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琴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5例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26例,占74%;次全切9例,占26%,25例有内分泌改变的患者术后23例降至正常水平,2例明显下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具有创伤小、术中暴露充分、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是垂体瘤切除的理想术式。
- 李旭琴周世聪王心民熊文德于军丛培雨陈东
- 关键词:神经内窥镜垂体肿瘤神经外科手术
-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总结岩斜区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影响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显微手术治疗的45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手术和随访资料。分析肿瘤全切与非全切术后并发症、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率的差异。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探究影响肿瘤切除程度及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45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率为64.4%,次全切除率为20.0%,部分切除率为15.6%。全切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率高于非全切组,但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全切除率高,术后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率较低。肿瘤非全切患者术后行伽马刀辅助放疗,45例患者随访期均未见肿瘤复发、进展病例出现。4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KPS评分较术前、术后3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肿瘤大小、肿瘤质地、是否累及海绵窦、是否包绕神经血管及脑干是否水肿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肿瘤质地、是否累及海绵窦、是否包绕神经血管、脑干是否水肿及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患者预后KP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是岩斜区脑膜瘤治疗的首选方案,但目前仍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综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及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找到肿瘤最大切除率与保护患者神经功能间的平衡点,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障碍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冷晓磊韩鹏李旭琴于军金点石魏伟
-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显微手术手术入路KPS评分
- 神经内镜辅助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被引量:3
- 2006年
- 于军李旭琴熊文德石军伟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内镜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颅内血肿内镜辅助
- 脑积水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5
- 2006年
- 脑积水是临床常见病,目前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常用的手术方法为分流手术和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本文分析自1996—2004年60例脑积水手术后病例,比较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于军李旭琴熊文德石军伟
- 关键词:手术治疗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手术疗法神经内镜分流手术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守权王旭军董克辛丛培雨李旭琴熊文德刘业俭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栓塞
- 颅内同部位胶质母细胞瘤合并脑膜瘤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女,66岁.因"头痛恶心半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 d"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右侧肢体肌力Ⅲ~Ⅳ级,双侧巴氏征(+).头MRI示左颞叶多个不规则类圆形异常肿块,大小约5.3 cm×3.7 cm,信号不均匀,T1呈混杂高或低信号,T2呈混杂略低信号,Flair呈混杂低等信号,周围见大面积水肿带,边缘模糊.左侧蝶骨嵴见类圆形略高信号影,大小约2.3 cm×2.7 cm,T1呈等或低信号,T2呈混杂略高信号灶,Flair呈等高信号,与硬脑膜相贴.
- 陈东冷晓磊李旭琴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同部位颅内肢体活动障碍低信号
-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的临床研究
- 2000年
- 李旭琴考宏盛隋全英熊文德张宏玲孙玉香宋品
- 关键词:后颅窝手术颅内肿瘤
- 单侧鼻孔经蝶微侵袭垂体腺瘤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总结单侧鼻孔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体会。方法 对 115例垂体腺瘤病人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行显微镜下垂体腺瘤切除手术 ,其中垂体微腺瘤 7例 ,大腺瘤 79例 ,巨大腺瘤 2 9例 (其中累及海绵窦者 6例 ,肿瘤卒中 2例 )。结果 10 0例肿瘤获全切 ,目前4例复发 ,其中 3例二次手术 ,10例大部切除 ,5例部分切除。所有病人术后内分泌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尿崩症 15例 ,经治疗出院时均恢复正常 ,1例术后单眼视力较术前明显下降 ,脑脊液鼻漏 2例 ,术后嗅觉丧失 2例。结论 此入路有手术距离缩短、损伤小、省时、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 陈东王心民陈晓旭李旭琴石军伟熊文德隋全英考宏盛
- 关键词:垂体腺瘤术后单侧微侵袭病人
-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效果分析
- 2020年
- 目的观察早期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行颅骨修补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采用早期脑室腹腔分流+颅骨修补的方式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冷晓磊李旭琴韩鹏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室腹腔分流早期颅骨修补疗效
- 立体定向神经核团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总结105例帕金森患者立体定向下单侧脑内神经核团毁损手术后的经验和体会。方法:105例帕金森患者为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1999-06/2004-05收治,震颤型14例,僵直型10例,震颤僵直型81(震颤为主63例,僵直为主18例)。Hoehn&Yahr分级,II级6例,III级30例,IV级67例,V级2例。采用MRI影像定位结合术中电刺激的神经生理定位,进行丘脑腹中间核(Vim)或内苍白球(Gpi)核团毁损。结果:105例患者术前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Parkinsondiseaseratingscore,UPDRS)运动评分,“开”状态是53.0±7.0,“关”状态是62.0±6.6;术后7dUPDRS运动评分,“开”状态是21.6±7.2,“关”状态是23.6±7.3。所得分数经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开”、“关”状态下手术前、后UPDRS运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2,P<0.01)。结论:目前国情下,立体定向下单侧脑内神经核团毁损手术仍不失为外科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主要方法。
- 陈东丛培雨李旭琴石军伟熊文德考宏盛刘业俭
- 关键词:立体定位技术苍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