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 作品数:29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淫羊藿甙对MC3T3-E1细胞Smad1,5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检测淫羊藿甙(icariin,ICA)对MC3T3-E1中Smad1,5mRNA及蛋白的影响。方法DMEM高糖、胎牛血清培养下的MC3T3-E1细胞按ICA刺激浓度0、10、40及80ng/ml分为四组,各组接种于6孔板中,接种细胞数目约为3×10^5个/孔,分别于给药后24、48及72h,用半定量RT-PCR技术测定Smadl,5mRNA的量,以Western blot评价Smad1,5蛋白的量。并于给药7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Smad1,5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显示ICA刺激24h后,0、10、40、80ng/ml各组Smad1,5mRNA量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刺激48h后,0ng/ml组Smad1 mRNA表达量检出极少,Smad5 mRNA未检出;至72h时,0ng/ml组二者均未检出,而10、40、80ng/ml各组在刺激48、72h时,Smad1,5mRNA保持较高水平,各组Smad1,5mRNA的表达量较0ng/ml组具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显示10、40、80ng/ml各组的Smadl蛋白表达于不同时间点较0ng/ml组明显增加,0ng/ml组仅于刺激72h后少量检出。Smad5蛋白表达除0ng/ml组外,于10、40、80ng/ml各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检出,较0ng/ml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显示10、40、80ng/ml组,于胞质及核内Smad1,5蛋白的表达较0ng/m组均增多。结论淫羊藿甙可能通过上调Smad1,5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 王硕雪原王沛马信龙刘嵬郭世绂
- 关键词:淫羊藿甙成骨细胞细胞培养技术
- 关节牵张修复退变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类以关节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异常改建为主要病理特征,以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外科治疗策略可归结为关节成形术和关节软骨修复两大类,前者以关节软骨切除为代价.关节软骨修复的优势在于挽救关节软骨,推迟甚至避免关节成形,包括以微骨折、自体骨软骨移植为代表的关节内治疗和楔形截骨为代表的关节外治疗.关节内治疗主要受限于软骨缺损的面积;关节外楔形截骨虽通过力线调整间接保护了病变软骨,但被转移侧软骨退变加快.关节牵张是一种借助骨外固定装置,将关节两端逐渐分离一定程度并维持一段时间,促进软骨自身修复的关节外治疗技术.关节牵张所调动的软骨修复,可明显延缓关节软骨的自然退变进程,并增加关节软骨的结构和功能性参数,间接提供了关节软骨可能自身修复的证据.牵张早期,关节间隙的增加有效降低了关节内静水压,为静水压间歇性波动提供了必要条件,利于间充质干细胞等募集及炎性介质稀释,改善了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环境;牵张中后期,良好的力学信号可能刺激包括Wnts、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化学信号途径,促进软骨细胞的功能性转化,表达有效的软骨基质成分(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实现牵张性间隙向结构性间隙转化.
- 王硕王硕马剑雄黄洪超马信龙
- 关键词:关节软骨骨关节炎退行性
- 股骨转子间骨折形态特点对内固定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通过观察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防旋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骨折形态特点对内固定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46-85岁,平均62.6岁;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roximal femoral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PFLCP)23例,股骨近端防旋钉(proximal femur nail anti-rotation,PFNA)20例。观察两组在年龄分布、骨折类型(AO/OTA分型、Evans分型、外侧壁)、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外上内下、内上外下)、手术距受伤时间、骨密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内侧皮质支撑率、内侧皮质断裂内固定干预率、术后患肢首次部分负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物失效发生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与内固定失效的关系。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PFLCP、PFNA两组在年龄分布、骨折类型、手术距受伤时间、骨密度、内固定物失效发生率(复位丢失、螺钉切割或钢板断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PFLCP组长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P=0.032);术中出血量PFLCP组多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2,P=0.000);术后患肢首次部分负重时间PFNA组早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902);完全负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rris评分PFNA组略低于PFLC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3,P=0.902);术后内侧皮质支撑率PFLCP组略高于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侧皮质断裂内固定干预率PFLCP组高于PFN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29);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在两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内固定物失效病例中,主要骨折线走行方向的相对危险比(OR=Pb上内�
- 王硕王硕马剑雄马信龙雪原黄洪超顾红卫
- 关键词:髋骨折内固定器
