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航

作品数:34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手术
  • 15篇微创
  • 15篇消融
  • 13篇房颤
  • 10篇心房
  • 9篇心房颤动
  • 9篇心脏
  • 8篇动脉
  • 7篇外科
  • 6篇射频消融
  • 6篇微创手术
  • 5篇三尖瓣
  • 5篇微创外科
  • 5篇消融术
  • 5篇瓣膜
  • 4篇动脉旁路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动脉旁路移植...
  • 4篇心脏瓣膜
  • 4篇心脏瓣膜手术

机构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4篇尹航
  • 27篇梅举
  • 20篇姜兆磊
  • 16篇汤敏
  • 15篇马南
  • 15篇刘浩
  • 12篇丁芳宝
  • 9篇何毅
  • 7篇鲍春荣
  • 6篇沈赛娥
  • 5篇张俊文
  • 3篇袁源
  • 3篇张韫佼
  • 2篇顾怡
  • 2篇黄健兵
  • 2篇朱家全
  • 2篇宋元斌
  • 2篇卢秋红
  • 2篇胡昊
  • 2篇李占玉

传媒

  • 10篇中国胸心血管...
  • 8篇中国心血管病...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合并肺癌的同期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总结冠心病合并肺癌的同期手术治疗策略、早期结果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2~73岁,肺癌术前临床分期为Ⅰ~Ⅱb期,术后病理诊断多为腺癌(11例),心肺功能良好。15例患者均经胸骨正中切口完成心脏不停跳CABG,CABG后经胸骨正中切口行肺癌根治术9例,经胸腔镜辅助行肺癌根治术6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及新发心肌梗塞。病理诊断鳞癌4例,腺癌11例,病理TNM分期:Ⅰb期4例,Ⅱa期6例,Ⅱb期5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肺不张、肺部感染。术后随访6个月至术后5年,3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无再次再血管化治疗,无再次肺部手术。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肺癌的患者,同期肺癌根治及CABG安全、有效。同期行CABG及肺癌根治术为该类患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刘浩王明松何毅尹航梅举
关键词:肺肿瘤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手术
单中心连续353例梅氏微创消融术经验和2年随访结果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总结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房颤的经验和平均随访2年的临床结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患者353例,男240例,女113例;年龄(59.7±8.5)岁。阵发性房颤186例,非阵发性房颤167例。手术经左胸路径,在全胸腔镜下施行,房颤消融术式包括双极消融钳行双侧环肺静脉消融、连接两侧肺静脉的左心房顶部和左心房后壁线性消融,Marshall韧带、心外膜自主神经节消融和左心耳切除等。结果全组手术(92.3±19.1)min,无中开胸手术者。无置入起搏器等并发症和死亡。患者住院(8.5±2.1)天。术后随访(25.0±15.1)个月,308(90.1%)例维持窦性心律,34例不能维持窦性心律。术后复查,无卒中、左心房血栓和肺静脉口狭窄。结论梅氏微创消融术治疗孤立性房颤的疗效满意,不仅可以有效地恢复窦性心律,还可以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马南姜兆磊尹航刘浩丁芳宝梅举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脏外科手术微创外科消融
配合体感游戏的单自由度手臂智能康复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合体感游戏的单自由度手臂智能康复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动力与传动装置、支撑架以及手动调节组件,所述支撑架包括大臂支撑架和小臂支撑架,所述动力与传动装置用于连接大臂支撑架和小臂支撑架,所述手动调节组件设置...
