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加明

作品数:36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胶质
  • 11篇胶质瘤
  • 9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干细胞
  • 8篇蛋白
  • 7篇切除
  • 7篇肿瘤干细胞
  • 7篇脑肿瘤
  • 7篇脑肿瘤干细胞
  • 5篇血管
  • 5篇增殖
  • 5篇帕金森
  • 5篇帕金森病
  • 5篇脑胶质瘤
  • 5篇病理
  • 4篇蛋白酶
  • 4篇蛋白酶体
  • 4篇蛋白酶体抑制...
  • 4篇增殖活性

机构

  • 18篇安徽医科大学...
  • 16篇安徽省立医院
  • 6篇安徽省脑立体...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梅加明
  • 34篇牛朝诗
  • 19篇傅先明
  • 12篇高歌
  • 10篇丁宛海
  • 10篇董永飞
  • 8篇李明武
  • 8篇计颖
  • 7篇汪业汉
  • 5篇陈建民
  • 5篇凌士营
  • 5篇钱若兵
  • 5篇倪永丰
  • 4篇费小瑞
  • 4篇王昌新
  • 4篇刘影
  • 4篇魏祥品
  • 4篇张俊
  • 3篇刘向
  • 3篇韩晓鹏

传媒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中国抗癌协会...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第二届中国医...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昆虫细胞中重组表达保守性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蛋白
2011年
保守性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CDNF)是一类新型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对帕金森病(PD)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们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诱导表达出重组CDNF蛋白。
张俊牛朝诗梅加明汤深凤李静
关键词: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能BAC保守性F蛋白
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治疗难治性颞叶癫痫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接受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手术前和手术后3、6月进行认知神经心理学测评以了解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19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接受了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术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1例有一过性的言语障碍,2例有一过性的欣快等精神症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特别是智力、注意力、记忆功能障碍),前颞叶和海马切除手术没有加重认知功能障碍,在手术后6月一些认知功能反而有改善的趋势。结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采用前颞叶和海马切除能治愈或减少颞叶癫痫发作,并且对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牛朝诗韩晓鹏刘向喻廉梅加明汪业汉
关键词:颞叶癫痫前颞叶海马
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活性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标记物Ki-67与脑肿瘤干细胞(BTSCs)标记物CD133、Nestin在60例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TSCs的增殖活性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Nestin和Ki-67在60例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Ki-67、CD133和Nestin之间的共表达情况。计算两种方法中CD133+细胞、Nestin+细胞和Ki-67+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并将Ki-67+细胞与CD133+细胞、Nestin+细胞和肿瘤病理分级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按照WHO 2000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级标准所有标本分为Ⅱ级18例,Ⅲ级23例,Ⅳ级19例,在不同的病理级别组中,CD133+、Nestin+和Ki-67+细胞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并且免疫荧光双染相比免疫组化单染更能代表BTSCs的增殖活性研究。在免疫荧光共表达中,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CD133+/Ki-67+细胞(F=30.668,P=0.000)或Nestin+/Ki-67+细胞(F=15.316,P=0.000)的百分比差异都有显著性,并且同时均与CD133+/Nestin+BTSCs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Ki-67+指标与肿瘤级别成正相关,可以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同时与BTSCs标记物CD133、Nestin的表达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免疫荧光双染得出的BTSCs的增殖活性与病理级别的相关性研究更有统计学意义。
李明武牛朝诗董永飞高歌梅加明傅先明
关键词:胶质瘤KI-67脑肿瘤干细胞免疫组化
大脑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束成像与临床体征的对比分析
2010年
目的:对比分析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纤维束成像与患者的临床体征,探究皮质脊髓束纤维束成像的精确性。方法:2006年8月~2008年9月,16例脑深部占位术后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患者,术前行常规磁共振序列及DTI序列扫描。在FA图上,以一侧大脑脚为种子兴趣区(ROI)以及同侧的内囊后肢为第二兴趣区,FA阈值设置为0.2,采用连续追踪法对双侧的大脑皮质脊髓束进行重建,分析其走行及完整性,对患侧皮质脊髓束的状态进行评估,并与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大脑胶质瘤相毗邻皮质脊髓束的纤维束成像分析发现:皮质脊髓束仅有移位的3例;受浸润9例;完全破坏4例。皮质脊髓束移位3例,患者对侧肢体肌力均正常或者轻度的下降。皮质脊髓束受浸润9例,其中对侧上肢轻度偏瘫2例,中度偏瘫4例,重度偏瘫3例;对侧下肢轻度偏瘫4例,中度偏瘫3例,重度偏瘫2例。皮质脊髓束破坏4例,对侧上下肢肌力均重度偏瘫。结论: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皮质脊髓束状态的改变,可用于临床手术计划系统的制定。
王昌新费小瑞刘影梅加明高歌牛朝诗
