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韶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94 H指数:5 供职机构: 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7年青海省HIV抗体诊断(ELISA)试剂临床质量评估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对青海省内各医院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使用的HIV抗体诊断(ELISA)试剂,进行质量评估。方法:依据全国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方案,随机从各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抽取四种国产HIV抗体诊断(ELISA)试剂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和有效率的评估。结果:参评的四种酶联试剂的敏感性均为100.00%,特异性在96.40%~97.10%之间,有效率在97.28%~97.81%之间。结论:本次考评试剂的总体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往年有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特异性有显著提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没有出现敏感性与特异性分离的现象。国产第三代酶联试剂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已经与进口试剂无明显差别。 马韶辉 吴建英 李晓燕关键词:HIV抗体 试剂 2010-2011年青海省传染病技术平台腹泻症候群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腹泻症候群细菌性致泻性病原菌谱的分布特点及病原谱构成,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12月青海省2所哨点医院共304例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增菌培养后,可疑菌株用VITEKI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鉴定。结果304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52株菌株,分离率为17.11%,其中沙门菌1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株6株、志贺菌2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株、副溶血弧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EHEC0157H72株;弯曲菌未检出。结论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为青海省细菌性腹泻病人的主要病原菌,婴幼儿是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和防治仍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秦豫青 汪春翔 马韶辉 吴建英 焦炎2010-2011年西宁市呼吸道细菌多重PCR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建立青海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平台,了解西宁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细菌病原谱构成,提高我省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监测能力,为国家建立实验室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平台和传染病防控提供快速、科学、准确的检测数据。方法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监测技术平台"项目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方案要求[1],于2010年4月~2011年12月对西宁市2家哨点医院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军团菌(LP)、百日咳杆菌(BP)、肺炎衣原体(CT)、肺炎支原体(MP)6种呼吸道病原菌多重PCR检测。结果检测咽拭子标本126份,阳性率为46.83%(59/126),其中SP为28.57%(36/126)、HI为24.60%(31/126)、MP为0.79%(1/126),混合感染9例(7.14%);未检出CT、LP及BP。结论西宁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细菌类病原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为主。发病人群以<5岁儿童为主。 祁晓东 贾清 汪春翔 马韶辉 姜双应关键词:多重PCR 病原学检测 2012年青海省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检测结果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发现情况。方法对2012年来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CDC)所属性病门诊就诊的1 396人检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和酶联双抗原夹心法作初筛试验,两次试验均为阳性者在青海省CDC艾滋病确证中心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共有56人HIV-1抗体阳性,占性病门诊就诊者4.01%。其中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阳性者22人,在HIV抗体阳性者中占39.28%;异性传播27人,占48.21%;吸毒传播1人,占1.79%;母婴传播3人,占5.36%;其他3人,占5.36%。结论在HIV传播途径中因性行为而感染已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而MSM群体成为了HIV传播的桥梁人群,导致HIV在一般人群中传播的危险因素增多,故应加强对MSM主动监测,采取确实有效地干预措施,积极控制HIV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吴建英 马韶辉 李晓燕 贾清关键词:性病门诊 HIV检测 1株福氏志贺氏菌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青海省1株经传统方法初步鉴定为福氏志贺氏菌的分离株(GH24)从16SrRNA基因水平做进一步分类与鉴定。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菌株GH24的16SrRNA基因并测序,将所得序列在GenBank、MicroSEQ ID和RDP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分析;利用ClustalX 1.83和Mega 5.0软件分析GH24与志贺氏菌属代表菌株间的进化关系。结果 GH24的16S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 453bp,在GenBank中与志贺氏菌属细菌同源性最高,为99%;在MicroSEQ ID和RDP数据库中与福氏志贺菌的同源性最高,为99.91%和100%。与志贺氏菌属代表菌株的多序列比较,GH24与福氏志贺氏菌的同源性为99.7%~99.4%,与其他志贺氏菌的同源性为99.2%~96.7%。系统发生树显示,GH24与福氏志贺氏菌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运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株GH24为福氏志贺菌。该方法快速,结果可靠。 贾清 姜双应 祁晓东 汪春翔 马韶辉 葛华关键词:福氏志贺氏菌 RRNA基因 细菌鉴定 2015年青海省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质量考评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青海省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总体情况,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规范实验室管理。方法通过发放考核血清盘与职能工作问卷调查表相结合的方式对通过审批的实验室进行考评。使用EXCEL 2007和SPSS 20.0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考评数据。结果 40个实验室参加了质量考评,其综合成绩均为合格及以上。考评优秀、良好和合格的实验室数分别占30%、27.5%和42.5%;盲样检测方面,艾滋病抗体检测正确率100%,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正确率95%。职能工作中,多数实验室在仪器设备的检定与维护、室内质控和生物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结论青海省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基本符合要求,能满足艾滋病筛查检测工作的需要。设备管理、室内质控和生物安全方面仍需加强与完善。 贾清 马韶辉 汪春翔 吴建英关键词:艾滋病 质量考评 2018-2019年青海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例脑脊液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通过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脑脊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以及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性脑膜炎病原体DNA进行分群,从而了解全省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流行特征及变异变迁规律。方法依据《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学监测技术方案》检测技术,对全省两家哨点医院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急性期病例的脑脊液标本174份进行病原学培养鉴定和核酸检测(培养阴性的标本做PCR检测)。结果 2018-2019共检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脑脊液标本174份,经培养鉴定:有菌生长16份,其中目标菌检出3株,其它菌13株。158份脑脊液培养检测结果阴性的标本做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均为阴性,检出流感嗜血杆菌6份。结论青海省两家哨点医院脑炎脑膜炎标本病原体检出率比较低。荧光定量PCR可用于细菌性脑炎脑膜炎病原体的检测、鉴别分群,可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 唐晓磊 石林飞 祁晓东 马韶辉 张晓昕 卢囡囡关键词:病原学 荧光定量PCR 127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CD4^+T淋巴细胞结果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为全省的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13—2015年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27名HIV/AIDS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进行检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7例HIV/AIDS患者的平均开始治疗年龄为(37.6±10.8)岁,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水平为(321.2±108.4)个/μL;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与进入治疗时点相比,其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增加了52.2个/μL、75.8个/μL、75.3个/μL和76.5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500个/μL的患者从0例增至37例,占患者总数的29.1%;CD4^+T淋巴细胞数分为≤200个/μL、201~350个/μL和>350个/μL三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分别增加了80.7个/μL、84.7个/μL和65.8个/μL,不同组患者HAART治疗1年后CD4^+T淋巴细胞数均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青海省目前的HAART治疗效果明显,同时提高HIV/AIDS患者的依从性,并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缓疾病进程,降低病死率。 贾清 马韶辉 汪春翔 吴建英关键词: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HIV-ELISA“即刻法”室内质控 被引量:4 2005年 韩丽凤 马韶辉 李晓燕关键词:室内质控 质量控制图 爱滋病病毒 两起炭疽突发疫情中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2008年青海省牧区发生2起牧民宰杀病死牛引起的疑似炭疽疫情,采集样品做炭疽杆菌分离鉴定。方法以生化、噬菌体裂解、青霉素敏感等实验对采集的患者标本、动物标本、环境标本的纯培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2起疫情均从动物标本中检出炭疽芽孢杆菌。结论疫情中炭疽杆菌的检出率同实验室检测技术、送检标本的质量和及时性有密切关系。 马韶辉 汪春翔 葛华关键词:疫情 炭疽芽孢杆菌 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