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山
- 作品数:26 被引量:27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异质性研究被引量:36
- 1994年
- 依1980年至1985年搜集的系统生态学资料分析,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由185种动物(177种鱼类和8种头足类)组成。兼有暖水性、暖温性和冷温性的复合区系,以及偶见种、季节种和习见种的多重生态学成分。以暖温性习见种占群落优势地位,其NED和BED分别占68.86%和65.59%,暖水性偶见种仅占0.10%和0.19%。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可归结为依BED聚合成暖季组(5-9月)和依NED聚合为冷季组(10-4月)两种型式,对应于物种间交替利用沿岸水域进行繁殖和索饵活动等生态学过程。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渤海区和黄海南部地理隔离,然生物成分的区系组成相似性较高。黄海北部则受季节性生态环境异质性影响,形成纬向梯度栖息地生态位分化与重叠,表现出群落时空尺度上的可塑性特征。
-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赵紫晶叶懋中
- 关键词:群落结构
-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被引量:8
- 2009年
-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海艳郭希明刘晓许飞张素萍徐凤山张国范
- 中国近海原鳃类的初步研究——Ⅲ.马雷蛤科和廷达蛤科
- 1990年
- 马雷蛤科(Malletiidae)和廷达蛤科(Tindariidae)同是原鳃类中的两个小科。它们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深水区,潮间带没有它们的分布。这两科动物种类过去在中国海无任何记录,本文报道的6种中,其中金星廷达蛤(tindaria jinxingae sp.nov)是一个新种,其余5种在中国海均为首次纪录。
- 徐凤山
- 关键词:近海
- 胶州湾大型无脊椎动物数量的多年变化与趋势预测被引量:16
- 2001年
- 利用 1 981、1 985、1 989、1 993年 5月和 8月的定点拖网资料 ,选出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种 ,研究其多年变化规律 ,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统计结果表明 ,各年 5月份的平均捕获量分别为 :1 981年 1 2 52、1 985年 1 480、1 989年 1 0 76、1 993年 556个 /(网·时 ) ,呈明显的指数下降趋势 ,这种趋势符合X =- 42 75.2 4 4e- 0 .430 2 0 66t+ 552 7.2 4 4的规律 ;每年 8月份的资源量分别为 :1 981年 31 90、1 985年 8474、1 989年 2 0 2 7、1 993年 631个 /(网·时 ) ,亦呈明显的下降 ,符合X =- 1 1 2 66.9e- 1 .2 0 2 1 98t+ 1 44 56.9的规律。以上变化趋势表明 ,若不采取有关措施 ,资源将近枯竭。
- 刘瑞玉黄勃徐凤山李笑红
- 关键词:无脊椎动物数学模型捕获量捕捞强度
- 笔螺科分类系统学研究概况及我国近海笔螺科研究进展
- 笔螺科(Mitridae)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暖水性,从潮间带至400余米水深处都有分布。该科动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其肉体可以食用,贝壳由于其造型独特、色泽鲜丽,因此具有较高的观...