宋元斌史卫全聂文洁尹航陆亚兵王璞尧郭保祺李占玉胡昊曹秀琴邵贵强卢秋红顾怡
文献传递
MIDCAB术治疗心肌桥与非心肌桥性左前降支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比较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治疗心肌桥与非心肌桥性左前降支(LAD)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37例冠心病患者在我院行MIDCAB手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8例,年龄48~76(62.9±6.8)岁.术前冠心病造影诊断:心肌桥致LAD重度狭窄12例(心肌桥组),非心肌桥性LAD闭塞或LAD重度狭窄25例(非心肌桥组).37例患者均经左胸前侧第4或第5肋间6 cm左右的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完成LIMA-LAD吻合.结果 全组37例MIDCAB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为正中开胸手术,手术时间为117~143 min,围术期均未输血.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4~16 h,ICU停留时间为22~45 h,术后住院时间为6~10 d,全部患者术后无急性心梗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死亡,心肌桥组与非心肌桥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3~87 (27.59±19.15)个月,所有患者均做多层CT检查,LIMA-LAD吻合口通畅率为100%,全部患者没有心绞痛症状.结论 MIDCAB治疗心肌桥与非心肌桥性LAD病变可取得相同的优良效果.
姜兆磊梅举汤敏马南张後文丁芳宝刘浩尹航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手术心肌桥
儿童心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远期随访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儿童的临床特点及中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心瓣膜置换术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9例,年龄1-15(9.6±4.0)岁。结果患者体外循环时间52-303(120.50±61.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221(68.35±42.68)min。全组院内死亡1例(2%)。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1.8%):二尖瓣瓣周漏1例,心律失常1例(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呼吸衰竭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延迟关胸1例,均经治疗后痊愈;远期真菌性心内膜炎1例,经药物治疗后痊愈。随访1个月至8年,随访期间死亡1例(2.0%),其余患者机械瓣功能均良好,无再次手术,无抗凝相关并发症。结论对于儿童心脏瓣膜病患者,如果成形失败、瓣膜损害严重及血流动力学严重受损,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心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及术后密切治疗,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均良好。
刘浩梅举汤敏尹航张韫佼杨琦吴淑彬
关键词:心瓣膜置换术儿童抗凝治疗疗效
经皮穿刺置管法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腹膜透析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穿刺留置腹膜透析(腹透)管在先心病术后患儿行腹膜透析治疗时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我科2006年9月至2014年9月,18例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腹透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16个月,体重4.5~15.0 kg.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手术11例,姑息手术7例.腹透导管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至盆腔最低点.腹透期间动态检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清肌酐、血尿素氮等变化.结果 全组死亡3例(病死率16.7%),其中1例尿量已经恢复(每小时尿量>1 ml/kg),但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治愈15例,患儿住院期间尿量和肾功能恢复正常.将死亡组与治愈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治愈组和死亡组在腹膜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死亡组行腹膜透析时间较晚,并且腹透效果不理想.结论 先心病术后患儿并发急性肾功能衰减时,需早期行腹透治疗.经皮穿刺留置腹透导管行腹膜透析治疗的疗效肯定,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可降低病死率.
何毅梅举尹航刘浩
关键词:腹膜透析肾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
