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液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10多年来,无偿献血工作有了较大发展,经历了从有偿献血到计划献血、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随着血液管理法律体系进一步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公民自愿无偿献血意识不断增强,我市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100%,血液质量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笔者结合本单位血液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 王敏李燕红李志平
- 关键词:血液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愿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工作计划献血有偿献血
- 浅谈现代化设备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制备血液的设备也陆续出现,改变了以往靠人工制备血液的传统方式,不仅增加血液储备,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提升了血站的血液供应能力,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使信息一体化,能够帮助血液成分制备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将细致探讨现代化设备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的影响。
- 夏晓李燕红李少华
- 关键词:血液成分
- 成分制备过程中对脂肪血浆把控的设想
- 2021年
- 对于脂肪血浆的判定标准是工作人员根据个人的工作经验用肉眼进行主观判断,并无统一的测量工具或数字标准来进行衡量,这给成分制备工作的实际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脂肪血浆判定结果的标准化、统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成分制备过程中,需有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掌握并且便携的工具用来进行鉴别脂肪血浆,以提高成分制备一线的工作效率及准确度。基于此点,该研究对脂肪血浆报废的常见原因进行叙述,对改善此类现象提出相应的设想与建议。
- 夏晓王如意李燕红
- 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共收集28456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开展常规血液筛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相关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在上述筛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病毒核酸检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核酸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共开展核酸检测192批次,其中无效批次4批次,无效率2.08%。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采用病毒核酸检测可提高检测准确性,相应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用血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李燕红李雪英郭超群
- 关键词:病毒核酸检测无偿献血者
- 冷沉淀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冷沉淀制备时间对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4月期间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160份,根据采集后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时间分为4组,分别为6 h组、8 h组、12 h组和18 h组,每组各40份。将4组新鲜冰冻血浆制备成冷沉淀,对比FⅧ、Fg含量和冷沉淀中凝血因子质量。结果随制备时间延长,FⅧ含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段制备的冷沉淀中Fg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合格率为97.50%高于8 h组87.50%、12 h组75.00%和18 h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 h组、8 h组和12 h组均达到标准,18 h组未达到标准。结论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时间对冷沉淀中的凝血因子影响较大,对纤维蛋白原影响无明显影响,并且全血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最佳时间在6~8 h,最长不能超过12 h。
- 李燕红王敏夏晓
- 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
- 浅谈血液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被引量:1
- 2018年
- 输血是临床开展急诊抢救与疾病治疗处置过程中需要应用和经历的重要环节,切实针对发生严重失血问题的患者开展充足有效的输血干预支持工作对确保危重疾病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抢救干预及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各类型血液制品在采集获取和传递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临床血站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助于避免血液制品污染事件发生,规避输血不安全事件的蔓延。值得注意的是,从大量研究资料及血战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仍存在部分较为突出的质量管理问题,成为影响血液安全与制约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该文就血站血液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质量管理措施以期为日后更好地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用血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 李燕红秦强国郭超群
- 关键词:血站血液安全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