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昊

作品数:30 被引量:166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介入
  • 11篇动脉
  • 11篇介入治疗
  • 11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8篇室间隔
  • 8篇室间隔缺损
  • 8篇缺损
  • 8篇间隔缺损
  • 7篇心律
  • 7篇心律失常
  • 7篇术后
  • 5篇血管
  • 5篇手术
  • 4篇择期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 4篇膜部
  • 4篇膜部室间隔缺...
  • 4篇内科

机构

  • 17篇青岛市市立医...
  • 7篇青岛大学
  • 6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0篇刘玉昊
  • 14篇王旭
  • 12篇张纯全
  • 9篇邵一兵
  • 7篇惠波
  • 6篇许文亮
  • 6篇朱鲜阳
  • 5篇武越
  • 5篇盛晓棠
  • 5篇张端珍
  • 5篇侯传举
  • 5篇崔春生
  • 5篇韩秀敏
  • 5篇邓东安
  • 4篇张玉威
  • 4篇王晶
  • 3篇武越
  • 3篇韩伟
  • 3篇许文亮
  • 3篇王晶

传媒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沈阳部队医药
  • 2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晚,对照组行其他非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降低血脂、减缓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和预防脑血管疾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玉昊王晶王旭邵一兵许文亮惠波武越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力衰竭应用BiPAP呼吸机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的效应。方法:9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43例和B组(对照组,常规治疗)52例。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应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12~24小时,全部用鼻罩;B组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型利钠肽(BNP)、血气分析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显效率:BiPAP组69.8%,对照组46.2%,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BNP、血气分析,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iPAP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能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症状、血气结果及心功能,还能降低BNP。
惠波许文亮邵一兵王旭王燕刘玉昊刘虹张纯全徐莉
关键词:BIPAP呼吸机急性心衰心功能B型利钠肽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后(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再发心绞痛,给予不同治疗方式(优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变化,以及评价CABG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2007-01-2012-12在本院CABG后近期复发心绞痛患者的入院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是否行介入手术,分为两组:第1组在优化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桥血管或者原位血管介入治疗(PCI组),第2组给予优化药物治疗(ODT组)。3个月后随访心脏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心功能、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PCI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红蛋白、肌酐、脑钠肽、左室舒张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均低于O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红蛋白水平是胸痛症状的相关因素(B:-3.991,S.E:1.940,Wals:4.231,P=0.04,OR:0.018,95%CI:0.000~0.828)。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了解心脏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水平的相关性,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较ODT显著降低心脏相关的不良因子水平;PCI总有效率优于ODT组;血红蛋白水平与临床胸痛症状有关;心脏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邓玉婷张纯全刘玉昊许文亮王旭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神经内分泌
微循环阻力指数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预测价值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预测价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错过时间窗(〉12小时以上)半月以上仍有症状的34例患者,择期行PCI后,使用一根头端带有压力-温度传感器的冠状动脉导引导丝进行IMR测定。以IMR=25 U为界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微循环正常组(n=16),微循环异常组(n=18)。比较两组患者PIC术前及术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对两组间有差异的指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微循环异常组侧支循环不良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肌酐(C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B型脑钠肽(BNP)明显高于微循环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的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hs-CRP(OR=2.41,95%CI:1.145~5.074,P〈0.01)是影响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患者微循环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2)微循环正常组PCI术后3个月LVEF较术前明显增加,微循环异常组PCI术后3个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微循环阻力指数是一种表示微血管完整性的新型指数,能够提早且可靠地确定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择期行PCI后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2)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患者中,hs-CRP是预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异常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后hs-CRP高的患者即使是择期开通了闭塞血管,也会出现微循环障碍,提示预后不良。
王世超刘玉昊武越张纯全王旭
关键词:C反应蛋白质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特点及处理
2009年
惠波王旭王正忠邵一兵康维强何涛张纯全刘玉昊徐莉
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冠状血管造影术超声检查
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后早中期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膜部室间隔缺损治疗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预后。方法对比分析介入组(358例)住院中和出院时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并以出院时心电图改变为基础,对患者进行1、3、6和12个月连续随访;介入组随访到180例和介入组50例...
朱鲜阳刘玉昊韩秀敏侯传举盛晓棠张端珍崔春生全薇邓东安张玉威
关键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后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介入治疗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给予PCI近期的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变化。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44例,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23例,给予优化药物+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或者原位血管PCI,药物组21例,给予优化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抽静脉血及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各神经内分泌因素水平及心脏功能。结果与药物组比较,PCI组治疗后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2.70±0.31)μg/(L·h)vs(3.40±0.42)μg/(L·h),(155.32±11.70)ng/L vs(173.38±11.47)ng/L,(161.11±10.64)pmol/L vs(173.85±9.69)pmol/L,(2815.28±295.40)pmol/Lvs(3462.82±487.51)pmol/L,(532.81±115.32)pmol/Lvs(633.41±60.47)pmol/L,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P<0.01),LVEF显著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B型钠尿肽与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正相关,LVEF与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行PCI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优化药物治疗。
邓玉婷张纯全刘玉昊王旭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分流术心绞痛
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差异及近期预后的比较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差异及近期预后。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或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错过血运重建时间半月以上仍有症状的患者42例,根据Rentrop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A组,Rentrop 0-1级,17例)和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B组,Rentrop 2-3级,25例)。PCI术后采用压力导丝测定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的微循环阻力指数(IMR),PCI术后及术后3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A组患者IMR均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3±8.0比20.88±4.6,P〈0.001);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与IMR呈负相关(r=-0.671,P〈0.05)。(2)术后3个月LVEDd的变化值,A组平均为5.76 mm,B组平均为-0.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术后3个月LVEF的变化值,A组平均为-3.82%,B组平均为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与术后3个月LVEDd变化值呈负相关(r=-0.669,P〈0.001),与术后3个月LVEF变化值呈正相关(r=0.657,P〈0.001)。(5)IMR与术后3个月LVEDd变化值呈正相关(r=0.686,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LVEDd变化值=0.366×IMR-7.213;IMR与术后3个月LVEF变化值呈负相关(r=-0.664,P〈0.001),线性回归方程为:LVEF变化值=-0.554×IMR+15.812。结论侧支循环不良患者与侧支循环良好患者相比,更容易发生微循环功能受损,开通梗死区域相关血管,侧支循环良好、微循环功能良好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侧支循环不良、微循环功能受损的患者。
李萌玫邵一兵张纯全刘玉昊武越王旭
关键词:侧支循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被引量:18
2013年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患者多数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硬化或糖尿病肾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可预测心脑血管病,也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通过测量颈动脉IMT、斑块可间接反映冠心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范围和严重性,而颈动脉斑块面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颈动脉超声测算IMT、内中膜横切面积(IMCsA),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惠波武越许文亮刘玉昊王旭
关键词:糖尿病冠状动脉硬化颈总动脉超声检查
一种心血管内科检测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检测仪,包括心音收集器、脉搏检测腕带和整合箱,所述心音收集器和脉搏检测腕带通过导线与整合箱连接,所述心音收集器包括吸盘和吸囊,所述吸盘的顶端与吸盘底端连接,且吸盘和吸囊中间通过细孔连通,所述吸盘...
刘玉昊王晶路军惠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