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宏
- 作品数:70 被引量:60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青海南山隆起的盆地沉积物常量元素记录被引量:5
- 2008年
- 青海南山的隆起过程对解析青海湖-共和盆地地区构造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共和盆地西北部晚新生代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小水桥剖面上新世地层中存在一期角度不整合面。角度不整合面上覆地层沉积碎屑中含有10%左右的泥灰岩和灰岩,碎屑组成与现代青海南山物质组成基本一致;下伏地层中没有出现碳酸盐岩碎屑。砾岩碎屑成分上的变化显示,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的源区可能发生了变化。角度不整合面上覆和下伏地层常量元素含量的含量显示,下伏地层CaO平均含量(3.74%)明显低于UCC(4.20%),物源区不太可能有碳酸盐岩存在,而上覆地层CaO平均含量是UCC的2倍多,物源区应该有碳酸盐岩存在。而且,元素比值呈现的上覆地层中不活泼元素(Ti,Si)和活泼元素(Ca)同时"富集"的矛盾,也说明了上覆地层物源区可能有碳酸盐岩的出现。元素之间关系和根据元素含量判定的岩石化学分类等特征在上覆和下伏地层中也有明显的变化。剖面位置现在的物源区就是青海南山,青海南山有一定的碳酸盐岩出露,所以,下伏地层的物源区可能并不是青海南山。结合下伏地层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推断,上新世青海南山的隆起使其南侧地层倾向西南,并改变了原来的盆地地貌,形成上新世地层顶部的角度不整合面。青海南山形成后才成为两侧盆地的物源区。
- 常宏安芷生吴枫
- 关键词:沉积物源区
- 漫反射光谱手工与机器制样方法测试结果与对比分析
- 2019年
- 矿物含量及其变化有可能蕴藏着环境信息。赤铁矿和针铁矿是常见的两种化合物,在各种类型的沉积物中基本都有分布。在古气候研究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变化可以用来指示气候的干湿变化。漫反射光谱方法(DRS)可以进行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测算,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这种方法虽然很实用,但是对于样品量比较大的研究来说,其手工磨样速度比较慢,而用机器研磨则会大幅提高样品制备效率,但是机器研磨是否会对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尚未有研究报道。本文对30个河流相和湖泊相样品进行了漫反射光谱对比分析实验,发现手工和机器磨样在磁性矿物浓度上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研究目的是希望从整体变化趋势来反演气候变化的过程,用机器研磨方法可以达到要求且效率明显提高;如果是进行浓度含量等其它方面的研究,则传统的手工方法是优先选择。
- 李乐意张鹏常宏
- 钙结岩记录的古环境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较系统地评述了利用钙结岩进行古环境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在国内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土壤钙结岩中有机质的δ13C被广泛地应用于重建过去的生态环境;土壤碳酸盐包含的C、O稳定同位素组成能够指示土壤形成的气候,同时也是研究植被演替、古气候变化、水文条件变化的重要手段.国内有关钙结岩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土壤钙结岩及土壤碳酸盐,且集中在相对干旱的北方地区,而来自南方的报道很少.应加强对南方地区钙结岩的研究,特别是对地下水钙结岩的研究.在研究中,应注意区分原生与次生碳酸盐、定量古环境重建、年代测定和钙结岩形成机理等问题.尽管利用钙结岩稳定同位素的组成来解释古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影响稳定同位素比率组成的因素已经被熟知且它们的影响相对微弱,基于详细岩石学观察的微量取样及相应的同位素测定、测年技术可以避开这种不利影响,因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肖尚斌魏宝华常宏
- 关键词:第四纪环境碳氧稳定同位素
- 昆仑山北坡鸭子泉河阶地发育及其构造-气候意义被引量:12
- 2005年
- 昆仑山北坡鸭子泉河流阶地系列是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地貌标志. 阶地地貌及沉积学研究证明其为构造成因阶地, 是青藏高原北部构造隆升过程中河流阶段性下切作用形成的. 通过粗颗粒石英(90~125 μm)的光释光单片再生法(SAR)及14C测年研究, 初步确定鸭子泉河各级阶地的形成年代分别约为57.5, 12.8和6.5 ka BP. 三级阶地特征及年代学研究揭示昆仑山北坡在全新世初期河流下切速率明显提高, 从12.8 ka BP开始下切速率平均值由0.43±0.08 mm/a突变为1.59±0.69 mm/a, 显然, 全新世之初昆仑山开始较为强烈地隆升. 青藏高原北部边界的阿尔金断裂构造运动也存在本次变化, 但其隆升速率明显大于昆仑山, 这种差异表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地表隆升和地壳增厚有大于其内部的趋势.
