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杰
- 作品数:68 被引量:5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施临床路径后抗菌药物的应用是否得到规范和改进。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临床路径实施前后165例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为非路径组(87例)和路径组(78例)。结果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为100%,平均住院日由实施路径前的7.89 d缩短为6.86 d。非路径组与路径组患者的预防用药率分别为83.91%和97.44%,预防使用频率较高的均为第2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术前0.5~2 h预防给药率分别是60.27%和81.58%,术后72 h内停药率分别为49.43%和55.13%,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天数分别为4.72 d和3.95 d。两组均以预防用药、单独用药为主,联合用药较少,联合用药率从21.84%下降到6.41%。结论临床路径实施后,该院普通外科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在术前给药时机和联合用药方面得到较好改善,术后72 h内停药率明显上升。但在预防用药品种的选择上无明显改善,在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规范。
- 孙艳徐元杰周小二吴欣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抗菌药物
-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肉苁蓉10-25重量份、莱菔子10-20重量份、决明子10-20重量份、白术10-25重量份。本发明处方配方严谨,功专效著,原料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
- 杨洁郭代红刘皈阳金道山李欣陆璐陆军章徐元杰
- 我院外科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外科病区退药原因,以规范退药行为和减少退药次数。方法利用计算机库存管理系统查询医院外科药房2008年7月至12月退药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8个病区退药,耳鼻喉科二病区退药金额最多,各病区退药总金额占使用药品总金额的0.54%。结论个别病区退药金额占其使用药品金额的比例较大,药房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严格退药制度,减少病区退药。
- 施振国尹红徐元杰
- 关键词:住院药房外科退药
- 123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2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军队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9–2019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1230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血液系统药、诊断用药、中药制剂、抗肿瘤药相关过敏性休克依次占比28.54%、14.63%、10.98%、9.76%、8.70%;静脉用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占90.57%;70.90%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用药中或用药后的30 min内。结论:临床用药前应细询过敏史,严格用药指征,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警惕抗感染药物、造影剂、中药制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用药期间及后仔细观察,做好及时抢救准备。
- 徐元杰张晶郭代红赵鹏芝赵英歌贾王平
- 关键词:过敏性休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药源性疾病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与近期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入选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12 h内)患者16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82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FABP、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T,CTnT)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CK-MB)浓度。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病变部位及范围进行定量评定。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FABP浓度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比较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亚组之间H-FABP浓度;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H-FAB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血清cTnT浓度、血清CK-MB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H-FABP浓度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5±32.9)pg/mL vs.(14.3±5.4)pg/mL,P<0.01]。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累及支数增加及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H-FAB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FABP浓度与cTnT(r=0.627,P<0.05)及CK-MB(r=0.530,P<0.05)具有相关性;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38,P<0.01),其相关系数高于cTnT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0.385,P<0.05)。结论血清H-FABP浓度升高反映了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临床可根据血清H-FABP浓度升高推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 王亚蓉郭壮波黄丽萍徐元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冠状动脉病变
- 我院2004-2008年降血脂药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降血脂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4-2008年间降血脂药用药金额年均增长率为57.57%,用药频度不断升高。2008年用药频度居前十位的降脂药中他汀类药物有5种,其中辛伐他汀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均排在首位。5年中,阿托伐他汀、阿昔莫司是用药频度增长速度最快的药物。结论:我院降血脂药的临床选择和使用较为安全、有效、经济。
- 徐元杰郭绍来魏宇宁
- 关键词:降血脂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用药分析
- 血脂指标的比值在预测心脑疾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血脂(包括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年龄、性别等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和心内科住院,年龄≥40岁的8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用超声测量的平均CIMT、性别、年龄、血脂水平[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以及脂质比值,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载脂蛋白B(Apo-B)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的比值及总胆固醇(TC)与HDL-C的比值]、hs-CRP、空腹血糖等资料。依据患者的CIMT,分为正常组(平均CIMT<1.0 mm)172例,增厚组(平均CIMT≥1.0 mm)661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增厚组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hs-CRP、LDL-C/HDL-C比值、TC/HDL-C比值、Apo-B/ApoA-Ⅰ比值的中位数,均高于正常组,而HDL-C、ApoA-Ⅰ的中位数低于正常组。增厚组男性例数要明显多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之间其他变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085,95%CI:1.067~1.104)、男性(OR=1.897,95%CI:1.985~2.799)、hs-CRP(OR=1.165,95%CI:1.047~1.296)、LDL-C/HDL-C比值(OR=1.281,95%CI:1.040~1.579)是预测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增高是预测心脑疾病患者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作用可能要优于单独检测LDL-C或HDL-C。
- 桂见军江东新农凤秋伍伟光陈玉兰赖江明奉伍妹徐元杰徐武华
- 关键词:血脂异常颈动脉疾病心脑疾病
-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冠状动脉联合静脉内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冠脉联合静脉内使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76例,年龄≥70 a,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患者。对照组: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之后以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24 h;研究组: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10μg/kg,之后以0.07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24 h。比较2组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率,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cTnT)峰值,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栓积分、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PCI术后90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率的差异;比较2组用药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CI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心电图ST段回落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血清超敏cTnT峰值(P=0.025)、IRA血栓积分显著降低(P=0.013),TIMI 3级血流及TMPG 3级的获得率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38和0.03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CI术后90 d的LVEF显著增加(P=0.026),总MACEs的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3)。用药期间,研究组总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与单纯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相比,冠脉联合静脉内小剂量替罗非班更有助于改善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缩小梗死面积,并显著降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赵强吴同果王淑香徐元杰曾芳罗景云黄伟光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替罗非班
- 5所医院住院患者ADE警示系统主动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价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开展重点品种重点事件的多中心主动监测研究,探讨军队医院开展ADE主动监测、自动警示与评估工作的特点、规律和相关因素,深化药品安全监测技术。方法:由经过集中培训的高年资临床药师,收集2014年1–6月期间5所扩大试点医院运行"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的预警数据,逐例分析确定ADE阳性案例,统一汇总并分类统计。结果:四种ADE(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自动监测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93±24.97)%、(46.45±32.81)%、(46.00±36.47)%、(41.27±31.14)%。由于案例排除率过高,未涵盖多数用药患者,相应的ADE发生率也高。研究者主动试行了22对拓展品种监测,主要为多个品种对1个ADE、也有1个品种对多个ADE,拓展品种的阳性预测值普遍高于常规品种。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和"预防为主"的药品风险控制模式;为大数据时代有效防范临床用药风险、减少ADE损害提供新的思路;为临床药师针对性开展重点品种主动监测提供高效实用的技术支撑工具。
- 郭代红陈超马亮雍晓兰张梅付桂英夏培元文爱东朱曼徐元杰
- 关键词:药品不良事件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血小板减少的主动监测系统应用与评价
- 目的:针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血小板减少开展信息化主动监测,并评价系统升级版的功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对201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使用目标药物的住院患者...
- 赵粟裕郭代红徐元杰朱曼陈超马亮
-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血小板减少信息化药物不良事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