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亮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再发心绞痛,给予不同治疗方式(优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变化,以及评价CABG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2007-01-2012-12在本院CABG后近期复发心绞痛患者的入院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是否行介入手术,分为两组:第1组在优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桥血管或者原位血管介入治疗(PCI组),第2组给予优化药物治疗(ODT组)。3个月后随访心脏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PCI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红蛋白、肌酐、脑钠肽、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均低于O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水平是胸痛症状的相关因素(B:-3.991,S.E:1.940,Wals:4.231,P=0.04,OR:0.018,95%CI:0.000~0.828)。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心脏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水平的相关性,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较ODT显著降低心脏相关的不良因子水平;PCI总有效率优于ODT组;血红蛋白水平与临床胸痛症状有关;心脏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 邓玉婷张纯全刘玉昊许文亮王旭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神经内分泌
- 侧支循环对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病变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的心功能预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对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病变,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错过时间窗至少有1支或以上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10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照Rentrop分级法将102例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A组,Rentrop=2~3级,57例)和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B组,Rentrop=1~2级,45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改善情况。结果:PCI术后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PCI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较PCI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两组间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I术后3个月:两组LVEDD、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侧支循环对左心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择期行PCI术则可以明显改善具有良好侧支循环的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预后。
- 王世超武越张纯全刘玉昊邵一兵许文亮王旭
- 关键词:侧支循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左心室射血分数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与不良患者微循环阻力指数和心功能的比较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和不良的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以及心功能指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错过血运重建时间(〉12 h),15 d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34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6例,年龄31~82岁(63.0±12.4)岁。按照Rentrop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A组,Rentrop:2~3级,n=19)和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B组,Rentrop:0~1级,n=15)。所有入选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置入支架,后测定IMR,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比较,A组IMR降低,(32.0±7.6)vs.(2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PCI术后3个月较术前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CI术后3个月较术前LVE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PCI术后3个月LVEDD[(47.4±2.4)mm vs.(53.6±5.0)mm]增加,LVEF[(56.5±3.3)%vs.(46.1±8.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侧支分级与IMR呈负相关(r=-0.601,P〈0.001);IMR与PCI术后3个月的LVEDD呈正相关(r=0.842,P〈0.01),与PCI术后3个月的LVEF呈负相关(r=-0.830,P〈0.01)。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不良患者较良好患者更易出现微循环功能障碍,PCI后心功能更差。
- 王世超张纯全刘玉昊武越邵一兵许文亮王旭
- 关键词:侧支循环PCI心功能
- 特殊病例行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7例
- 2001年
- 回顾性分析 7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特殊病例 (包括足月妊娠、巨大右房、右位心阵发性室上速等 )行经皮球囊成形术的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成功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基本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 ,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表明特殊病例经严格筛选后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安全、有效 。
- 郭新贵徐文莉林宪如王旭许文亮王晏平赵新闻
- 关键词:特殊病例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
- 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目的 :评价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 95例 ,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行PBMV。A组 2 7例 ,房间隔穿刺采用左房影定位法 ;B组 68例 ,采用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 ,其余操作方法两组均相同。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手术时间 ,并观察术前、后两组间左房压力 (LAP)、二尖瓣跨瓣压差 (MPG)及二尖瓣口面积 (MVA)有无差别。结果 :两组术后LAP、MP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MVA较术前明显增加 ;术后LAP、MPG、M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 ,但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 ,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且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 。
- 徐文莉郭新贵林宪如王旭王晏平许文亮赵新闻
- 关键词:球囊成形术二尖瓣狭窄PB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