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波

作品数:11 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4篇术后
  • 3篇骨干骨折
  • 3篇股骨
  • 3篇固定术
  • 3篇复位
  • 2篇远端
  • 2篇远端骨折
  • 2篇整复
  • 2篇植骨
  • 2篇肱骨
  • 2篇肱骨干
  • 2篇肱骨干骨折
  • 2篇内固定
  • 2篇坏死
  • 2篇高压氧
  • 2篇骨折术后
  • 2篇关节
  • 2篇闭合复位
  • 2篇闭合整复

机构

  • 1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北京创伤骨科...

作者

  • 11篇刘洪波
  • 6篇王满宜
  • 5篇张伯松
  • 3篇吴新宝
  • 3篇蒋协远
  • 2篇杨启菁
  • 2篇陈丽红
  • 2篇毛玉江
  • 2篇周力
  • 2篇刘德全
  • 2篇危杰
  • 2篇高志强
  • 2篇李庭
  • 2篇米萌
  • 1篇刘国会
  • 1篇龚晓峰
  • 1篇陈云丰
  • 1篇东靖明
  • 1篇李嫚
  • 1篇柴益民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运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疗效。方法共选取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局部血运障碍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男5例,女7例;年龄1762岁,平均39.5岁。对照组男55例,女5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经10 d治疗后评定两组血运障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分别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促进受损组织愈合,有效预防降低患部皮缘坏死,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丽红杨启菁刘洪波
关键词:跟骨骨折术后高压氧血运障碍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 比较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一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1995年3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8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男63例,女23例;年龄15~66岁,平均34.0岁.根据对桡神经损伤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一期桡神经探查(A组)52例,一期保守治疗(B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及恢复率.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6~103个月(平均31.2个月)随访.A组52例中有4例(7.7%)需二次手术;最终50例(96.2%)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1.9%)部分恢复,1例(1.9%)无恢复.B组34例中30例(88.2%)神经功能自发性恢复,4例(11.8%)需二期神经探查;最终33例(97.1%)神经功能完全恢复,1例(2.9%)部分恢复.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0,P=1.000).A组神经功能开始恢复时间及完全恢复时间平均分别为(5.3±4.1)、(14.7±8.2)周,B组分别为(4.5±3.9)、(11.6±8.7)周,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选择保守治疗与一期神经探查具有相当的神经功能恢复率,桡神经损伤不影响肱骨干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对闭合性肱骨干骨折合并的桡神经损伤采取保守治疗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刘洪波张伯松贺良王满宜蒋协远
关键词:桡神经肱骨骨折
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明确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清创术后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的可行性,了解在感染的环境条件下,开放松质骨植骨愈合的组织病理变化过程。方法新西兰白兔62只,制备双侧桡骨中段骨折,骨折端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感染性骨折模型,4周后经过X线片、病理、细菌培养来确定是否为感染。将确认为感染性骨折的47只兔,一侧桡骨行清创术并制造长度为1cm骨折端骨缺损,一期行自体松质骨植骨,伤口开放不闭合。另一侧桡骨不植骨为对照组。于第3、7天,第2、4、6、8、10、12周摄X线片,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学变化。术后14周处死剩余兔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植骨术后第3、7天病理示绝大部分植骨条坏死。2周显示有新生骨痂生长。4周骨折愈合率:植骨组为20%,对照组为7%。6周骨愈合率分别为60%和20%。8~12周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7%和67%。组织病理学显示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均可见缺损部位的炎症灶内有新骨形成和对松质骨条的替代过程。感染率:植骨组为13%,对照组为7%。骨痂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一期开放植骨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刘德全张伯松刘洪波高志强龚晓峰毛玉江王满宜
关键词:松质骨植骨感染性骨缺损骨折
加速康复外科在创伤骨科无痛闭合整复桡骨远端骨折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比较麻醉与非麻醉下闭合手法复位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规范化麻醉下闭合整复的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就诊的18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自身意愿,72例患者采用初步建立的基于ERAS理念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规范化闭合整复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114例患者采用非麻醉下传统的闭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复位次数、肿胀程度评分、再手术率、石膏拆除时间、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的功能评分和Lidstr?m影像学评分。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8、83例患者,随访至骨折愈合;分别有51、78例患者完成整复后6个月随访。试验组与对照组复位次数分别为(1.1±0.1)、(1.6±0.1)次,再手术率分别为2.8%(2/72)和12.3%(14/114),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增加患肢肿胀,试验组与对照组复位后肿胀程度评分分别为(2.0±0.1)分和(2.6±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拆除石膏时间分别为(5.3±0.2)、(6.9±0.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PRWE功能评分分别为(23.4±1.0)、(30.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idstr?m影像学等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闭合复位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急诊无痛闭合整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将改善患者的疼痛体验,提高复位成功率,降低复位后再手术率,并能有助于患者尽早拆除石膏,更好地恢复患者骨折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
肖鸿鹄李庭米萌周力刘洪波高志强马若飞孙铂林李波吴新宝
关键词:桡骨骨折臂丛神经闭合复位
