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连作对加工番茄植株生理活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加工番茄是新疆"红色产业"的基础,但随着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的发展,连作障碍突出,严重制约着当地加工番茄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于2013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主栽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87-5’为试验材料,以3年休闲土壤为正茬对照,选取相邻的连作3年、5年和7年加工番茄种植地块,研究连作对加工番茄植株保护酶活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试图从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入手探明加工番茄连作障碍的原因。结果表明:加工番茄连作3年后,在其整个生育进程中均表现出连作障碍效应且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显著增强现象。同一生育时期,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POD活性先增大后减小,CAT和SOD活性及根系活力不断降低,同时MDA含量显著增加,且连作对根系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叶片。在试验的年限范围内,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的物质生产力降低,其中连作7年土壤栽培与对照相比差异最显著,其开花前贮藏物质的转运量、转移率和贡献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7.3%、21%和35.6%;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物质生产力的降低最终导致其产量下降,连作3年、5年和7年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降低9.4%、15.6%和33.9%;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根冠比对其产量有直接影响,二者呈一元二次显著相关(R2=0.973 5)。说明加工番茄长期连作种植条件下,植株体内保护酶系统受到破坏,组织器官老化,最终导致植株生产库源关系的失调是造成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大田生产应合理轮作,避免多年连作,同时调控花果期适宜群体叶面积,建立合理的根冠比,从而减轻连作障碍效应,保证加工番茄获得高产高质。
- 康亚龙刘彦荣刘建国李梦格郝梦超蒋桂英
- 关键词:连作加工番茄保护酶丙二醛库源关系
- 加工番茄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
- 新疆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适合加工番茄生长,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基地,是新疆绿洲“红色产业”的支柱。由于种植区域过于集中,种植区内连作现象普遍,加工番茄不耐连作且具有较强化感效应,长期连作后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终...
- 刘彦荣
- 关键词:加工番茄连作障碍自毒作用化感作用
- 文献传递
- 加工番茄植株浸提液对受体作物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探讨加工番茄植株的化感潜力,采用蛭石培养试验研究了加工番茄植株水浸提液对白菜、萝卜、棉花和小麦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植株水浸提液对白菜、萝卜、棉花和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酶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化感作用。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化感作用不断加强,且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效应,果实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g·mL-1时,对白菜幼苗根长有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08g·mL-1时,对其根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器官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也存在差异,其作用强度大部分表现为果实>叶片>茎>根,当质量浓度为0.08g·mL-1时,果实浸提液对棉花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与根、茎和叶相比分别增加19.7%、23.4%和15.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受体对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同,对棉花和小麦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0.02g·mL-1时就达显著水平,而对萝卜和白菜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0.04g·mL-1时开始表现显著。可见,棉花和小麦对加工番茄水浸提液的敏感度高于白菜和萝卜,说明加工番茄各器官浸提液对小麦和棉花的化感效应明显。
- 康亚龙刘彦荣刘建国孙文庆蒋桂英
- 关键词:加工番茄水浸提液化感作用幼苗生长酶活性
- 长期连作对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了探明长期连作对加工番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定位微区试验,研究了连作条件下加工番茄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苗期至成熟期连作3、5和7年加工番茄叶片的胞间CO2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叶绿素含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导致其产量下降,连作3年、5年和7年的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46%、15.61%和33.94%。说明在加工番茄整个生育进程中均表现出连作障碍效应,连作影响加工番茄叶片的光合性能,进而决定其产量的高低。
- 刘彦荣康亚龙冉辉左俊祥郭轩贺蒋桂英
- 关键词:加工番茄连作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