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娟 作品数:68 被引量:131 H指数:6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生物学 更多>>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Wnt5a/Nestin轴介导泡球蚴感染所致肝脏的再生修复机制研究 目的:自体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最后手段,然而大多数患者因余肝不足无法手术而失去生命。干细胞治疗在终末期肝病中具有修复促进再生作用,然而在泡型包虫病中研究... 毕晓娟关键词:泡球蚴 NESTIN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细粒棘球蚴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胞外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细粒棘球蚴(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ype Ⅱ receptor of Eg,EgTβRⅡ-E)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制备其特异性抗体。方法采集羊源Eg原头蚴,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EgTβRⅡ-E基因,构建pET28a-EgTβRⅡ-E原核表达载体,PCR、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的阳性质粒转入BL21E.coli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EgTβRⅡ-E融合蛋白表达并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结果成功构建pET28a-EgTβRⅡ-E原核表达载体,经0.6mmol/L IPTG诱导表达18ku的EgTβRⅡ-E融合蛋白。用融合蛋白免疫小鼠,获得高效价(1∶256 000抗血清)。结论制备的EgTβRⅡ-E融合蛋白具有抗原性,免疫小鼠获得高效价的抗血清,为研究EgTβRⅡ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李亮 李静 张传山 吕国栋 毕晓娟 林仁勇关键词:细粒棘球蚴 基因克隆 抗血清 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诱导 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取材灵活性及快捷性,对已掌握的培养技术及成骨诱导进一步探索性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法,探讨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特征以及多项分化潜能。方法:利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扩增,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29、CD44、CD45的表达。分别采用成骨诱导培养液和成脂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原代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96h贴壁,细胞形态为椭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8d时细胞呈长梭形并达到90%单层融合。经传代扩增,细胞进一步纯化,细胞形态为均一的长梭形并呈漩涡状排列,而且生长速率加快。流式细胞检测CD29、CD44阳性率分别为95.7%和65.7%。不同诱导剂定向诱导后,经油红O、茜素红S、碱性磷酸酶染色、免疫组织化学Ι型胶原酶鉴定,P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向脂肪细胞及成骨细胞分化。结果表明,通过贴壁筛选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并保持稳定的表型特征及多向分化潜能。 史筱璐 段礼府 马艳 毕晓娟 刘立中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成骨诱导 脂肪细胞 干细胞 两步法分离和培养人羊水来源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8 2009年 背景:目前对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技术大多是建立在对细胞表面标记识别的基础之上,包括单抗贴壁铺展法、流式细胞分选法、免疫磁珠分选法等,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目的:观察两步法分离和培养人羊水来源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8-03/2009-03在新疆医科大学干细胞研究室完成。材料:10例羊水标本来自怀孕16~22周行产前诊断或自愿引产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取得20~40mL羊水。方法:采用改进的两步培养法分离和培养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首先同一步法将羊水标本离心、接种、培养至出现梭形细胞为主、类成纤维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集落。然后将上清培养液转移至新的25cm2培养瓶中继续培养,至出现梭形细胞为主、类成纤维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集落且达70%汇合后消化,改用α-MEM培养基,同样添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接种培养,记为第1代。主要观察指标:①原代及传代羊水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②羊水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核型、细胞周期、生长曲线和集落形成能力测定。③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表面抗原和细胞因子。结果:实验成功分离、培养和传代人羊水间充质干细胞。①孕中期羊水细胞原代培养平均7d可见散在的梭形细胞为主、类成纤维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集落;传代细胞在12h内完全贴壁,经过一两天潜伏期后增殖迅速,培养六七天可达90%融合,细胞排列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漩涡状、辐射状排列,细胞为长梭形,相互之间界限不清。②两种方法得到的羊水间充质干细胞染色体核型为正常二倍体核型;生长曲线均呈S形,但两步法在第(6.1±0.5)天就达到高峰,显著快于一步法第(7.2±0.6)天(P=0.03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两步法羊水P3细胞S期细胞占(14±2.3)%,显著多于一步法(9.0±1.4)%(P=0 冯建勋 腊晓林 马艳 毕晓娟 温浩关键词:羊水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OCT-4 分阶段添加细胞诱导因子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内耳毛细胞 2014年 背景:感音神经性耳聋主要是由内耳毛细胞的缺失或受损造成,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再生修复内耳毛细胞是治疗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体外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至第3代,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分阶段加入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全反式维甲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观察诱导分化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呈梭形,漩涡状贴壁生长,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CD29与CD44表达呈现阳性,CD34与CD45表达呈现阴性。