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葛林
- 作品数:106 被引量:484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北京市犬狂犬病病原携带情况及免疫效果调查
- 2007年
- 沈光年韩磊梁明珍靳兴军徐葛林
- 关键词:免疫效果狂犬病病原登记注册强制免疫血清样品
- 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对老年痴呆模型细胞的影响
- 目的:探讨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对老年痴呆模型细胞的影响。结果: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抗β淀粉样蛋白(Aβ)单克隆抗体检测AD细胞模型小鼠神经瘤细胞中表达的APP前体蛋白中Aβ多肽;观测不同浓度抗Aβ单克隆抗体对AD...
- 周辉盛柏杨徐葛林严家新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文献传递
- 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的治疗
- 2008年
- 目的研究鼠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克隆抗体(单抗)2C、5C,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的治疗效果。方法用3个街毒代表株CQ92、HN06、GX-4分别感染Balb/c小鼠腓肠肌,30min后用2C、5C、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HRIG)进行治疗。结果2C、5C、HRIG对狂犬病街毒暴露后小鼠具有相近的保护率。结论鼠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活性单抗可用于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治疗。
- 汪霞唐建蓉吴杰郑新雄祝玉桃张智董关木张永振徐葛林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 人用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观察人用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武生欣宁)接种人体后的临床反应和免疫效果。方法40名健康者分别于0、3、7、14和28d接种疫苗,观察接种者副反应,并于接种后采血,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结果第1针和第2针接种后副反应率分别为2.5%和7.9%,后3针副反应率为0。免疫前抗体均为阴性,接种后第7天抗体阳转率为76%,第14天抗体水平GMT为9.42IU/ml,阳转率100%,第28天抗体水平GMT为9.83IU/ml,阳转率100%。结论人用冻干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反应轻微,效果良好。
- 郑新雄祝玉桃陈伟孙文邓化方黄仕和黄佐林曾令冰徐葛林
- 关键词:狂犬病安全性免疫效果
- 应用间接混合夹心酶免疫试验法检测人血清中狂犬病毒抗体被引量:8
- 1996年
- 本文利用狂犬病毒单抗,结合间接ELISA,建立了一种检测狂犬病毒抗体的间接混合夹心酶免疫试验法。以此方法检测60份人血清样品,与常规的小鼠中和试验法测得结果相比较,二者相关性显著(r=0.926)。实验证明,此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且省去了间接ELISA的抗原提纯等步骤,操作简单,适合于发展成为诊断试剂盒。
- 鲁晓知徐葛林朱家鸿肖鼎昌徐雯
- 关键词:狂犬病毒抗体检测狂犬病
- 我国近期分离的6株狂犬病病毒的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我国近期分离的6株代表性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的糖(G)蛋白基因序列,了解RV街毒株与疫苗株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水平的差异。方法对6个RV街毒株G基因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经纯化、克隆、测序后获得6条G基因全长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G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6个街毒株的G蛋白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7%-100%,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7.9%-100%;与CTN-181疫苗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86.7%-87.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2.7%~93.1%。结论6个RV街毒株的G蛋白在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上均有变异,但与CTN.181疫苗株关系最近,表明CTN-181疫苗株可能为我国境内流行的狂犬病提供良好的预防作用。
- 黄思佳解庭波吴杰王月季雅琦严家新徐葛林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类基因型DNA
- 狂犬病毒PV株N基因21 nt小干扰RNA对不同狂犬病毒毒株复制的交叉抑制作用
- 分别采用体外转录和RNA酶Ⅲ消化长片段双链RNA的方法制备了以8条以狂犬病毒(RV)PV株N基因作为靶基因的21nt小干扰RNA和RV-N基因小于扰RNA库,并证实不同21nt小干扰RNA均对狂犬病毒PV株产生了程度不同...
- 王继麟朱家鸿徐葛林
- 关键词:狂犬病毒小干扰RNA碱基错配靶基因
- 文献传递
- 单克隆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目前尚无成熟疫苗应用于临床。展开对RSV被动免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单克隆抗体成为深入研究和防治RSV感染的有力武器。本文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RSV感染的诊断。
- 陈晓琦曹涛王继麟徐葛林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免疫防治
- 细胞荧光转化灶单位实验体外滴定狂犬病病毒毒力方法的优化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用细胞荧光转化灶单位实验[Fluorescence Focus Units(FFU)Assay]替代小鼠50%致死量(50% Lethal Does,LD50)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毒力,优化、改进现有的检测方法 ,从而降低检测成本。方法将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3倍系列稀释后感染乳金黄地鼠肾细胞,通过荧光标记的抗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病毒感染的荧光灶,同时将病毒颅内接种10~12g昆明小鼠,通过观察记录小鼠发病死亡数,计算引起半数小鼠死亡的病毒剂量即LD50。结果 FFU和LD50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且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lgFFU值与LD50值之间有统计学意义,重复性好。结论 FFU实验体外滴定狂犬病病毒毒力方法可取代LD50法,更有利于推广、实施。
- 柴苗徐葛林孙文卢颖毕军陈雪婷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 重组人抗狂犬病病毒单抗SO57、SOJB对不同狂犬病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用不同的动物模型研究了具有专利的重组人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SO57、SOJB对不同狂犬病病毒株的中和作用,100IU/kg的SO57能100%保护被中国街毒株SBD攻击的中国仓鼠;首次用小鼠模型模拟人体被狂犬病病毒攻击后的治疗情况,在小鼠被CVS及中国街毒代表株攻击后,SO57与HRIG具有相近的对小鼠的暴露后保护作用;同时结果显示HRIG对SBD株攻击的保护率不能到达100%,仅使用疫苗是不能对感染病毒的小鼠百分之百的保护;SOJB与SO57 1:1联合使用未显示比SO57单独使用更好的保护效果。SO57极有可能在中国代替HRIG用于狂犬病病毒暴露后治疗。
- 贾茜徐葛林赵伟吴杰郑新雄
-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