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祥
- 作品数:18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提高AEO_9/醇/烷/水体系反相微乳液陶瓷墨水浓度的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鉴于陶瓷墨水在某些性能上存在不足,例如相对连续式喷墨打印机打印成型要求而言粘度较大、电导率偏低、固相含量不够高等问题,通过加入醇和Na_2CO_3等添加剂以及利用双连续结构分别对粘度、电导率等性能加以调整及提高陶瓷墨水的浓度。少量醇的加入(1%~2%)使陶瓷墨水体系粘度降低到11mPa·S左右,根据相图从双连续结构角度出发设计了陶瓷墨水的组成,考察了溶水量的变化,并借以提高陶瓷墨水固相含量,使其达到2.54%。由于双连续结构陶瓷墨水的理化性能(粘度、电导率等)仍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加入少量Na_2CO_3进行改性,改性后的陶瓷墨水粘度降至18mPa·s以下,电导率接近100mS/m,稳定性良好,墨水中陶瓷颗粒粒度在10nm以下,但透光率略有降低,显微结构观察表明具有明显的双连续结构特征。
- 郭瑞松齐海涛李金有李鸿祥陈玉如杨正方
- 关键词:陶瓷墨水反相微乳液理化性能
- 一种陶瓷缸套的制备工艺
- 袁启明杨正方刘家臣李金有葛志平李鸿祥
- 该发明以ZrO_2为基,加入Y_2O_3、MgO、α-Al_2O_3,采用球磨、喷雾造粒等静压成型,坯体在高温炉中1460~1520℃,保温1.5~3小时烧成,置于内圆孔过盈量为0.1~0.4mm,并预热后充分膨胀的金属...
- 关键词:
- 关键词:陶瓷缸套
- 抽油泵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柱塞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泵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柱塞的制备方法,属于工程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所述的柱塞是在钢芯外配置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套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陶瓷料浆的配制、喷雾造粒、粉料预处理和成型烧结过程,其特征在于,以共...
- 蔡舒杨正方李金有李秀华李鸿祥
- 文献传递
- 抽油泵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柱塞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油泵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柱塞的制备方法,属于工程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所述的柱塞是在钢芯外配置多元系氧化锆增韧陶瓷套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陶瓷料浆的配制、喷雾造粒、粉料预处理和成型烧结过程,其特征在于,以共...
- 蔡舒杨正方李金有李秀华李鸿祥
- 文献传递
- 共沉淀工艺对NiO-YSZ粉料制备及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以NH3·H2O、NH3·H2O NH4HCO3缓冲溶液、NaOH溶液为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NiO YSZ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粉料;通过对比原始配方和最终粉料的质量,分析组成的准确性。由热重分析确定粉料的煅烧工艺,分别在600℃、800℃、1000℃煅烧1h后,进行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微观结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煅烧后的粉料中得到了立方晶型NiO和YSZ(由Y2O3稳定的ZrO2),颗粒大小呈阶梯状分布。对以NH3·H2O为沉淀剂制得的粉料进行组成分析,发现NiO YSZ粉料严重偏离了原组成,镍含量较低,这是因为Ni2+以[Ni(NH3)4]2+形式流失,可见氨水不宜作为沉淀剂制备阳极基体的粉料。以NH3·H2O NH4HCO3缓冲液为沉淀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NiO的收率;利用NaOH溶液为沉淀剂可以完全避免Ni2+流失,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粉料组成。
- 李松丽郭瑞松李金有李鸿祥高亮刘文西陈玉如
-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电解质
- CePO_4/Ce-ZrO_2可加工陶瓷性能与断裂机制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以Ce ZrO2为基体,通过复合不同加入量的第二相CePO4颗粒,研究了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借助加载能谱仪(EDS)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弯曲断口及压痕裂纹扩展方式进行分析。当CePO4加入量为25%时,虽然材料力学性能有一定下降,但已经能用WC刀具进行加工。材料的弯曲断口显示,CePO4在两相体系中的断裂呈层片状形式;加入CePO4后,由于两相之间弱结合界面的存在,压痕裂纹扩展形式发生明显变化,由连续扩展机制过渡为不连续扩展。由这两种机制形成的材料断裂过程是阶段性的,在实际中可以用作材料最终破坏前的预报。
- 邱世鹏刘家臣葛志平刘志锋于爱兵李鸿祥
- 关键词:磷酸铈可加工陶瓷
- 3Y-TZP/mullite-Alumina复合陶瓷的韧性及增韧机制被引量:2
- 2003年
- 为了研究3Y TZP为基体的3Y TZP/mullite Alumina复合陶瓷的断裂韧性及其增韧机制,将3Y TZP、mullite、Alumina3种粉料球磨混合,经干压、等静压成型,在1480℃,4h无压烧结,通过改变Alumina/mullite体积比,得到了不同断裂韧性的陶瓷复合材料,利用XRD与SEM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成分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Al2O3/mullite体积比影响复合材料中四方氧化锆(t ZrO2)向单斜氧化锆(m ZrO2)转变的相变量、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t ZrO2晶面间距,进而影响材料的断裂韧性;用单边切口梁法测试复合材料断裂韧性(KIC)为9 26~10 4MPa·m1/2;此系统中存在ZrO2相变增韧、非相变第二相颗粒增韧等机制.
- 李秀华袁启明杨正方周振君李鸿祥
- 关键词:韧性增韧机制
- 制备缸套的氧化锆基陶瓷配方粒度组成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缸套的氧化锆基陶瓷配方中的粒度组成,属于结构陶瓷制备技术。该制备缸套的陶瓷配方中主成分氧化锆的粉体粒径,一类为60-80wt%平均粒径在0.2-0.5μm,另一类为20-40wt%平均粒径在0.6-1...
- 杨正方袁启明刘家臣李金有葛志平李鸿祥
- 文献传递
- 常压烧结制备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 蔡舒彭珍珍冯杰鲁枫李鸿祥陈玉如
- 关键词:常压烧结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显微结构
- 增韧氧化锆陶瓷复合钢套
- 本发明以ZrO<Sub>2</Sub>为基,加入Y<Sub>2</Sub>O<Sub>3</Sub>、MgO、α-Al<Sub>2</Sub>O<Sub>3</Sub>,采用球磨、喷雾造粒、等静压成型、坯体在高温炉中14...
- 袁启明杨正方刘家臣李金有葛志平李鸿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