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FAB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
- 2009年
- 王毅君车团结张萍闫琨李琳王勤陈卫
- 关键词:乳腺癌细胞
- YKL-4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针对人类软骨糖蛋白-39(HCGP-39,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方法从乳腺癌组织中获得基因YKL-40,双酶切后插入线性化的pcDNA3.1载体真核启动子下游,重组体经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鉴定,将阳性克隆的载体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计数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YKL-40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的周期变化情况.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针对基因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后,发现细胞增殖加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基因YKL-40 mRNA的表达增加;流式细胞检测S期细胞增多.结论:成功地构建了针对基因YKL-40的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使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加快.
- 庞春艳车团结李宁闫琨李琳王勤陈卫
- 关键词:YKL-40胃肿瘤
- X线照射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特性改变以及YKL-40基因表达变化
- 2010年
- 目的观察X线照射后胃癌SGC-7901细胞形态改变、细胞周期分布情况以及是否可以诱导YKL-40基因的表达。方法将胃癌细胞株SGC-7901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照射)和实验组(2Gy/1f和4Gy/2f),实验组细胞经6-MVX线照射后取两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YKL-40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2Gy/1f)细胞经X线照射后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2Gy、4Gy实验组细胞S期上调,G2/M期下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901不表达YKL-40或检测不到YKL-40mRNA,经X线照射后YKL-40表达。结论 X线照射可使人胃癌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及细胞增殖周期再分布,并且可诱导人胃癌细胞表达YKL-40。
- 罗宏涛车团结王小虎庞春艳徐华陈卫李琳
- 关键词:胃癌细胞系生物特性
- 用SSH方法构建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方法构建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与正常人尿脱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cDNA消减文库。方法:分别从BTCC患者与正常人尿液中提取总mRNA,用SMART技术反转录成cDNA,经过HaeⅢ酶切后将BTCC尿脱落细胞cDNA分为两组并接上接头,再与过量正常膀胱尿脱落细胞cD-NA进行两轮消减杂交及两轮抑制性聚合酶链反应(PCR),使得差异表达的DNA片段得以富集。PCR产物与T/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构建成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消减文库。文库扩增后,随机挑取克隆进行酶切、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PCR鉴定有317个克隆载有主要在200~900bp之间呈随机分布的插入片段,片段插入率达82.6%,证实建库成功。对20个质粒测序结果经同源性比对分析,其中20个片段源于17个已知基因,1个克隆在GenBank中未检索到与其有相似性的基因序列,表明它们可能为BTCC差异表达的新基因。结论:该消减杂交文库质量可靠,其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BTCC差异表达基因提供了依据。
- 郭柏鸿车团结张冲李琳史葆光王建伟陈一戎
-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因差异表达抑制性消减杂交
- FABP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脑脂肪酸结合蛋白(BLBP/B-FABP,FABP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方法从星型细胞瘤组织中扩增FABP7基因,双酶切后插入线性化的pcDNA3.1载体真核启动子下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MCF-7后,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FABP7基因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变化情况,并对细胞进行计数。结果FABP7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转染MCF-7细胞后48、72和96h,pcDNA3.1-FABP7组的细胞数和细胞的A490值均比pcDNA3.1空质粒组明显降低,G1期细胞百分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已成功构建了FABP7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
- 王毅君车团结张萍闫琨李琳王勤陈卫
- 关键词:真核表达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
