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津津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意象
  • 1篇英语
  • 1篇欲望
  • 1篇知识
  • 1篇殖民主义
  • 1篇诗歌
  • 1篇女性
  • 1篇女性诗
  • 1篇女性诗歌
  • 1篇自我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多样
  • 1篇文化多样性
  • 1篇文化交流
  • 1篇灵感
  • 1篇教育
  • 1篇镜子
  • 1篇镜子意象
  • 1篇跨文化

机构

  • 3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哈德斯菲尔德...

作者

  • 3篇陈津津
  • 1篇丁力
  • 1篇庄艳

传媒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英语女性诗歌中的镜子意象
2016年
本研究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英语女性诗歌中出现的镜子意象进行考察。研究显示,使用英语进行创作的女性诗人不仅通过镜子意象反射美丽大自然,更通过镜子意象来书写她们对女性命运、女性心理成长、感情欲望与创作灵感等方面的思考,具有显著的自我关照性,体现了英语女性诗人对自我、主体和存在的强烈认知欲望。女性诗人以诗为镜,真实反映女性的人格心理、生存状态和生命历史。
陈津津
关键词:英语女性诗歌镜子意象自我欲望灵感
为了不朽而创作的困境——菲利普·拉金新解续篇
2013年
由于将创作作为追求不朽的唯一方式,拉金不得不面对诸多人生困境的考验。追求不朽的写作目的决定了拉金面对这些困境时最终的坚持。拉金的系列诗歌表达了他面对这些人生困境时内心的痛苦挣扎与最终的坚持,有关于"蛤蟆"("Toads")工作的咏叹,有对"独处"的辩护,有关于性徒劳感的诉说,有对"无后"的叹息。结合拉金的传记资料,本文将对以上系列诗歌进行详细的解读。
陈津津
关键词:菲利普·拉金不朽
谁在国际教育中学习成长——“知识殖民主义”抑或跨文化交流
2013年
在国际教育中,如何促进教师创造性地理解教和学是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全球化鼓励学生流动,导致许多国家的大量学生求学海外。由此,使用第二语言以及在不同学术文化环境下学习所带来的挑战,迫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有必要重新审视和评估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对一个有丰富国际教学经验的英国大学教师团队的调查和访谈,展示他们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适应中国的学生学习英国课程,找寻他们在创造具有包容性的教与学的环境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如何发展教师互动和专业认同的情况。
琳.赫尔安.哈瑞斯丁力庄艳陈津津
关键词: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文化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