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群
- 作品数:20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中心血站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浅谈医院在预防和应对输血纠纷中应注意的问题
- 2011年
- 近年来,在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患者因输血感染疾病而向法院起诉要求医疗机构和血站予以赔偿的案件不断增多,安全输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医院在为患者输血时,除做到安全输血外,还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输血纠纷的出现.笔者结合近几年接触的一些输血纠纷案例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医院在预防和应对输血纠纷中应注意的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 郭超群王林来祝檩
- 关键词:输血纠纷
- 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 2023年
- 目的通过对焦作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加强针对性招募达到提高血液安全和降低输血风险目标。方法对2022年1月31日至2023年2月1日焦作地区69748名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谷丙转氨酶(ALT)、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748名无偿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总数为732例,总不合格率为1.05%。其中ALT阳性筛选例数为395例,不合格率为0.57%;HBsAg阳性为157例,不合格率为0.23%;抗-HCV阳性为68例,不合格率为0.10%;抗-TP阳性为79例,不合格率为0.11%;抗-HIV阳性为33例,不合格率为0.05%。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的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HBsAg阳性率和抗-TP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学历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职业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抗-HIV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总不合格率、ALT阳性率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焦作地区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相对较低,但血液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因此建议使用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监测及过滤,以确保临床应用的血液安全。
- 关茵张卓新高雪郭超群
- 关键词:献血人群血液传播血液安全传染性指标
- 白细胞滤器对新鲜血浆中TP含量和Ⅷ因子活性的影响
- 来祝檩郭超群李运琴
- 35751例健康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及特点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板法对35 75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采用谱细胞在盐水、聚凝胺、抗人球等介质中确认抗体特异性并测定其效价。结果 35 751例无偿献血者共检出不规则抗体106例,阳性率0.30%;男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女性,P<0.05;IgM抗体主要分布于MNSs、Lew is和P血型系统,共检出62例,其中男女各半;IgG抗体主要分布于Rh和MNSs血型系统,共检出50例,其中男性占32%,女性占68%,P<0.05。结论部分无偿献血者血液中存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应引起采供血机构的足够重视;对无偿献血者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查,建立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检索库,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一定意义。
- 李雪英张国平邱玉霞郭超群
- 关键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 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病毒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共收集28456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开展常规血液筛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相关结果作为对照组,将在上述筛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病毒核酸检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核酸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核酸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共开展核酸检测192批次,其中无效批次4批次,无效率2.08%。结论:针对无偿献血者采用病毒核酸检测可提高检测准确性,相应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用血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李燕红李雪英郭超群
- 关键词:病毒核酸检测无偿献血者
- 195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及安全输血方案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临床输血实践中,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是输血前试验的“三道保险”,而交叉配血是防止发生错误的最后一道“安全岗”。大多数情况下交叉配血是相合的,如果发现主侧和(或)次侧不相合时,就要认真寻找原因,
- 郭超群李运琴来祝檩张华
- 关键词:疑难配血输血
- 新等位基因c.175_(1)76insGA致B_(el)亚型的家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1例B_(el)亚型新等位基因c.175_(1)76insGA的家系进行血清学和基因型分析,并初步探讨糖基转移酶B弱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1例23岁的男性无偿献血者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ABO和Le血型,应用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唾液中B和H抗原,并对研究对象进行Sanger测序和PacBio(Pacific Bioscience)三代技术单倍型测序,鉴定基因型。最后应用Expasy软件对DNA序列进行氨基酸翻译并预测基因改变后的蛋白长度,应用ORF finder预测替代起始密码子以及mRNA开放阅读框,并进行蛋白表达机制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姐姐血清学为B_(el)亚型,其母亲为AB_(el)亚型,其父亲为正常O型,家系成员均为Le(a+b+)表型。Sanger测序结果表明,在先证者及其母亲和姐姐第4外显子均发现c.175_(1)76insGA新等位基因。三代单倍型测序检测家系成员的单倍型发现,先证者ABO*O.01.02/ABO*BEL.NEW(c.175_(1)76insGA),父亲ABO*O.01.02/ABO*O.01.02,母亲ABO*A1.02/ABO*BEL.NEW(c.175_(1)76insGA),姐姐ABO*O.01.02/ABO*BEL.NEW(c.175_(1)76insGA)。蛋白表达机制分析表明,虽然据推测ABO*BEL.NEW新等位基因发生了移码突变,在第5外显子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p.Asp59Glu*fs20,编码无活性的糖基转移酶。但可利用替代起始密码子启动功能性B_(el)亚型糖基转移酶的翻译。结论B_(el)亚型新等位基因的表达与替代起始密码子启动B_(el)亚型糖基转移酶的翻译有关。
- 杨贺才关茵马晓莉吕永磊孔永奎郭超群耿明璐王丽萍温涛
- 关键词:基因型糖基转移酶蛋白表达
- 应用全自动微板检测技术建立稀有血型(RHD阴性)献血者信息库
- 闫晓鹏王林李雪英关茵张国平韩惠云郭超群
- Rh血型不合的输血,有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Rh阴性受血者需输注Rh阴性血液。而中国汉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只有0.3%左右,称为稀有血型。采供血机构在广大献血者中筛查Rh阴性血型,以满足临床上对Rh阴性血...
- 关键词:
- ABO亚型红细胞的冰冻保存及其在安全输血中的应用
- 闫晓鹏王琳邱玉霞郭超群来祝檁刘志勇夏琳静
- 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ABO血型系统抗原性最强,因ABO血型或亚型不合导致的输血不良反应最为严重,其主要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输血反应,极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正确鉴定ABO血型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首要条件。但ABO血型中存...
- 关键词:
- 关键词:红细胞血型系统安全输血血型血清学
- 白细胞滤器对新鲜血浆中TP含量和Ⅷ因子活性的影响
- 2012年
- 输血既能挽救患者的生命,也可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是危害严重的疾病。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白细胞或白细胞崩解产物引起的。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HLA同种免疫、血小板输注无效、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某些病毒性疾病的传播(CMV、EBV、HIV、HTLV-1/Ⅱ等)。
- 来祝檩郭超群李运琴
- 关键词:白细胞滤器新鲜血浆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