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燕
- 作品数:70 被引量:33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极光激酶(aurora kinases A,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主要为癌旁癌前病变)组织样本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Aurora-A在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22例食管鳞癌组织以及它们的癌旁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urora-A基因在8对癌前病变组织和5对早期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urora-A基因在各细胞株(人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株及食管鳞癌细胞株)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urora-A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及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2%、27.6%、50.0%、71.2%和84.3%,其表达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递增。Aurora-A基因mRNA水平在8例癌前病变组织和5例早期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也明显高于其相应正常组织,其中病变组织存在Aurora-A显著性高表达的比率分别为75.0%(6/8)和60.0%(3/5)。与人食管上皮永生化细胞株相比,Aurora-A在ESCC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Aurora-A激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癌前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48,P=0.000),提示Aurora-A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望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韩旭薛丽燕沈笑程贤詹启敏童彤
- 乳腺癌易感基因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01例手术切除的T3期食管鳞癌患者癌与癌旁正常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采用,检验分析BRCA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以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BRCA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BRCA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8.6%(178/20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6.8%(74/201),P〈0.001]。BRCA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大体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组织中BRCA1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45.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9.6%,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RCA1蛋白强阳性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BRCA1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可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新的分子标志物。
- 杨怡轩薛丽燕董立佳付明詹启敏童彤
- 关键词:乳腺癌易感基因1食管肿瘤肿瘤鳞状细胞淋巴结肿瘤转移
- 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与转移、预后关系的研究
- 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是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因素,但T1b 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研究较少,且多数研究仅基于HE 染色进行识别,本研究利用广谱角蛋白(AE1/AE3)免疫组化...
- 刘林秀林华沈贵华吕宁薛丽燕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出芽预后
- Fas、Fas配体、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和突变型P53蛋白在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检测分析 Fas、Fas 配体(FasL)、Fas 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 8)和突变型 P53蛋白质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这5种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构建包含11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鳞癌与鳞状上皮组织中 Fas、FasL、FADD、caspase 8和突变型 P53蛋白质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Fas 在鳞癌组织中较正常鳞状上皮表达下降(阳性率分别为41.4%和95.7%,P<0.001)。FasL、FADD 在鳞癌组织(阳性率分别为76.7%和50%)较正常鳞状上皮(阳性率分别为39.7%和7.8%)表达上调(均 P<0.01)。caspase 8在正常鳞状上皮表层细胞呈阳性表达,而在鳞癌组织中全部阴性。突变型 P53蛋白质在正常鳞状上皮不表达,在鳞癌组织中呈弥漫表达(阳性率37.1%)。FADD 阳性者无病生存率较低(P=0.0028);而 Fas、FasL、caspase 8和突变型 P53蛋白质的表达均与无病生存率无明显关系(均 P>0.05)。结论 Fas、FasL、FADD、caspase 8和突变型 P53蛋白质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其中 FADD 可作为食管鳞癌的预后相关标志物。
- 薛丽燕任立群罗巍管向军邹霜梅郑闪毕蕊谢永强何祖根吕宁
- 关键词:脱噬作用
- 侵犯粘膜下层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
- 张默言薛丽燕臧若川薛奇赵亮李宁吕宁高树庚
- 头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82年至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28例头颈部 DFSP 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例行扩大切除(切除边界≥2.0 cm),17例行局部切除(切除边界<2.0 cm);24例行单纯手术切除,4例行术前或术后放疗,放疗剂量为40~65 Gy,同期行缺损修复的共18例。结果总体局部复发率为21.4%(6/28),11例行扩大切除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0/11),17例行局部切除的术后复发率35.3%(6/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行术前或术后放疗的局部复发率为0(0/4),单纯手术的局部复发率25.0%(6/2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总体5年生存率为88.9%;行扩大切除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100%,行局部切除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9.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3,P=0.047)。结论扩大切除可以降低头颈部 DFSP 术后的复发率,对于切缘不充分或切缘不净的 DFSP,行局部放疗可能有效。手术缺损较大时应行同期修复。
- 倪松徐震纲王晓雷刘绍严吕宁薛丽燕
- 关键词:皮肤纤维肉瘤头颈部肿瘤放射疗法
- 脐尿管神经内分泌癌1例被引量:5
- 2003年
- 薛丽燕吕宁
- 关键词:病理诊断病理检查活检腺癌
- 多种基因在胃上皮内瘤和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cadherin)、周期素D1(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在胃上皮内瘤演变为胃癌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34例胃黏膜慢性炎症、26例低级别胃上皮内瘤、21例高级别胃上皮内瘤、30例胃癌4组病变E-cadherin、CyclinD1、PCNA、P53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CyclinD1、PCNA、P53的表达在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herin、CyclinD1、PCNA、P53的异常表达在胃上皮内瘤发展至胃癌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其表达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袁文棋董丽娟王磊冯庆庚薛丽燕
- 关键词:胃肿瘤周期素D1增殖细胞核抗原P53
- 77例原发于胃粘膜组织相关淋巴瘤化放疗的治疗结果
- 目的总结我院原发于胃的粘膜组织相关淋巴瘤(MALT)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到2006年我院收治的原发于胃的 MALT。入组条件为病理证实 MALT、Ⅰ/Ⅱ期。符合条件的77例病人进入分析。Ⅰ期44例, Ⅱ期...
- 王淑莲薛丽燕金晶王维虎宋永文何小慧吕宁刘新帆余子豪李晔雄
- 文献传递
- 流式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免疫表型 (FCI)分析在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诠释恶性淋巴瘤亚群免疫表型和分类,以进一步确定该技术在常规临床病理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4年11月至2006年8月期间临床怀疑...
- 任立群薛丽燕毕蕊梁建明林冬梅马洁吕宁
- 关键词:淋巴瘤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型免疫组织化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