- 骨内压干预对DH豚鼠退变胫股关节软骨保护作用及软骨内2型胶原与MMP1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骨内压干预对DH豚鼠退变胫股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对软骨内2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DH豚鼠6、9、12、18月龄各10只分成非减压组(每月龄各5只)及减压组(每月龄各5只);非减压组适应性饲养结束后,测定胫股关节骨内压;减压组行减压术后测定骨内压。实验结束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胫股关节软骨2型胶原、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减压组6、9、12、18月龄豚鼠胫股关节骨内压、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减压组(P<0.05);随月龄增长,非减压组、减压组胫股关节骨内压先升后降,在12月龄时达到峰值(P<0.05),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至18月龄时达到峰值(P<0.05)。减压组胫股关节2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减压组(P<0.05);随月龄增长,非减压组、减压组胫股关节2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至18月龄时达到最低值(P<0.05)。结论骨内减压能明显降低DH豚鼠退变胫股关节骨内压,对胫股关节软骨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退变胫股关节2型胶原mRNA和蛋白表达,抑制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相关。
- 王硕马剑雄马剑雄黄洪超黄洪超焦尚起马信龙
- 关键词:骨内压基质金属蛋白酶13
-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中软骨下骨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9年
- 软骨下骨在退行性膝骨关节炎(KOA)中发挥的作用愈加受到重视,KOA初期,软骨下骨改建增加,总体骨结构参数降低,出现应力性微骨折,促使局部微循环障碍,不典型骨髓病变(BMLs)显现,骨软骨间微孔为血管侵入关节软骨深层提供了通道,随之带来软骨降解酶类;KOA进展期,维持软骨基质抗压强度的蛋白聚糖丢失,局部应力过载,软骨下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骨改建降低,骨形成净增加,KOA晚期,出现明显的软骨下骨硬化,局部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表现为BMLs范围扩大或信号强度增加,形成软骨下骨囊肿,局部的酸性环境使成骨细胞矿化功能受损,导致骨材料自身强度不足,出现软骨下骨塌陷,其上方附着的关节软骨在此种正反馈调节下持续丢失。任何以保护关节软骨为目的KOA药物或外科治疗靶点,均应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阶段软骨下骨中破骨细胞或/和成骨细胞的功能水平及其生存的内环境,而非片面地追求软骨保护。
- 王硕马剑雄马剑雄黄洪超黄洪超焦尚起
- 关键词:软骨骨关节炎
- 优势内容递增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评价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优势内容递增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154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优势内容递增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分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盐量控制、水量控制、血糖监测、并发症预防等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护技能及健康知识水平等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社会关系、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周围环境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优势内容递增式健康教育可强化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高自身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硕曹月莹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效果
- 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并取对应的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Rictor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6%(50/90),高于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的11.1%(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34,P<0.001)。结直肠癌组织中Rictor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Rictor蛋白低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高于Rictor蛋白高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Rictor蛋白高表达、TNM分期Ⅲ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icto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周义志张忠伟向立斌刘岩王硕曹美楠
- 关键词:结直肠癌病理特征预后淋巴结转移
- 激光末制导炮弹简便非冲击退弹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末制导炮弹简便非冲击退弹工具,包括棘轮扳手、数个定向环、退弹器罩、退弹杆和锥形罩,以及由退弹丝杠与退弹螺母相互配合组合成的螺旋机构,所述锥形罩、退弹螺母从左向右依次套设于退弹丝杠上,且锥形罩、退弹...
- 李玉强路磊王硕李忠阳付曹魏
- 免疫疗法联合 125I放射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 研究背景及目的: 针对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单一且预后差的现状,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放疗和PD-1/PD-L1抑制剂抗肿瘤机理不同,目前关于二者联合应用治疗NSCLC还未见报道,是否能给肺癌患者带来临床收益还没有...
- 王硕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
- 骨内压干预对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的作用
- 目的:系统性地研究不同阶段退行性膝OA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改变,证实骨内压作为关键性因素,与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的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借助于骨内压干预,可有效遏制关节软骨、软骨下骨的退变进展,为早期治疗膝OA提供新的外科治疗方...
- 王硕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软骨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