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颖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细胞
  • 2篇肿瘤
  • 1篇异甘草酸镁
  • 1篇脂质体
  • 1篇肾癌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功能
  • 1篇受体
  • 1篇转染
  • 1篇转染效率
  • 1篇自体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肾癌
  • 1篇胃癌
  • 1篇细胞活性
  • 1篇细胞治疗
  • 1篇抗原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4篇吴颖
  • 3篇庄志祥
  • 2篇朱民高
  • 2篇封芳
  • 2篇王小平
  • 2篇王辉
  • 2篇王柔抒
  • 1篇张红

传媒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LEC9A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和特性的实验研究
经脂质体转染CLEC9A基因,构建过表达CLEC9A的大鼠树突状细胞及DC2.4细胞,并检测树突状细胞功能和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脂质体对贴壁生长的DC2.4细胞的转染效率高于半悬浮生长的DC细胞;转染浓度为3μg:9μl...
吴颖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细胞活性生物学功能脂质体转染效率
树突状细胞表面受体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9成员A的研究进展
2014年
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9成员A(CLEC9A)也称DC-NK凝集素家族受体(DNGR-1),其在人树突状细胞(DC)亚群表面表达,是一种特异性的标志物。它能通过识别受损细胞暴露的微丝及微丝上的丝状肌动蛋白与受损细胞结合,调节死亡细胞相关抗原的交叉递呈,引起强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从而发挥免疫作用。近些年来,对CLEC9A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表明,其在发挥免疫功能和抗肿瘤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吴颖庄志祥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
异甘草酸镁预防胃癌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81例胃癌化疗患者,按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分为4组,化疗+GIK护肝液(组1):化疗+甘草酸二铵(组2);化疗+异甘草酸镁(组3);化疗+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铵(组4)。观察化疗前后各组患者血清ALT、AST、ALP、GGT和TBIL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组1或组2相比,组3和组4化疗后ALT、AST、ALP、GGT、TBIL以及化疗后药物性肝损发生率降低,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减轻化疗药物的肝脏毒性,并对化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王辉封芳王小平王柔抒吴颖朱民高张红庄志祥
关键词:胃癌化疗肝损伤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铵
自体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负载自体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在晚期肾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监测患者的免疫状态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3-12期间在我科治疗的82例晚期肾癌患者,单采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其中贴壁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Ag)制备Ag-DC;T淋巴细胞经体外诱导产生CIK细胞,将Ag-DC与CIK细胞共培养制备Ag-DC-CIK瘤苗,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及IL-12的分泌,监测CIK细胞增殖情况,并将Ag-DC-CIK分次回输给其中41名患者,以41例单纯的CIK细胞治疗作为对照,治疗2疗程后,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合影像学等检查综合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负载肿瘤细胞冻融抗原的DC,高表达CD11c、CD83、CD86、HLA-DR表面分子,IL-12的分泌显著增加。Ag-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可明显刺激CIK细胞的增殖,同时CD3+CD8+细胞及CD3+CD56+细胞的含量明显增加,此外,Ag-DC-CIK瘤苗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CIK细胞治疗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晚期肾癌PBMC来源的DC负载自身肿瘤细胞冻融抗原能提高晚期肾癌患者的免疫状态。
王辉封芳朱民高王柔抒王小平吴颖庄志祥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肾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