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艳 作品数:38 被引量:18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三种壳口颜色脉红螺(Rapana venosa)形态学和线粒体16S rRNA与COⅠ基因片段差异比较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脉红螺壳口通常有3种颜色:"黑白条纹螺"、"中间螺"和"橙色螺"。本论文对3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分别进行了形态学和mt16S rRNA、COⅠ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形态学分析结果表明,除厣宽/壳高、厣高/壳高、厣高/体螺层、厣高/壳口长、厣高/壳口宽、厣高/厣宽的形态学特征指数和出肉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相关变量具有显著差异,且对湿重的影响效果不同。"黑白条纹螺"壳口长和壳口宽对湿重影响最大,而"中间螺"和"橙色螺"各形态特征对湿重均无显著的直接影响。根据各形态特征均值建立的居群形态聚类图显示,"中间螺"和"橙色螺"形态差异较小,二者与"黑白条纹螺"的形态差异较大。然而基于mt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壳口颜色的脉红螺无遗传分化,为同一种。 班绍君 薛东秀 张涛 潘洋 王海艳关键词:脉红螺 形态性状 中国常见贻贝基于28S 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贻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贻贝目(Mytilida)、贻贝超科(Mytiloidea),大约有400种贻贝分布在世界各地,可适应淡水、潮间带至深海多种生境。本实验以贻贝科6亚科12属28种中国沿海常见贻贝的28S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运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法分析了贻贝科的系统发生,并追踪贻贝科物种系统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贻贝亚科Mytilinae、偏顶蛤亚科Modiolinae、石蛏亚科Lithophaginae均非单系群。在属阶元,深海偏顶蛤属Bathymodiolus、贻贝属Mytilus和股贻贝属Perna为单系群。本研究发现应接受将原隔贻贝属Septifer分为Septifer属和Mytilisepta属的分类提议;应接受将原石蛏属Lithophaga中的膜石蛏亚属Leiosolenus提升至属的地位的分类提议。此外,短齿蛤属Brachidontes的单系性不被支持,刻缘短齿蛤Brachidontes setiger并未与短齿蛤属其他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拢,亲缘关系较远,为不同属物种,建议恢复刻缘短齿蛤原属名Volsella(Dunker,1857)。 郭笳 谢慧盈 张振 张振 刘玉盟 马培振 马培振 李翠关键词:贻贝 系统发育 中国近海常见牡蛎分子系统演化和分类的研究 牡蛎(Ostreidae)为世界性广分布种类,是世界各国海水养殖业重要的养殖对象,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产量最大的经济贝类.由于牡蛎是营固着生活的软体动物,其外部形态常随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发生极大的变化,大多数种类单纯依靠贝... 王海艳关键词:牡蛎 COI 基因组DNA 文献传递 有棘无棘两种表型栉江珧28S和COI基因序列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3 2009年 在形态学分析的基础上,对有棘和无棘两种不同表型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28S rDNA和COI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这两种表型的DNA序列差异很小,28S rDNA(1 075 bp)无差异,而COI(659 bp)碱基差异最大为1.5%,不能提供这两种表型的栉江珧划分为两个种的证据。 薛东秀 张涛 王海艳 郑小东 孟凡玉关键词:RDNA COI 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和订名 被引量:8 2009年 中国牡蛎的种类繁多,多样性极为丰富,由于其形态变异大,已报道的中国牡蛎物种组成及分布争议甚大,中国北方沿海常见"褶牡蛎"的分类也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严重阻碍了其他相关研究的进行。作者系统综述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历史和研究现状,并对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北方沿海"褶牡蛎"的分类地位,改变其分类长期混乱的局面,这对于"褶牡蛎"的养殖和其他相关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海艳 郭希明 刘晓 许飞 张素萍 徐凤山 张国范金乌贼墨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4 2003年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原子吸收仪、液相色谱及常规化学分析法对金乌贼 (Sepiaesculenta)墨汁的基本营养组分以及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所检测的 1 7种氨基酸中 ,含有 7种必需氨基酸和 2种半必需氨基酸。同时富含Mg、Ca、K、Na等常量矿物元素以及Fe、Sr、Al等微量元素和脂溶性。 郑小东 杨建敏 王海艳 王如才关键词:金乌贼 墨汁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几种海水贝类甲醛浸渍标本DNA的提取及rRNA基因ITS序列的扩增 被引量:11 2004年 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收藏的 8 种甲醛浸渍的海水贝类标本中提取 DNA 并对其 rRNA 编码基因的 ITS 序列进行特异性扩增,在牡蛎 Crassostrea sp.、长肋日月贝 Amussium pleurondectes ( Linnaeus )、扇贝 Volachlamys ringaporinug ( Sowerby ) 与华贵栉孔扇贝 Chlamys nobilis ( Reeve ) 等 4 个物种的标本中成功获得扩增产物。利用图片分析软件得出牡蛎标本的 ITS-1 和 ITS-2 扩增片段分别为 408 bp 和 524 bp,长肋日月贝标本分别 521 bp 和 537 bp,而扇贝 Volachlamys ringaporinug ( Sowerby ) 与华贵栉孔扇贝标本只获得 ITS-1 扩增片段,长度均为 545 bp。 孙博 张素萍 王海艳 刘晓 张国范关键词:贝类 内转录间隔区 扇贝 海洋生物诞生过程、新资源发掘与高值利用 被引量:4 2021年 本文以46亿年来地球、海洋及生命的形成与演化为主线,简要回顾了生命体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从水生到陆生逐级演化的历史进程,以及重大环境变化事件对生物毁灭性灭绝、生物适应与多样性演化的影响,阐明海洋尤其热带海洋在生命诞生、孕育及庇护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分析了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中心形成的重要自然环境因素及可能机制。并针对印太交汇区深海极端环境微生物生态系统、浅海典型的海草/藻床、珊瑚礁、生物多样性和热带渔业资源,论述了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发掘与高值开发利用。 刘建国 刘洋 刘建国 刘洋 刘洋 王海艳关键词:鱼类 贝类 珊瑚礁 10个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2016年 对我国沿海地区10个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线粒体16S r RNA和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序,分别得到了长度为473bp和632bp的片段。结果表明,16S r RNA 193条序列A+T平均含量为66.6%,共检测到21个变异位点,193个个体具有22种单倍型;COI基因183条序列A+T平均含量为64.8%,共检测到126个变异位点,183个个体具有67种单倍型。基于群体间遗传距离利用Mega5.1软件构建10个群体的NJ树,聚类结果表明,大连群体和荣成群体聚为一支,其余8个群体聚为一支。AMOVA分析表明,大连群体和荣成群体间分化不显著,而荣成、大连群体与其余8个群体间的分化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我国沿海的菲律宾蛤仔野生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胡利莎 张振 马培振 王海艳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COI基因 16SRRNA基因 中国近海栉江珧属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进展 2024年 本文收集了涉及中国栉江珧属(Atrina Gray,1842)分类和分布的文献,结合近年来栉江珧属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以及野外调查情况,对栉江珧属种类和地理分布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确定了中国共有7种栉江珧属贝类,并对其分类分歧进行了讨论;概括各栉江珧属种类的地理分布,广东是中国近海栉江珧属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其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根据目前中国栉江属种类的资源现状,对栉江珧属种类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深入开展全国范围的栉江珧属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薛东秀 王海艳 马兴浩 张涛关键词:物种分类 地理分布 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