- 常宏常宏张培震安芷生王旭龙强小科
- 关键词:气候地质构造光释光青藏高原
- 暴露测年样品中^(26)Al和^(10)Be分离及其加速器质谱测定被引量:7
- 2012年
- 在已有实验流程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石英样品中Be和Al提取、纯化等实验流程,设计的流程条件实验包括实验试剂、器皿和离子交换柱选择、离子交换树脂分离Be和Al时酸浓度选择等。结果表明,选择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9Be标准溶液作为10Be样品制备的载体;使用一次性实验器皿;选用4 cm规格的离子交换柱;用0.05 mol/L草酸和0.75 mol/L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于阴离子树脂上的Al,可有效提取、纯化样品中的Be和Al。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结果显示,13组化学空白的10Be/9Be和26Al/27Al比值平均值分别为7.48×10-15和1.96×10-15,与国内已有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的结果(5×10-15~8×10-15)具有可比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的测量结果表明,Be、Al回收率分别达90%和60%。基于新建立的实验流程分析了祁连山北侧金佛寺的一个岩石样品,获得了10Be和26Al的暴露年代分别为(10.7±1.0)ka和(10.0±1.2)k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 张丽周卫健常宏赵国庆宋少华武振坤
-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
- 清江流域滑坡发育地质环境特征的统计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地质环境决定了滑坡的空间发育。本文立足于2002年大调查以来的清江流域滑坡灾害统计,研究了滑坡的发育与地貌和岩性等地质环境的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斜坡坡度及岩层倾角与滑坡关系密切,滑坡主要发育在坡度10°~50°范围内,岩层倾角10°~40°范围内;地层时代的影响表现为滑坡主要发生在三叠系地层,其次为二叠系和志留系,其余面积很小;岩性中碳酸盐岩岩组所形成的滑坡占70%以上,松散岩类和碎屑岩类的岩组所形成的滑坡较少。这些结论对于人们认识滑坡空间分布、进行群测群防有指导意义。
- 谭建民常宏韩会卿章昱
- 关键词:清江流域地质环境发育规律滑坡
- 我国西部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的若干进展与挑战被引量:2
- 2016年
- 磁性地层分析是建立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有效方法,特别为我国西部新生代盆地分析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通过对与青藏高原生长密切相关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西宁盆地、祁连山等众多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学术界对中国西部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代和强度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仅仅根据沉积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与地磁极性年表对比来确定地层年代学框架的方法也遇到了困扰,例如对比方案不唯一、难以确定部分时段地层是否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磁性地层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对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地层学、具有“年龄锚点”作用的火山灰夹层或者是地层中矿物年代对地层年代限定的辅助作用。同时提出,不同的指标对于同一地质事件的记录在时间上可能有先后,地层对比过程中对于某些地质事件的分析应该考虑一致性悖论的问题。
- 常宏李乐意强小科
- 关键词:磁性地层学青藏高原盆地分析
- 罗布泊Ls2孔近7.1Ma以来沉积物的环境磁学研究被引量:13
- 2013年
- 塔里木盆地的高分辨率环境记录对于理解西部干旱乃至全球变化至关重要。湖泊沉积物的磁学参数能够记录沉积环境和古气候信息。罗布泊地区是受西风影响的典型区域。本文选取罗布泊Ls2孔7.1Ma以来长度达1050.6m的沉积物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与环境磁学研究。结果表明,磁铁矿和赤铁矿是沉积物中主要载磁矿物。钻孔底部和上部的沉积物磁铁矿含量相对较高,中部强磁性矿物浓度降低导致赤铁矿占主导。磁性矿物以PSD(pseudo-single-domain)颗粒为主,并含有极少量的SP(super-paramagnetic)颗粒。罗布泊Ls2孔的S-ratio比值表明,7.1-5.6Ma气候为相对较干旱和相对较湿润交替出现,5.6-3.6Ma干旱化加剧,3.60-0.74Ma有所缓和,0.74-0Ma干旱化最为强烈,其中5.1Ma和3.6Ma是两个明显的转折点。多磁学参数表明,晚中、上新世以来罗布泊地区的磁性矿物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罗布泊地区气候渐进式的干旱化过程。
- 常秋芳常宏
- 关键词:沉积物晚中新世岩石磁学干旱化
- 考虑河流地貌演化因素的清江隔河岩库区岸坡稳定性预测被引量:2
- 2014年
- 根据清江中下游河流地貌演化与岸坡稳定性的响应关系,将河流地貌演化因子作为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与信息量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清江隔河岩库区的岸坡稳定性定量预测,其预测结果与现实情况比较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岸坡稳定性预测方法,以及河流地貌演化对岸坡稳定性预测具有显著作用。
- 李景富常宏谭建民
- 关键词:岸坡稳定性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
-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 付淑清李小强宋友桂陈泓君强小科常宏宁有丰李新周
- 该项目通过对各种地质载体古气候信息的提取,系统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和变率,确立了1000万年来亚洲季风气候演化的主要阶段。该项目首次建立了最近700万年来黄土高原粉尘通量曲线,360~260万年粉尘通量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东亚季风气候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应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