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沈秋
- 作品数:60 被引量:349H指数:11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养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养胃散,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35例,给予阴虚胃痛颗粒10g,每天3次,餐前口服。两组均以1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7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胃散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证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临床疗效确切。
- 杨沈秋张禹潘祥宾刘定姚丹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养胃散疗效观察
- 软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观察软肝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软肝散口服,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检测肝功能生化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彩超检查门静脉直径和脾脏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优于对照组(75.0%)。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Ⅳ-C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门静脉内径明显减小,脾脏厚度明显变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散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具有可靠疗效,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 杨沈秋郑丽红潘祥宾张禹王楠楠张金良
-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2和IL-10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杨沈秋王振宇孙忠人
- 关键词:血清IL-2IL-10关节炎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佐剂性ELISA试剂盒
- 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方法治疗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功能性便秘腹泻6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治疗组,每组各30例,穴位埋线治疗组给予天枢、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埋线1次,共治疗4周;...
- 杨沈秋刘定张禹潘祥宾
- 关键词:功能性腹泻穴位埋线疗法疗效评价
- 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频率及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频率具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隔物灸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
- 王伟华杨沈秋顾明全
- 关键词:针刺隔物灸尿失禁中风后遗症
- 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肝脾肾同治法对肝纤维化大鼠病理及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肝脾肾同治组、鳖甲煎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肝脾肾同治组和鳖甲煎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6周。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窦内皮下基底膜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组织HE、Masson染色显示,肝脾肾同治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和鳖甲煎丸组,肝窦结构接近正常。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组和肝脾肾同治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肝脾肾同治法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其可能通过减少TGF-β1、Smad3蛋白的过表达,切断TGF-β/Smad信号通路传递,阻止肝组织纤维化进程,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刘定杨沈秋张禹潘祥宾黄秋思王锐
- 关键词:肝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 核因子-κB与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肝纤维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ALF)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性特征,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致使ECM在肝脏内过度沉积的纤维增生性疾病[1]。肝纤维化持续发展最终可导致肝硬化,如不及时治疗则可能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出现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并发症,
- 杨沈秋孙忠人刘定黄秋思张禹张金良
-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医药核因子-ΚB
- 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 2022年
- 反流性食管炎(RE)属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目前社会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反酸、嗳气、烧心、胸骨后烧灼痛等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患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除此之外,若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还可能伴有慢性咳嗽、哮喘、咽喉不适等食管外症状。RE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增加了个人与社会的经济压力。目前“疏肝和胃法”作为中医和法之一,以其极大的治疗优势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伤寒论》为基础,搜集近年来以“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症组方及针灸穴位配伍等方面,概述“疏肝和胃法”治疗RE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提供临床思路。
- 晏晟哲杨沈秋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药针灸疏肝和胃法
- 张金良“组药”治疗肝硬化经验拾掇
- 肝硬化被列为中医四大顽症之一,张金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治疗肝硬化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遵循中医辨证理论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总结出“组药”治疗肝硬化的经验,在不影响疾病疗效的前提下,使疾病的辨证简单化。
- 潘祥宾杨沈秋张禹
-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治疗
- 文献传递
- 健胃消疣方治疗疣状胃炎36例疗效观察
- 2012年
- 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形态及病理变化的特殊类型慢性胃炎,又称隆起糜烂性胃炎(raised erosive gastritis)。目前西药主要以抑酸、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为主[1],但疗效有限且毒副作用大,停药后可出现病情反复。近年来,笔者采用健胃消疣方治疗VG,
- 张禹刘定姚晓菲潘祥宾杨沈秋
- 关键词:疗效观察疣状胃炎消疣方健胃隆起糜烂性胃炎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