- 膀胱癌中Smad4、Ki-67、CyclinD1基因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Smad4、Ki-67、CyclinD1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 PCR技术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Smad4、Ki-67、CyclinD1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评价上述基因表达与膀胱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Smad4、Ki-67、CyclinD1在膀胱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53.1%、46.9%(P<0.05)。Smad4的表达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而下降(P<0.05),而Ki-67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1)。CyclinD1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G1期呈高表达,并且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加呈递减趋势(P<0.01)。Smad4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3,P<0.05),Smad4与CyclinD1呈正相关(r=0.717,P<0.05),Ki-67与CyclinD1呈负相关(r=-0.515,P<0.05)。结论Ki-67、CyclinD1基因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郭柏鸿张志华陈一戎车团结李琳刘金鸽
- 关键词:膀胱癌SMAD4KI-67CYCLIND1
- 以尼龙膜为载体的基因芯片探针及样品合理浓度筛选
- 2008年
- 背景:目前多数芯片采用玻璃片基,以Cy3和Cy5标记,价格高,主要用于科研,但不能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应用。课题组采用尼龙膜为载体制作基因芯片,以期获得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快速简便、可同时检测多种疾病且成本低的芯片。目的:对以尼龙膜为载体基因芯片的可行性进行检测,同时对所用探针及目的基因的量进行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基因工程探针设计,于2005-10/2006-09在兰大科技园百源基因公司实验室完成。材料:甘肃省肿瘤医院2005-10/2006-04切除的新鲜大肠癌标本,取距肿瘤边缘5~10cm以上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浸润。尼龙膜带正电荷,购自Amersco公司。方法: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新鲜组织200mg,采用Trizol法提取组织总RNA,并用Oligo dT纤维素层析法纯化mRNA。使用TaKaRa的M-MLV Rtase cDNA synthesis Kit(code D6130)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1,2链,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模板进行地高辛标记PCR,所得产物作为目的基因,另一部分作为制备探针的模板。对获得的GAPDH,Actin,Cyclin D1三种基因片段PCR产物进行纯化。以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为载体,将不同浓度的三种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点于其上,所得芯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地高辛标记目的基因进行杂交。结果:目的基因取2.5μL,1.25μL时,加入杂交液后因目的基因的浓度太小,造成各点探针密度相对较高,而无法反映出正确的显色趋势。目的基因取5μL时,探针密度为10~20μL情况下3种探针显色深度较恰当的反映了由强到弱的趋势,ACTIN>CyclinD1>GAPDH。目的基因取10μL时,探针取15μL,20μL的量能较为合理的反映由强到弱的趋势。目的基因取20μL时,此时杂交液中目的基因的浓度对于ACTIN和CyclinD1过高,不能明显反映二者着色深浅变化。结论:以尼龙膜为载体的基因芯片本底清晰,合理目的基因用量为5μL,与其相匹配的优化探针用量
- 闫琨车团结王毅君陈卫李琳王小虎
- 关键词:基因芯片
- 雌雄异熟植物露蕊乌头开花时间对雌雄功能期及表型性别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开花时间决定了植物雌雄功能的交配机会,最终影响繁殖成功。交配环境假说认为雌雄异熟植物开花时间的差异能引起植物表型性别的变异,改变种群内的交配环境,影响植物对雌雄功能的最佳性分配。为了研究开花时间对雌雄异熟植物的雌雄性别时期及表型性别的影响,本文以毛茛科雄性先熟植物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为实验材料,记录了雄性和雌性功能期,分析了植株开花时间、花的雌雄功能期和表型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植物同一花序内,较晚开放的花有更长的雄性期和更短的雌性期,性分配在时间上偏雄。雌雄功能期在时间上的相对分配随植物开花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相似的趋势:较晚开的花或较晚开花的个体,花的雄性功能期相对于雌性功能期更长,在时间上更偏向雄性功能。而且,开花时间的差异影响种群内花的性比和植物个体的表型性别动态。随着开花时间由早到晚的变化,种群内早期以雄花为主,末期以雌花为主,种群内性别环境由偏雄向偏雌变化,因此植株个体的平均表型性别则从偏雌转向偏雄。本文结果支持交配环境假说,雄性先熟的露蕊乌头开花早期,种群内花的性别比偏雄,种群表型性别环境偏雄,因而植物个体平均表型性别偏雌,性别分配(即时间分配)偏向雌性功能,而晚开花个体的平均性别偏雄,更偏向雄性功能的分配。
- 李琳路宁娜樊宝丽赵志刚
- 关键词:开花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