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毒
  • 2篇食物
  • 2篇食物中毒
  • 2篇送风
  • 2篇送风口
  • 2篇通风
  • 2篇微生物污染
  • 2篇空调
  • 2篇空调系统
  • 2篇集中空调
  • 2篇公共场所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大肠埃...
  • 1篇中毒事件
  • 1篇沙门氏菌
  • 1篇食物中毒事件
  • 1篇首次检出
  • 1篇水质
  • 1篇水质监测
  • 1篇水质卫生

机构

  • 7篇清远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沈政
  • 5篇王平原
  • 5篇陈丽萍
  • 3篇李桂霞
  • 2篇黄健仪
  • 2篇黎晓红
  • 2篇海岗
  • 1篇李碧琼
  • 1篇黄燕琼
  • 1篇黎烨

传媒

  • 5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清远市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进一步提高卫生质量,保障公众的健康。方法2002~2004年清远市疾控中心对183份泳池水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浑浊度、pH值、游离性余氯、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合格率分别为:2002年86.5%,2003年53.0%,2004年47.5%。结论该市泳池水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健康宣传,加强管理,提高卫生质量。
邓远玲沈政陈丽萍
关键词:卫生质量水质监测
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2011年
目的查明1起166人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所采集样品参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等标准进行检验。结果从3份厨工肛拭样品、1份厨具擦拭棉签样品和2份病人肛拭样品中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从3份病人肛拭样品、3份厨具擦拭棉签样品和5份留餐样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经现场调查、流行病学分析、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定,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黄惠兴王平原曾雁云黄健仪林凤娣冯贤慧黎烨沈政邓远玲
关键词: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清远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状况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于2007年采集济远市区14家宾馆、酒店的集中式空调系统125个送风口,分别进行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4家单位有9家微生物超标,合格率为35.7%;125个空调送风口有21个点微生物超标,合格率为83.2%。结论清远市区宾馆、酒店集中空调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应加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监督管理。
李桂霞海岗沈政冯贤惠王平原明剑辉林凤娣陈丽萍黎晓红黎智怡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空调系统送风口
清远市2006—2007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清远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分析影响卫生状况的因素,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的方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检测各类监测物品共3441份,合格率为78.29%~95.13%。其中玩具的合格率最高(95.13%),手的合格率最低(78.29%),市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比乡镇的好,前者的合格率为89.18%,后者为79.27%。2007年托幼机构的监测物品合格率(89.04%)高于2006年的合格率(80.94%)。结论该市托幼机构卫生状况差,要加强对托幼机构的卫生监督检查和管理,使托幼机构整体卫生达到更高水平。
林凤娣沈政黄健仪黄燕琼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合格率
清远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清远市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于2007年采集清远市区14家宾馆、酒店的集中式空调系统125个送风口,分别进行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4家单位有9家微生物超标...
李桂霞海岗沈政冯贤惠王平原明剑辉林凤娣陈丽萍黎晓红黎智怡
关键词:微生物污染空调系统送风口
清远市某奶牛场鲜牛乳中首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008年
目的为加强对清远市区奶牛场生产的鲜牛乳的监督与管理,提高鲜牛乳的安全质量。方法由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人员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1-2003)食品卫生微生学检验总则,以无菌操作随机抽取奶牛场中低温冷藏保管的鲜牛乳,按照《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T4789.10-2003)金黄色葡萄检验方法对2004—2006年共15份抽检鲜牛乳样品进行检验。结果在2004年9月份的1份鲜牛乳检测样品中首次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奶牛场的鲜牛乳存在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提示卫生监督监测部门加强对鲜牛乳生产、保存、运输、销售过程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保证食品安全,以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沈政王平原李碧琼陈丽萍邓远玲詹巧莉李桂霞林凤娣
关键词:鲜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起由斯坦利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实验室检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病原菌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食物中毒原因,并了解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根据流行病调查和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的病原菌,按照GB4789.4-2010[1]、WS271-2007[2]、B-K琼脂扩散法[3]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共采集8份样品(2份肛拭物,6份剩余食物),除1份剩余食物外均检出斯坦利沙门氏菌,检出的7株斯坦利沙门氏菌对16种抗生素未见耐药情况。结论本起食物中毒是由斯坦利沙门氏菌引起,检出的斯坦利沙门氏菌未出现耐药情况。
沈政邓远玲陈丽萍王平原詹巧莉
关键词: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