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直视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早期治疗结果,分析左乳内动脉(LIMA)-左前降支(LAD)旁路移植术的中期通畅率。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47例冠心病患者行MIDCAB手术,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62.9±8.1)岁。术前合并高血压38例,糖尿病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LAD开口闭塞1例,起始部重度狭窄28例,长节段重度狭窄10例,严重钙化伴狭窄3例,心肌桥致重度狭窄5例;LIMA无病变;左回旋支(LCX)局限狭窄2例;右冠状动脉(RCA)局限狭窄5例。患者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症状,心肌桥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均有明显缺血性改变。患者均在MIDCAB术后2周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结果全组无死亡,无术中转正中开胸者,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或卒中等严重并发症。MIDCAB手术时间117-143min,出血量均小于100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气管插管4—16h,ICU停留22—45h,术后住院6~10天。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6.5年,平均2.32年,无心绞痛,心电图无缺血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良好。术后1、2、3、5年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患者LIMA—LAD吻合口通畅。结论LIMA—LAD旁路移植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术后中期LIMA—LAD吻合口通畅率高。
汤敏梅举刘浩赵乃时尹航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微创性
心外膜环左心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对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评价心外膜环左心房消融(CLAA)联合肺静脉隔离(PVI)治疗心房颤动(AF)的有效性。方法实验用猪30例,体重60~78 kg,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3组:心房颤动对照组(AF组,n=10)、肺静脉消融组(PVI组,n=10)、环左心房消融联合肺静脉消融组(CLAA+PVI组,n=10)。通过心房快速起搏构建持续的AF模型。AF构建成功后,AF组不做消融处理;PVI组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做肺静脉隔离消融;CLAA+PVI组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先做肺静脉隔离消融,再做环左心房消融。消融后,应用电复律将所有AF猪恢复窦性心律,再次检测并比较各组AF易感性及AF维持时间的差异。结果 所有猪均经左心房快速起搏成功构建成稳定、持续的AF模型。PVI组和CLAA+PVI组顺利在心脏不停跳下实施心外膜消融术。单纯PVI使3例(15%)终止AF,CLAA+PVI使5例(62.5%)终止AF(P=0.022)。全部猪恢复窦性心律后,burst起搏可使AF组10例全都诱发成持续的AF;PVI组仅有3例(P=0.003)诱发成持续的AF,CLAA+PVI组(P〈0.001)无持续的AF诱发成功,均显著低于AF组;而PVI组与CLAA+PV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PVI组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较AF组明显缩短(P=0.003);CLAA+PVI组也较AF组明显缩短(P〈0.001);与PVI组相比,CLAA+PVI组的房颤平均维持时间也明显缩短(P=0.008)。结论 与单纯PVI相比,CLAA+PVI可以更有效终止AF,抑制AF的复发,提高AF的治疗效果。
姜兆磊尹航梅举马南丁芳宝鲍春荣汤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隔离左心房心外膜
国产可调节输出功率的双极射频消融装置的离体动物实验
2014年
目的 研究不同输出功率下,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对不同厚度离体心房组织消融至透壁所需的时间及使用阻抗指标评价透壁性时的病理学检验,从而确定国产消融装置的合理输出功率.方法 20头猪屠宰后马上获取猪心,立即浸入4℃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清洗后制备离体心房组织.使用自行研制的输出功率可调式双极射频消融装置及消融钳,分别使用25 W、30 W及35 W的输出功率对离体心房组织进行消融.消融线间隔约5mm,彼此间平行.消融透壁的指标是消融时该处同时测定的电阻抗大于100 Ω.依次使用相同的输出功率,记录对不同厚度心房组织完成消融所需时间.消融完成后,沿两条消融线中点依次剪开心房组织,肉眼检查消融效果,测量消融线处组织厚度.按消融组织厚度,将心房组织分成<2 mm、2~4 mm(≥2 mm,<4 mm)、4~6 mm(≥4 mm,<6 mm)及≥6mm4组.对应于不同输出功率和厚度,将心房组织分为12个区组.分别随机挑选每个区组的心房组织10块,将心房组织浸入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后心房组织使用石蜡切片,Mason三色法染色,显微镜下检验是否透壁.结果 实验共有350条消融线到达透壁指标.4~6 mm及>6 mm组的心房组织消融完成时间明显长于<2 mm组心房组织[(12.4±0.9)s比(24.3±0.3)s,P=0.042;(12.4±0.9)s比(35.9±0.3)s,P=0.001].消融完成时间在输出功率25 W与35 W间有显著差异[(28.9±0.5)s比(16.9±0.5)s,P=0.010].心房组织厚度与消融完成时间呈正相关.单次消融到达消融透壁指标时的病理透壁率为0~60%,随心房厚度增厚而降低,随输出功率增加而升高.结论 心房组织的消融完成时间随射频输出功率增加而缩短,并与心房组织厚度呈正相关.单次射频消融的透壁率较低.综合考虑消融所需时间、透壁率及安全性,输出功率在30~35 W是国产消融仪较为合理的射频输出功率.
汤敏尹航姜兆磊梅举
关键词:双极射频消融输出功率
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和疗效。
梅举姜兆磊汤敏马南刘浩尹航何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