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5篇关节
  • 2篇药物注射
  • 2篇药物注射治疗
  • 2篇注射治疗
  • 2篇脱位
  • 2篇消炎药
  • 2篇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激素
  • 2篇股骨
  • 2篇关节脱位
  • 2篇非甾体
  • 2篇非甾体消炎药
  • 2篇钢板
  • 2篇钢板治疗
  • 1篇弹性内固定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动力髋螺钉固...

机构

  • 14篇天津市第五中...
  • 6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作者

  • 14篇杨杰
  • 11篇张殿英
  • 5篇陈玉宏
  • 5篇高翔
  • 4篇郁凯
  • 3篇杨剑
  • 2篇张晓萌
  • 2篇张一翀
  • 2篇王艳华
  • 1篇刘敏
  • 1篇董胜利
  • 1篇李秋林
  • 1篇赵晓涛
  • 1篇张英泽
  • 1篇刘敏
  • 1篇李哲

传媒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中华肩肘外科...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旧感染性Chopart损伤伴皮缺损骨外露分期治疗方法
目的 探讨分期手术治疗陈旧感染性Chopart损伤伴皮缺损骨外露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5例陈旧感染性Chopart损伤患者,均伴有皮缺损骨外露,男4例,女1例,年龄25~49岁,...
高翔陈玉宏杨杰张殿英
微型锚钉植入治疗锤指畸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①目的探讨微型骨锚钉在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修复中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对28例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患指,先用克氏针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过伸位,然后将微型骨锚钉(微型Anchor钉)植入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指伸肌腱附着处,再用锚尾部的4-0可吸收缝合线与撕脱的指伸肌腱缝合,重建止点。③结果 2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4.1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17例,良11例。术后X线片未见骨锚钉松动、脱落。④结论微型骨锚钉用于修复与重建指伸肌腱终腱,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可靠。
杨杰
关键词:指伸肌腱锤状指微型骨锚钉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2008年8月-2010年6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18例,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董胜利杨杰
关键词: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锁定钢板疗效观察跟骨切开复位
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目的 分析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9例足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25~59岁,平均37.6岁.全部患者均采用第1跖趾关...
高翔陈玉宏杨杰张殿英
超声引导下肩峰下间隙药物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两种药物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门诊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资料。为确保研究的随机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组患者注射曲安奈德40mg,非甾体抗炎药(NSAID)组患者注射氯诺昔康8mg,每例患者注射前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肩外展度数]的评估。对于有多个时间点数据的连续性结局(UCLA评分和外展度数),首先进行正态性、方差齐性、Mauchly的球形度检验,满足条件后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有52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其中41例获得完全随访。糖皮质激素组22例,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44.7±9.5)岁(范围:35-68岁),病变累及优势肩13例,注射超过1次4例;NSAID组19例,男性7例,女性12例,年龄(37.2±10.1)岁(范围:27-63岁),病变累及优势肩10例,注射超过1次1例。所有患者均于5min内完成注射。糖皮质激素组和NSAID组疼痛和肩关节功能评估结果:(1)VAS:与注射前[5.0(4.0-6.0)和5.0(4.0-6.0)]相比,治疗组在注射后60min[1.0(1.0-2.0)和I.0(1.0-2.0)]、6周[1.5(1.0-2.0)和1.0(1.0-2.0)]随访时疼痛明显减轻(X。47.293、41.173和45.174、40.113P值均〈0.01)。(2)UCLA评分:与注射前(20.5±1.8和21.0±2.3)相比,两组在6周(30.2±2.5和30.5±3.0)随访时UCLA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9.727,t=19.218,P〈0.01:MD=9.579.t=11.467,P〈0.01)。两组UCLA评分改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
郁凯张殿英杨剑刘敏杨杰谭利
关键词:肩撞击综合征激素类非甾体消炎药超声引导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对老年妇女髋部骨折风险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in C,Cys C)含量对老年妇女髋部骨折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女性髋部骨折65例为实验组,选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格检查的70例老年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Cys C水平及骨密度,比较实验组治疗前及治疗30d后血清Cys C水平及骨密度,并对血清Cys C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Cys C水平上升(P<0.05),骨密度上升(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其骨密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之间存在相关性,通过对血清Cys C水平的监测能够对是否存在髋部骨折进行风险预测。
杨杰郁凯杨剑谭利张殿英
关键词:CYS髋部骨折老年妇女
肩峰下间隙药物注射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疗效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比较曲安奈德、派瑞昔布钠肩峰下间隙注射治疗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9例确诊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激素组和非甾体消炎药(NSAID)组,激素组注射曲安奈德40mg,NSAID组注射派瑞昔布钠40mg,每位患者注射前后分别进行疼痛(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价(HSS评分、外展度)。结果 37例最终获得随访,3周后随访,两组患者活动度与疼痛均明显改善。肩关节HSS评分NSAID组和激素组注射后30min均明显优于注射前,3周随访时NSAID组优于注射前,激素组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肩关节外展,NSAID组和激素组注射后30min均明显优于注射前,3周随访时NSAID组优于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峰下注射激素和NSAID药物均有助于减轻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NSAID组肩关节活动度和HSS评分优于激素组。
郁凯杨剑刘敏杨杰杨人军张殿英
关键词:保守治疗非甾体消炎药激素
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隐匿性Lisfranc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2例进行随访,其中30例获得随访且资料完整,按损伤程度选择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分别采用拉力螺钉、骑缝钉、克氏针及微型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中探查Lisfranc韧带,发现损伤予以修复。[结果]本组患者获得6~40个月随访,平均25.3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总优良率96.7%。[结论]对于闭合性足部损伤的患者,如果患肢肿胀明显,存在广泛软组织损伤,一定要考虑是否合并有Lisfranc损伤,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及时的治疗可避免出现足弓塌陷、跖骨头下应力异常、慢性疼痛等后遗症。
高翔赵晓涛陈玉宏杨杰张殿英
关键词:LISFRANC损伤跖跗关节
科研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2023年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基于科学理论指导的技术可以为临床科研活动指明正确的方向,真正挖掘临床现象的本质。笔者基于骨科生物力学专业知识的储备和对日常事物的洞悉,针对股骨近端和肱骨近端分别提出了"杠杆重建平衡"理论和"悬臂-杠杆重建不稳定"理论,用于指导临床诊疗和康复。在此基础上结合脊柱生理、病理及损伤的相关研究,创新性探索了脊柱相关杠杆结构,以期发现脊柱内固定术后继发性损伤及退变的本质并提供预防措施。身边的事物为临床科研创新提供了素材,而坚实的理论创新研究将为医学研究的转化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晓萌杨杰刘海王艳华张一翀张立佳熊晨唐缪田张殿英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脊柱损伤
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24 mg加入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5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四肢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胫骨干、尺桡骨、股骨干、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
杨杰张殿英
关键词:注射用鹿瓜多肽接骨七厘片四肢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