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睡眠
  • 6篇睡眠结构
  • 4篇多导睡眠图
  • 4篇睡病
  • 4篇发作性
  • 4篇发作性睡病
  • 3篇事件相关电位
  • 3篇听觉
  • 3篇癫痫
  • 3篇癫痫患者
  • 3篇相关电位
  • 2篇眩晕
  • 2篇夜间睡眠
  • 2篇诱发电位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听觉诱发
  • 2篇听觉诱发电位
  • 2篇帕金森

机构

  • 17篇福建省级机关...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林芳
  • 15篇季晓林
  • 9篇叶华
  • 9篇严金柱
  • 7篇吴美娜
  • 5篇王小勇
  • 3篇林细康
  • 1篇郑翠红

传媒

  • 5篇癫痫与神经电...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导睡眠图的抗癫痫发作药物与偏侧化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
2023年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PSG)探讨抗癫痫发作药物(ASM)及偏侧化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门诊或病房治疗的癫痫患者75例,其中32例服用ASM、43例未服用ASM,对两组患者进行PSG(含视频及16个导联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并对两组患者单、双侧IED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的不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癫痫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未服药癫痫组[95(94,96)%vs 94(93,95)%],在未服药癫痫组中,单、双侧IED组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药癫痫组中,单侧IED组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比例(N1%)[(21.48±15.61)%vs(12.06±6.55%)]、觉醒指数[12.9(7.75,18.3)次/h vs 8.8(6.5,10.9)次/h]均高于双侧I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M对IED患者的睡眠结构影响不大,服药癫痫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未服药癫痫组。服用ASM的患者单侧IED对睡眠期各结构的影响更大,主要表现为N1%及觉醒指数增高。
王思航吴美娜吴桑茹林芳季晓林严金柱
关键词:癫痫多导睡眠图睡眠结构
联合BAEP及PVEP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探讨(附69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DM)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变化,了解联合BAEP及PVEP检查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2型DM患者进行BAEP及PVEP检测,并与50例正常同龄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DM患者的BAEP各波PL和IPL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DM患者P100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2)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两项检查的异常率逐渐升高。(3)DM患者的BAEP和PVEP阳性检测率一致,合并检测两项,可明显提高阳性检测率(82.6%)。结论联合BA-EP及PVEP检查可作为DM患者神经受损的客观指标,并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林芳季晓林叶华
关键词:糖尿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糖尿病神经病变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吴美娜林芳王小勇陈海泓季晓林严金柱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睡眠下丘脑
帕金森病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2011年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为病理特征,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主要有四大症状:静止性震颤、强直、动作缓慢及姿势协调性障碍等。同时还发现PD存在认知功能下降、情绪障碍等非运动症状。有研究报道超过80%的PD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改变,
林芳季晓林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痴呆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31例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儿童患者,其中11例诊断为1型发作性睡病,20例2型发作性睡病。同期收集20例有日间嗜睡主诉但排除相关睡...
吴美娜林芳季晓林叶华王小勇陈海泓严金柱
文献传递
31例发作性睡病患儿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儿童患者,其中11例诊断为1型发作性睡病,20例为2型发作性睡病。同期收集20例有日间嗜睡主诉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患者。使用多项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h)连续包括16道脑电图的视频多项睡眠监测(video-polysomnography,PSG)及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发作性睡病人睡潜伏期缩短[(7.92±5.73)min vs(20.62±20.89)min,P<0.05],非快速眼球运动(non 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1期比例(N1%)增多(14.53±7.13vs10.12±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型发作性睡病比较,2型发作性睡病的入睡后觉醒时间(wake time after sleep onset,WASO)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减少(7.79±8.62vs18.15±10.19,P<0.05),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9.92±67.01)rain vs(93.50±106.61)min,P<0.05]。结论:发作性睡病患儿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
吴美娜林芳季晓林叶华王小勇陈海泓严金柱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11例诊断为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和同期20例有日间嗜睡主诉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
吴美娜林芳王小勇陈海泓季晓林严金柱
文献传递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老年痴呆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4年
叶华林芳季晓林
关键词: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老年性痴呆
BEAM和BAEP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D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由于该病神经系统检查无可靠体征,且又缺乏敏感性高的辅助检查手段,故临床上客观数据常显不足,近年研究表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VBI的诊断有一定帮助,但VBI的脑电地形图(BEAM)改变报道较少.本文报道40例临床诊断为VBI的BEAM及BAEP的检查结果,以探讨其对VBI的诊断价值.
林芳叶华季晓林
关键词:BAEPVBIBEAM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电地形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成人癫痫患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2018年
目的:使用多导睡眠图来研究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特征;探索癫痫活动与睡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的成人(年龄≥16岁)癫痫患者和58例正常对照的含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图,分别以性别、发作类型对癫痫组进行分组,进一步分析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男女性癫痫组、不同发作类型癫痫组的各项睡眠结构参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患者的WASO(16.90±14.32 VS 53.95±60.08,P<0.05)%、睡眠周期次数减少(3.65±1.40 VS 4.19±1.25,P<0.05)。2)与女性癫痫患者比较,男性癫痫患者的BMI(24.04±2.86 VS 20.08±3.01,P<0.05)、总觉醒时间(121.63±74.73 VS 77.26±59.47,P<0.05)、WASO(19.43±15.12 VS 12.24±11.71,P<0.05)%、AHI增加(15.25±20.09 VS7.93±16.35,P<0.05),睡眠效率下降(76.43±15.58 VS 84.98±11.84,P<0.05),N3睡眠期比例减少(11.57±8.79 VS16.04±6.76,P<0.05)。3)与全面性起源癫痫患者比较,局灶性起源癫痫患者的年龄较大(49.93±21.94 VS 33.25±14.42,P<0.05),夜间癫痫活动较多(76.2%VS 33.3%,P<0.05)。4)癫痫患者的夜间癫痫发作均发生N1、N2睡眠期;IEDs在N1、N2、N3、REM睡眠期的分布分别为37.0%、40.7%、14.8%、7.4%。结论:1)男性癫痫患者更易出现睡眠结构紊乱。2)癫痫活动在NREM睡眠期较为活跃,而在REM睡眠期受到抑制。
严金柱庄小鹏季晓林林芳吴美娜王小勇陈海泓叶华林细康
关键词:癫痫多导睡眠图睡眠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