应用细胞因子诱导后细胞早期nestin和GFAP表达阳性,继续诱导10 d后表达毛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yosinⅦa和Math1,说明细胞因子可定向诱导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内耳毛细胞分化。 王晓燕 李兵兵 张恩峰 毕晓娟 刘立中关键词: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毛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耳聋模型修复听力的作用 2014年 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是否是治疗因毛细胞退化、缺失所造成的感音神经性聋的福音呢?目的:探讨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耳蜗鼓阶途径植入感音神经性耳聋动物模型后对听力的修复作用。方法:庆大霉素腹腔注射建立豚鼠感音神经性耳聋动物模型,耳蜗鼓阶途径植入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植入后1,3周检测听性脑干反应,观察植入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后耳聋动物听力的变化;并追踪EDU标记的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耳蜗内的迁移及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植入后1周及3周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听力较移植前逐渐好转。植入细胞后1周,细胞大多分布在外淋巴液中,部分迁移至耳蜗柯蒂器贴附于基底膜上,植入细胞后3周,细胞不仅迁移并贴附在Corti器基底膜发挥作用,而且部分迁移到蜗神经,植入时间越长,存活细胞越少。结果表明豚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耳蜗鼓阶途径微孔植入,可以定向迁移并存活最终达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王晓燕 吉彬 李兵兵 毕晓娟 刘立中关键词:间质干细胞 耳蜗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感音神经性耳聋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一种FH535作为促进ADSCs向肝细胞分化药物的应用 FH535作为促进ADSCs向肝细胞分化药物的应用。FH535抑制了ADSCs的β‑catenin、p‑β‑catenin、GSK‑3β、p‑GSK‑3β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ADSCs向肝细胞分化。 林仁勇 刘辉 毕晓娟 杨宁 吕国栋 张雪 房彬彬 李亮 孙立 楚瑨加强动物实验改革对外科临床操作技能教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强化动物实验改革对外科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为外科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校2008—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每级两个班共16个班为研究对象,2008—2011年8个班共420人设为对照组,用家兔培训学生的外科实践技能操作。2012—2015年8个教学班共415人设为观察组,用狗培训学生的外科实践技能操作。将阑尾切除、修补胃穿孔、吻合肠管离断依次在同一只动物身上完成,评估并记录学生成绩。结果采用狗进行外科技能培训的观察组学生,其基本四项操作的合格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综合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狗进行外科临床技能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成绩,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郭晨明 毕晓娟 耿贝贝 贾尔肯阿依.阿不都拉依 穆开热姆.斯坎旦 迪丽米娜.伊拉木 郭丽英 付明刚关键词:动物实验 外科 预诱导与全反式维甲酸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2009年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但目前培养的方法尚不统一。目的:采用预诱导与全反式维甲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为培养体系,拟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12/2008-06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干细胞室完成。材料:清洁级雄性SD大鼠2只,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试验中心提供。方法: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经反复传代细胞逐渐纯化。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按8×107L-1密度接种后,改换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μg/L表皮生长因子的神经干细胞培养体系进行预诱导,48h后去除预诱导液,加入含10μg/L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的神经干细胞培养体系定向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以未诱导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诱导后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巢蛋白阳性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代骨髓基质干细胞CD29,CD44表达率分别为97.1%,99%,CD45表达率为0.5%,CD34呈阴性表达。预诱导48h后巢蛋白阳性率为24%,而对照组仅为4.6%。诱导48h后,巢蛋白染色呈阳性,并可见大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出现;对照组均呈阴性表达。结论:神经干细胞培养体系联合全反式维甲酸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可在体外高效、稳定地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并进一步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贾丛康 江明 杨新玲 马艳 毕晓娟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干细胞联合体外自组装IKVAV纳米纤维凝胶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联合自组装IKVAV纳米纤维凝胶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方法SD大鼠230只,随机分为凝胶治疗组、NSC治疗组、NSC联合自组装IKVAV纳米纤维凝胶移植治疗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第1、3、5、7、14、28、56、92天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观察各组脊髓的修复情况。结果不同治疗方式其BBB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第3天BBB评分为(1.6±0.6)分,优于其他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移植组大鼠损伤脊髓GFAP表达低于其余各组(除假手术组),NF-200表达均高于其他治疗组(除假手术组)。联合移植组BDNF和NGF的表达较其他治疗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KVAV纳米纤维凝胶、NSC及NSC联合自组装IKVAV纳米纤维凝胶移植均有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NSC联合自组装IKVAV纳米纤维凝胶移植更有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的作用。 阚瑞 涂来勇 杨明坤 徐韬 马艳 毕晓娟 盛伟斌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IKV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