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泉
- 作品数:21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2-甲氧基雌二醇增强骨髓瘤细胞U266对硼替佐米敏感性的相关机制研究
- 2011年
- 本研究旨在探索2-甲氧基雌二醇(2-ME2)联合硼替佐米对人骨髓瘤细胞株U266的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机制。2-ME2、硼替佐米单用以及二者联合分别处理U266细胞,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caspase3/7活性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P21、BAX、BCL-2等mRN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2-ME2和硼替佐米单用,2-ME2联合硼替佐米处理U266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抑制(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在mRNA水平,P21及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结论:2-ME2联合硼替佐米能更有效地抑制U26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P21及BAX表达上调有关。
- 吴顺泉徐珍珍黄豪博林君战榕
- 关键词:2-甲氧基雌二醇硼替佐米骨髓瘤U266细胞敏感性
- MicroRNA-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microRNA-15a(miR-15a)在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生长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慢病毒颗粒感染MM细胞株U266和RPMI8226,流式细胞术(FCM)分选获得稳定转染MM细胞株。CCK-8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的增殖情况;AO/EB染色、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及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凋亡的情况;FCM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周期的情况;real-time PCR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miR-15a、BMI-1及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5a高表达前后MM细胞BMI-1蛋白表达。结果:获得高表达miR-15a的MM稳定转染细胞株。CCK-8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抑制M M细胞(U266和RPM I8226)的增殖;AO/EB、Hoechst 33258染色和FCM结果显示,miR-15a高表达可显著诱导MM细胞(U266和RPM I8226)的凋亡,U266和RPM I8226细胞高表达组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0.52%vs37.08%,59.40%vs 44.17%;同时,miR-15a高表达可诱导MM细胞(U266和RPM I8226)G1期阻滞,G1期细胞分别为(41.50±0.64)%、(45.31±0.77)%。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在高表达miR-15a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BMI-1 mRNA表达则没有改变,但是Western blot结果却显示BMI-1蛋白表达出现显著降低。结论:miR-15a高表达通过诱导骨髓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骨髓瘤细胞生长,其机制涉及miR-15a在转录后水平对BMI-1、BCL-2基因的负调控。
- 赵凯战榕吴顺泉黄豪博徐珍珍牛文艳
- 关键词:骨髓瘤细胞周期BMI-1BCL-2
- 4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1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CI:39-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CI:10-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CI:69%-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CI:35%-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0.006)治疗后获CR+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许贞书张金燕战榕郑志宏吴顺泉陈志哲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回顾性分析CD38IGVH氟达拉滨
- 320例多发性骨髓瘤校正血钙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校正血钙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20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钙水平,用同时采集静脉血所得血清白蛋白浓度进行校正,分析校正前后血钙浓度的差异。结果:3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钙浓度为2.34±0.15 mmol/L,校正后血钙浓度为2.6±0.17 mmol/L,高钙血症患者由11.3%升至校正后的23.1%,低钙血症患者由42.8%下降至校正后的7.8%,血钙的正常患者例数增加。Ⅰ、Ⅱ和Ⅲ期病人的血钙水平在经白蛋白校正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20例MM患者贫血发生率为80%,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0.9%,骨髓瘤骨病发生率为68.8%,贫血、肾功能不全、骨髓瘤骨病患者血钙浓度均高于正常组,且校正后差异更显著。接受化疗的患者220例,中位PFS为15个月,中位OS为20个月,高钙血症患者PFS及OS缩短,校正后PFS及OS明显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校正血钙能更敏感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更好的预后判断作用。
- 徐珍珍吴顺泉王青青叶雅妹马雪梅战榕
- 关键词:血钙多发性骨髓瘤
- 热休克蛋白90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标本中HSP9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SP90在76例MM患者及29例健康供者中的表达;收集临床资料,分析HSP90表达情况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骨髓标本中HSP90表达阳性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HSP90表达水平与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肌酐、血红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骨髓中浆细胞比例及类型均无相关性;且与低表达者相比,高表达HSP90的MM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MM患者中HSP90呈高表达,且与β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并与患者的生存期有关。
