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突发性聋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15年
-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全世界发病率约为每年5/10万-20/10万[1]。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突发性聋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3]。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探讨突发性聋愈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报告如下。
- 陈丽红吕艳伟杨启菁李文军
- 关键词:突发性聋复发耳鼻咽喉科高危因素发病率患病率
- 2013-2019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者HIV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了解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及趋势、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9年医院就诊者HIV检测结果。结果2013-2019年共检测HIV 462505人次,初筛阳性498例(0.11%),确证阳性181例(0.04%);各年确证阳性率依次为0.02%(10/47291)、0.04%(22/61383)、0.05%(32/65238)、0.05%(33/69150)、0.04%(28/65488)、0.05%(36/74501)、0.03%(20/79454),2013-2018年呈增长趋势(χ^(2)趋势=4.036,P趋势<0.05),2019年较2018年略下降(χ^(2)=5.667,P<0.05)。HIV确证阳性者以男性(86.19%)、21~40岁(64.09%)、高中及以下学历(64.64%)、家务及待业(40.33%)为主。性行为感染占93.92%,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占44.75%。检出科室广泛,术前检测和皮肤性病门诊发现HIV感染者占到阳性样本的64.09%和17.13%。结论医院就诊者中HIV确证阳性率呈整体升高趋势,男性、21~40岁、低学历、家务及待业者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在重点人群筛查基础上强化HIV检测常规化,通过术前检测等环节发现更多隐匿的无症状感染者。
- 杨琳任燕陈丽红刘爽单娇陈辉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 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5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对照组男55例,女5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经10 d治疗后评定两组血运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降低患部皮缘坏死,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丽红杨启菁刘洪波
- 关键词:跟骨骨折术后高压氧血运障碍
- 骨科病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被引量:2
- 2020年
-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骨科病房实施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应急预案建立、人员培训、防护物资储备、患者入院前评估、患者风险分级管理、人员分级防护、环境消毒、医疗废物管理等。现针对感染防控期间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普通病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借鉴。
- 任燕李红陈丽红杨琳陈辉
- 关键词:冠状病毒骨科病房
- 高压氧辅助治疗pilon骨折术后愈合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辅助治疗Pilon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术后1d高压氧(高压氧1)、5d(高压氧2)治疗组及常规组,每组60人。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治疗,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1d.5d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问、骨折线模糊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高压氧1组和2组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平均骨折线模糊时间和平均骨折线消失时间分别为(5.2±0.8)d、(8.1±0.6)d、(2.9±0.4)个月和(13.4±0.6)个月、(7.2±0.9)d、(9.5±0.5)d、(3.1±0.5)个月和(13.8±0.4)个月,明显优于常规组[(10.0±1.3)d、(10.9±0.6)d、(3.8±0.5)个月和(15.6±0.6)个月](P〈0.01),高压氧1组优于高压氧2组(P〈0.01)。结论Pilon骨折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伤口和骨骼早日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数据显示选择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更佳。
- 陈丽红杨启菁刘洪波吕艳伟
- 关键词:高压氧
- 高压氧综合治疗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67例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的早期诊断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气性坏疽患儿67例,经急诊手术治疗后即采用高压氧治疗,每日两次,7次疗法,压力0.8~0.25 MPa,并配合抗炎、每日换药及对症处理.结果 67例患儿经HBO治疗后,复查梭状芽胞杆菌1日转阴率96.92%,2日转阴率100%.13例未行再次截肢,54例肢体保存,未发生继发、交叉感染和扩散.伤口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小儿外伤后气性坏疽早期症状、体症不典型,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抓住最佳时机,及早诊疗.合理、有效的高压氧抢救性治疗方案,配合手术、抗炎、换药等综合治疗,能最大限度缩小组织坏死范围,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存肢体,降低截肢率,提高生存率及治愈率.
- 陈丽红杨启菁吕艳伟杨征
- 关键词:高压氧外伤气性坏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