开窗减压植骨后应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经股骨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的手术方法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观察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采用经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的标准术式治疗的7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7±9.8)(15~38)岁。其中6例为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1例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单侧)。参照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标准: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结果随访1~12个月。7例患者术后外固定架耐受良好,未发生严重针道感染等并发症。其中1例患者术后6个月拆除外固定架,2例患者术后6个月通过调整外固定架恢复关节间隙,并于术后12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术前存在轻度至中度疼痛的6例患者术后疼痛均消失。7例患者均未见股骨头形态明显改变。3例患者术后12个月CT示坏死股骨头有一定修复。结论经股骨颈开窗、减压植骨后使用外固定架牵开髋关节间隙治疗年轻患者股骨头坏死可行,患者通常可以耐受外固定架带来的不适,治疗期间股骨头坏死均无进展。
毛玉江吴新宝黄雷周力伊辰刘洪波危杰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骨移植外固定器
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后骨折端的旋转对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索在手术中准确判断骨折端旋转移位程度的方法。方法1999年11月至2003年12月行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术的股骨干骨折患者110例,其中第1组62例,术中将伤侧足置于中立位固定骨折;第2组27例,将骨折固定在股骨前倾角为15度的位置上;第3组21例,术中根据健侧股骨前倾角调整伤侧股骨干骨折的旋转对位并固定骨折。术后第3天摄X光片并行CT检查测量双侧股骨前倾角,伤侧与健侧股骨前倾角的差值为骨折端旋转移位的程度。另取正常人11例行CT检查测量双侧股骨前倾角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前倾角最大值为26度,最小值为8度,其中左侧平均值为12.82度,右侧平均值为12.45度,两侧差值最大为7度。治疗组健侧股骨前倾角的均值为:14.67度,最大值为51度,最小值为24度。治疗组伤侧股骨前倾角的均值为14.27度,最大值为40度,最小值为23度。第1组及第2组中旋转移位<10度者占53和52%,而>20度者为19和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中,所有病例的旋转移位均<10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后近50%的骨折存在>10度的旋转移位。在手术中使用X线透视设备可以准确调整股骨干骨折的旋转对位。只有以健侧的股骨前倾角为标准来调整伤侧股骨的旋转对位才能达到骨折旋转复位标准。
张伯松刘洪波王雪松蒋协远危杰刘德全王满宜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固定术
肱骨干骨折术后旋转移位及其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肱骨干骨折术后旋转畸形的程度及其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肱骨干骨折病例(共45例)随机分成顺行髓内钉(IMN)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术后CT测量肱骨头后倾角变化以评价旋转畸形程度,肩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肩关节内外旋转肌力也分别被记录并分析。结果髓内钉组肩关节评分低于钢板组,髓内钉组的旋转移位程度明显大于钢板组,该组有27.2%的患者术后肱骨头后倾角变化超过20°,全部为骨折近端内旋移位畸形,而钢板组没有1例出现后倾角变化超过20°。旋转畸形与肩关节内外旋转范围显著相关,旋转畸形与肩关节内外旋肌力变化无明确关系。结论术后1年随访时IMN组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低于ORIF组,并且肩关节活动范围的丢失程度也较ORIF组大。IMN组的术后旋转畸形超过20°的病例高达27.2%,较大的旋转畸形可能导致肩关节继发退行性变。旋转畸形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范围。
刘洪波王呈王满宜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旋转畸形肩关节功能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桡骨远端骨折规范化无痛闭合整复与石膏固定方案优化的专家共识被引量:15
2020年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或是作为手术前的处理,闭合整复石膏固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指导下,规范的无痛闭合整复及石膏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应激,进一步优化此流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ERAS理念为指导,特制定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治疗此类骨折时提供指导。该共识适用于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李庭米萌刘洪波高志强肖鸿鹄周雁安贵生孙志坚黄强孙旭韩梦琪王京李蔷李嫚东靖明陈云丰方跃高鹏吴新宝蒋协远余斌柴益民张堃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桡骨远端骨折闭合整复石膏固定
开放性骨折患者外周血及伤口引流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开放性骨折患者外周血及伤口引流液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94例开放性骨折患者 ,分别于伤后第 1,3,7,14天取静脉血及术后 2 4~ 72h取伤口引流液 ,用ELISA方法测定其TNF -α含量。以 2 0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作为对照组。 结果  (1)开放性骨折病例伤后各时间段TNF -α值均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增高 (P <0 .0 1)。伤口引流液中TNF -α值与各时间段TNF -α值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 )在单纯开放性骨折组及多发伤开放性骨折组之间比较 ,发现第 14天TNF -α值分别为 (79± 2 2 )ng L和 (98± 34)ng L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乙、丙级愈合伤口的引流液中 ,TNF -α值较伤口甲级愈合组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结论  (1)TNF -α参与开放性骨折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 (2 )TNF -α值是监测开放性骨折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病程变化的良好指标。 (3)开放性骨折病例伤口引流液中TNF
张伯松翟桂华王满宜刘洪波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肿瘤坏死因子外周血伤口引流
高压氧辅助治疗pilon骨折术后愈合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辅助治疗Pilon骨折切开内固定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分为术后1d高压氧(高压氧1)、5d(高压氧2)治疗组及常规组,每组60人。常规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即用抗生素、扩血管药、抗凝药治疗,并行局部换药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1d.5d辅以高压氧治疗。观察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问、骨折线模糊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高压氧1组和2组软组织肿胀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平均骨折线模糊时间和平均骨折线消失时间分别为(5.2±0.8)d、(8.1±0.6)d、(2.9±0.4)个月和(13.4±0.6)个月、(7.2±0.9)d、(9.5±0.5)d、(3.1±0.5)个月和(13.8±0.4)个月,明显优于常规组[(10.0±1.3)d、(10.9±0.6)d、(3.8±0.5)个月和(15.6±0.6)个月](P〈0.01),高压氧1组优于高压氧2组(P〈0.01)。结论Pilon骨折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可促进伤口和骨骼早日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数据显示选择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效果更佳。
陈丽红杨启菁刘洪波吕艳伟
关键词:高压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