关键词:胶质瘤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行为学退行性改变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的帕金森病(PD)行为学退行性变化,探索其发病机制。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立体定向注射到实验组大鼠左侧黑质致密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1、3、5、7、9、11、14、18和21d,追踪观察大鼠自主行为和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变化;开野实验观察大鼠自发运动行为改变。结果实验组给药后,随着时间推移大鼠开始出现渐进性自发性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对外界刺激不自主竖毛、震颤;阿扑吗啡诱导的向健侧旋转运动逐渐增多。开野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自发运动行为出现渐进性异常改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单侧黑质致密部微量注射诱导的大鼠行为学呈渐进性发展,符合PD发病过程,说明蛋白酶体功能下降可能在PD发病机制起重要作用。
梅加明牛朝诗陈建民倪永丰
关键词:帕金森病蛋白酶抑制药
功能性磁共振导航结合皮质电极描记切除功能区及其附近的癫癎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利用fMRI导航结合皮质电极描记切除功能区及其附近癫癎灶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癫癎灶起源于功能区及其附近的癫癎病人的手术经验。病人术前发作频率(2.63±1.68)次/月。术前利用fMRI检查确定功能区位置并与导航图像进行融合,术中使用皮质电极描记标记出癫癎波的位置,通过导航系统了解功能区与癫癎波起源的关系。在保留功能区皮质的基础上,将病灶和癫癎波起源处皮质切除,而位于功能区皮质上的癫癎波起源处则给予小功率皮质热灼。结果皮质发育不全8例,灰质异位症2例,脑外伤后局部皮质软化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癫癎发作完全消失9例,术后3~6d内发作1次2例,随后未再出现癫癎发作。术后未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的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脑电图显示基本正常。结论fMRI导航结合皮质电极描记切除起源于功能区及其附近的癫癎灶是一种微侵袭的手术方法,在切除癫癎灶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区的神经功能。
钱若兵傅先明魏祥品牛朝诗刘向梅加明韩晓鹏汪业汉
关键词:癫痫大脑皮质
脑胶质瘤DTI成像与肿瘤侵袭性的分子病理相关性研究
牛朝诗费小瑞王昌新梅加明刘影丁宛海吴晓鸣计颖丁敏高歌凌士营傅先明
该项目主要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微观病理学上定量分析胶质瘤细胞对白质纤维束浸润和破坏的程度,为术前在影像学上评估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病理级别提供依据;在宏观上显示胶质瘤毗邻纤维束的状态(推移、浸润或破坏),指导...
关键词:
关键词: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学手术治疗
脑肿瘤干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TSC)增殖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TSC标记物CD133、增殖细胞核标记物Ki-67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CD133/Ki-67和CD133/CD31的共表达情况;并对BTSC的增殖活性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低级别胶质瘤中,CD133、CD31和Ki-67的阳性表达较少;而在高级别胶质瘤中,CD133、CD31和Ki-67阳性表达明显增加。免疫荧光双染显示:随着胶质瘤级别升高,CD133/Ki-67共表达明显增加,且可见CD133/CD31共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在胶质瘤组织中,Ki-67、CD31表达均与CD133表达呈正相关(r1=0.758,P1=0.000;r2=0.439,P2=0.000),Ki-67与CD31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3=0.816,P3=0.000)。结论 BTSC与微血管联系密切,不仅在区域分布上围绕微血管增殖分化,并且在功能上与微血管相互促进和依赖。
李明武牛朝诗高歌董永飞梅加明李静傅先明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微血管密度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200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proteasome)功能下降在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模型大鼠脑内黑质部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是否参与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d组、3d组、1周组、3周组),每组6只。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立体定向注射至大鼠黑质部位,记录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行为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不同时间点组(1d、3d,1周、3周)大鼠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iNOS变化。结果Lactacystin注射1周后大鼠开始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阿朴吗啡可诱导出旋转行为;3周后,30min旋转次数为258.90±11.56;实验3周组黑质部位TH阳性细胞减少。1d后iN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3d时达高峰,1周后开始下降,3周时基本消失。结论蛋白酶体功能下降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始动因素,而iNOS上调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重要过程。
曹刘牛朝诗梅加明潘琪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药多巴胺一氧化氮合酶黑质
海马头部脑膜血管瘤病一例
2010年
患者女,20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伴神志不清半年”于2008年7月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清晨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抽搐,发作时神志不清,持续约2—3min,症状缓解后出现逆行性遗忘。约6个月后再次发作。患者一堂弟有癫痫史。
梅加明钱若兵牛朝诗魏祥品傅先明何世发汪业汉
关键词:脑膜血管瘤病发作性抽搐海马神志不清逆行性遗忘发作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