:地震 地震预报 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的困难与对策 2000年 谢华章 田建明 孙春仙关键词: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震观测 江苏地区地震活动性图象的构造解释 被引量:9 1996年 据目视地震线法对江苏地区1970~1992年ML≥2.0级地震震中所形成的地震点染图象进行了构造解释,对本区地震构造格局和动力学特征得到以下认识:(1)本区主要存在4组不同方向的地震密集带和地震线,其中北东、北西两组地震线比较明显,形成网格状构造,并大致具有等间距性,本区大多数中强地震发生在这两组地震线的交汇处;(2)苏中沿海至南黄海南部坳陷内地震线密集,方向复杂,地震活动频度较高,强度较大,形成一个突出于全区的、相对独立的构造单元。 田建明 谢华章关键词:地震活动图像 地震 关于1624年扬州6级地震的讨论 1624年2月10日(明朝天启三年十二日廿二日丁未申时)扬州发生6级地震,该地震是江苏省陆地上最大的一次历史地震.据历史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范围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四省市,其中有若干地点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田建明 谢华章关键词:地震活动 地震构造 震中 文献传递 探讨线性合成概率方法在江苏及邻区的应用 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基于地震周期谱分析的线性合成概率预测方法,在对江苏及邻区已发生地震进行回顾性检验的基础上,探讨该方法在不同地震活动水平时的预报效能,结果表明:线性合成概率的高值分布时段为地震发生的优势时段,与中强地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研究区域处于地震活跃期时,用线性合成概率方法研究预测未来地震趋势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孙业君 田建明 黄耘关键词:强震预测 地震活动背景 经济发达地区地震预报的困难与对策 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6.0级地震,伤亡3159人,损坏房屋55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相当于当时溧阳县年工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1990年2月10日江苏常熟5.1级地震,伤亡26人,损坏房屋10万多间,直... 谢华章 田建明 孙春仙关键词:地震预报 地震空区 地震前 溧阳地震 文献传递 华东地区地震活动性参数中短期异常动态变化特征 (1)M_f值空间扫描:华东地区中强震前孕震区多出现高M_f值异常,震前异常区扩大到收缩的演化图像较为明显。异常区的扩大,表明地震孕育进入中期阶段,异常区出现明显的收缩是孕育过程进入中短期的重要标志,而异常区由收缩到消失... 黄耘 田建明 郑江蓉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参数 中短期异常 地震孕育过程 文献传递 江苏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监测能力分析与评定 1993年 本文以台网密度、观测资料质量及中强以上地震前兆展布范围内的异常数等5个方面作为评定一个地区前兆观测台网监测能力的主要依据,用罗咏生等给出的通用计算方法,对我省前兆观测台网的监测能力作定量的分析与评定,认为,我省现有前兆台网对于5—6级中强地震的监测能力属 B 类;前兆观测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分布是不均匀的,苏南略强于苏北和沿海地区。对于5—6级中强地震,苏北和沿海地区只能提供少量的异常,而且异常的可靠性较低。文中还用相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参数和评定方法对现有台网的观测资料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调整后的台网监测能力比现有台网监测能力提高一个类别。 田建明关键词:地震前兆 观测台 1668年郯城81/2级大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图像 对1668年郯城81/2级大地震前后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进行了追踪分析,发现其地震具有孕震时间长、范围广以及时空演化过程较为清晰等特征.地震孕育时空演变过程可大致分为应力的'平稳释放'、'加速释放'三个阶段.对地震产生的减震... 田建明 章熙海 孙春仙关键词:地震活动图像 文献传递 江苏及邻区不同构造块体深部结构特征差异研究 江苏及邻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跨越中朝断块区、扬子断块区和昆祁秦断褶系三大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区内有切割岩石圈级的深大断裂郯庐断裂,有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质构造非常复杂。 黄耘 李清河 田建明关键词:构造块体 震源深度 深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