- 李宝泉张素萍徐凤山李新正
- 文献传递
- 中国海典型生境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特点被引量:12
- 2011年
- 中国海域广阔、海岸线绵长、环境复杂、包含的生境多样,对中国海典型生境中双壳类软体动物多样性的分析,可以反映中国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区系特点。作者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贝类学家的报道,对不同典型生境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多样性特点、生活环境、生态习性进行了阐述,对不同海区的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由于沿岸水、冷水团及黄海暖流的影响,黄海的区系组成最为复杂;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暖流的影响,东海的多样性呈现出随纬度降低、离岸越远,暖水种增加且暖水性增强的特点;南海由于南部濒临赤道,北部属亚热带,存在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场等多种生境,其多样性最高。到目前为止,中国海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记录有1,104种,分属于77科393属,其中渤海有68属87种,黄海121属175种,东海195属337种,南海的种类最多,297属822种。
- 徐凤山张均龙
- 关键词:软体动物双壳类生态习性生境
- 东海双壳类笋螂科一新种——中华笋螂
- 1992年
- 笋螂科一新种——中华笋螂Pholodomya(Nipponopanacca)sinica sp. nov.系于1981年采自东海冲绳海槽。新种的主要特征是壳表具粗糙的同心生长纹,较大的粒状突起遍布壳的表面。在壳顶附近这些粒状突起呈放射状排列,在壳的近边缘处则排列无序。
- 徐凤山
- 关键词:双壳类
- 基于28S rRNA基因片段的翼形亚纲(Bivalvia:Pteriomorphia)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从GenBank下载的翼形亚纲11个总科80个种类的28S部分序列,对翼形亚纲11个总科贝类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在获得的1252个序列位点中,去除插入缺失位点,变异位点共359个,其中简约位点300个。翼形亚纲各总科内各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14,明显小于各总科间的遗传距离(除蚶总科与拟锉蛤总科,双肌蛤总科与襞蛤总科以及两总科与贻贝总科外)。贝叶斯树和最大似然树均支持翼形亚纲为单系群,并将11个总科分为3个聚类簇:聚类簇Ⅰ为珍珠贝总科(Pterioidea)、牡蛎总科(Ostreoidea)和江珧总科(Pinnoidea),聚类簇Ⅱ为贻贝总科(Mytiloidea)、蚶总科(Arcoidea)和拟锉蛤总科(Limopsoidea),聚类簇Ⅲ为襞蛤总科(Plicatuloidea)、不等蛤总科(Anomioidea)、双肌蛤总科(Dimyoidea)、扇贝总科(Pectinoidea)和锉蛤总科(Limoidea)。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其他学者提出的分类系统,构建了包括4目11总科的翼形亚纲分类系统。
- 薛东秀王海艳张涛张素萍徐凤山
- 关键词:RRNA基因分子系统学
- 胶州湾中国对虾增殖效果与回捕率的研究被引量:13
- 1993年
- 以没有放流幼虾的1987年的河口区仔虾相对数量和8月份幼虾数量比值(109)为系数(a),以ni=axi式(ni是i年自然补充量,x_i是i年河口区仔虾相对数量),估算胶州湾中国对虾有关年份自然补量。将各年8月份幼虾数量(Ni)扣除自然补充量后,再按捕捞系数(k)为0.75,以Ci=(Ni—ni)k/R式估算放流虾的回捕量和回捕率(C)。结果表明,1985,1986和1988—1990年回捕率分别为16.05,11.23,8.49,13.69和17.40%。对虾放流增殖效果显著。
- 刘瑞玉崔玉珩徐凤山
- 关键词:中国对虾增殖回捕率
- 北极楚科奇海及其附近海域海底底栖贝类遗壳分布被引量:1
- 2005年
- 对采自北极的23个站的底栖贝类遗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贝类遗壳计有17个种,其中双壳纲13种,腹足纲4种.根据鉴定到种的13个种可将所鉴定的软体动物分为两个区系:北极和环北极寒温带种,它们是Astarte montagui,Liocyma fluctusa,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ya pseudoarenaria,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Serripes groenlan-dicus和Turritella polaris,共计10种,它们是北极水域软体动物区系组成中的主要成分;北极北太平洋寒温带种,它们是Argobuccinum oregonense,Cyclocardia crebricostata和Trichotropis cor-onata有3种.根据食性又可将它们分成滤食性、肉食性和碎食性三种,其中摄食沉积物中有机碎屑的碎食性种类占优势,包括双壳类中的Macoma calcarea,M.moesta alaskana,Macomasp.,Nuculana pernula,N.radiata,Nucula bellotii,和腹足类的Trichotropis coronata,共计7种,它们不仅种类多,丰度高,而且在调查区的分布同细颗粒的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 高爱国徐凤山李朗刘峰陈爱萍孙海青
- 关键词:楚科奇海白令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