- 吴顺泉陈惠君战榕
-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90多发性骨髓瘤
- miR-20a海绵载体构建及在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12年
- 本研究构建miR-20a基因的miRNA海绵载体,建立Jurkat-S稳定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的miR-20a功能及应用干扰技术治疗奠定基础。设计、合成1对含有2个重复针对miR-20a成熟序列第9-12碱基错配的序列,并带有酶切位点,退火后连接到pCDNA3.0-L表达载体上;载体双酶切后再与退火产物连接,重复4次后进行酶切及荧光素酶活性鉴定;亚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与psPAX2、PMD2G共转染HEK 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感染Jurkat细胞,建立稳定细胞株;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Jurkat-S稳定细胞中P21及E2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针对miR-20a基因的海绵载体,病毒滴度为5×107TU/ml;建立了稳定转染的Jurkat-S细胞株。有效干扰验证显示,miR-20a海绵能明显上调P21及E2F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miR-20a基因的miRNA海绵载体,建立稳定干扰miR-20a表达的Jurkat-S细胞株。
- 吴顺泉徐珍珍林君战榕
- 关键词:JURKAT细胞
- 硫酸多粘菌素B对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硫酸多粘菌素B对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住院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联合或大剂量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病原学检查阳性并根据药敏结果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为主的方案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50例患者总共发生85例次感染,感染部位分别为肺部、血流、肠道、口腔、肛周、软组织以及鼻腔,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抗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为68%,特别是用药>7 d有效率明显上升,自动出院及死亡患者分别占24%及8%。碳青霉烯类抗菌素使用时间在14 d内或是7 d内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及70.6%,2周后再更改的患者有效率仅为33.3%;替加环素使用时间在14 d内或是7 d内更改为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0%及66.7%。硫酸多粘菌素B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多数轻微,仅1例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结论:硫酸多粘菌素B对于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 吴顺泉战榕
- 关键词:血液病
- 硼替佐米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10年
- 本研究探讨硼替佐米(bortezomib,BZM)对淋巴瘤细胞系CA46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MTT法观察BZM对CA46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ZM对CA46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经BZM作用的CA46细胞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ZM能明显抑制CA46细胞增殖,24小时和48小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53.19,19.68nmol/L;BZM能诱导CA46细胞凋亡,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0nmol/LBZM处理CA46细胞不同时间后procaspase-3、BCL-2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结论:BZM可以抑制CA4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涉及了BCL-2表达下调及caspase-3的活化。
- 黄豪博战榕吴顺泉
- 关键词:硼替佐米淋巴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Bmi-1及p14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mi-1及p14蛋白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21例ENKTCL组织标本及11例正常淋巴结组织标本中Bmi-1及P14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ENKTCL组织中Bmi-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外周血LDH、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均无相关性(P>0.05);相反在ENKTCL组织中P14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且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外周血LDH、B症状及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均无相关性(P>0.05)。在ENKTCL组织中Bmi-1及P14二者之间有负相关关系(r=-0.472,P=0.031)。结论:Bmi-1在ENKTCL组织中过表达,其对P14的负向调控可能在ENKTCL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作用。
- 张浪辉吴顺泉黄豪博牛文艳李娅萍战榕
- 关键词:结外NK/T细胞淋巴瘤BMI-1蛋白
- 1例伴12三体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转化为Richter综合症被引量:2
- 2012年
- 本研究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与Richter综合症(RS)发生的关系。利用血清学检测、流式细胞术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随访观察1例RS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染色体核型、治疗方式及其反应和病情演化。结果表明,患者发病时呈现典型的CLL表现,即表达CD5、CD19、CD23,但FMC7、CD38和ZAP70表达阴性;Binet分期C期,伴12三体染色体核型异常,对标准方案FCR治疗反应差等特点。病程第5个月时患者出现非炎症性发热,淋巴结迅速增大和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经淋巴结病理活检证实向RS转化。结论:12三体是RS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RS的发生还可能与CLL治疗方法有关。
- 许贞书张金燕战榕郑志宏吴顺泉陈志哲
-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核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