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淼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临床病理
  • 6篇病理
  • 5篇淋巴
  • 4篇临床病理分析
  • 4篇病理分析
  • 3篇淋巴瘤
  • 3篇免疫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
  • 3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性病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恶性
  • 2篇病变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心包
  • 1篇眼附属器

机构

  • 11篇宁夏自治区人...

作者

  • 11篇张淼
  • 8篇贺海燕
  • 7篇李晶
  • 5篇孙琪
  • 5篇李燕
  • 4篇李永红
  • 1篇简莉人
  • 1篇安君
  • 1篇吕君其
  • 1篇梁颖
  • 1篇王平
  • 1篇白洁
  • 1篇马生茂
  • 1篇宋京柱
  • 1篇李雄

传媒

  • 8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网膜母细胞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5例临床资料完整、行手术摘除的Rb标本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 Rb多发生于年幼的儿童,主要临床表现有"猫眼"、视力下降、斜视等。45%以上的患儿以白瞳症就诊,19%的患儿因斜视或视力减退而就诊。镜下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常见出血坏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中含有NSE阳性的神经元性瘤细胞和S-100,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观察发现K i-67阳性表达指数高的Rb患儿预后较差。结论患儿的临床分期、病程、肿瘤对视神经的侵及情况及病理分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预后的参考指标。
张淼李永红贺海燕李晶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征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睾丸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睾丸原发性淋巴瘤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2-75岁。主要症状为睾丸无痛性肿大。经免疫组化证实6例均为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4例为中心母细胞为主型,1例为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混合型,1例为B免疫母细胞型。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20、CD45RO、CD79a均阳性,CD3、CD45Ra、CD30、PLAP均阴性。结论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中老年人多见,出现睾丸弥漫性肿大,以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主,正确的病理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张淼白洁李晶李永红
关键词: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
单克隆抗体P63、SMA、PCNA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P63、SMA、PCNA在乳腺疑难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各种乳腺病变组织标本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同时标记P63、SMA、PCNA作对照研究。结果11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2例导管原位癌中存留的肌上皮细胞几乎全部P63和SMA(+),2例良性病变中的少数导管见P63不均匀的间断表达,P63与间质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无交叉反应;在浸润性癌中仅2例见小灶状癌细胞P63(+)。SMA除标记肌上皮细胞,还与间质肌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交叉反应。PCNA在浸润性导管癌阳性率92.7%,在良性病变中阳性率72.7%。结论P63可作为识别乳腺肌上皮细胞的一个新的特异性标志,同时检测P63、SMA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PCNA表达与否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意义有限。
贺海燕李永红张淼李晶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P63SMAPCNA乳腺疾病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2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淋巴瘤的鉴别。方法对32例HNL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7例免疫组化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25例颈部淋巴结肿大,半数有发热,1例有皮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形态特征为在活跃的反应性增生的背景下,出现程度不同的凝固性坏死,伴有多种形态的组织细胞增生,细胞内外见不等量碎片。病变区及周围有免疫母细胞及浆样单核细胞增生,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坏死灶及边缘CD68、CD3、CD45RO呈片块状(+)。CD20在滤泡生发中心,少数散在淋巴细胞阳性。结论HNL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特殊表现,女性多见,临床病理特征复杂,易误诊。
贺海燕张淼李燕孙琪
关键词:淋巴结炎临床病理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基因重排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2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其中淋巴瘤8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病变6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8例。运用标准试剂盒提取DNA,采用半巢氏PCR技术、2对引物进行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运用免疫组化2步法标记抗体(LCA,CD3 CD20,CD79a,CD45RA,CD45RO,Bcl-2等)。结果 6例非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4例阳性(67%),8例淋巴瘤中IgH基因单克隆重排8例阳性(10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基因重排阴性。所有12例病例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全部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MALT)B细胞淋巴瘤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1例。结论基因重排检测是眼附属器疑难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和淋巴瘤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张淼李晶李燕孙琪梁颖王平简莉人贺海燕
关键词: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基因重排
心包脓肿破溃致急性脓胸诊治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胸痛伴胸闷、气促1个月'入院,伴有咳嗽、咳白色粘痰,偶有低热,伴有乏力、盗汗,伴有食欲下降、腹胀。入院查体:体温:39℃,精神差,慢性病容,表情痛苦,半卧位,呼吸费力,全身轻度水肿。左肺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7次/分。血常规示白细胞:13.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血沉:66 mm/h,白蛋白:21.6 g/L,空腹血糖:
吕君其安君李雄张淼杨海波马生茂
关键词:急性脓胸手术治疗
细粒棘球蚴病34例临床病理分析
2007年
目的 探讨人体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34例细粒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在人体组织中呈囊性占位性病变,肝脏最常见(占70.5%),肺脏次之(占14.6%),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7。30例可见角质层,3例可见原头蚴。角质层与正常组织间为厚薄不一的肉芽组织。结论 细粒棘球蚴病在牧区有广泛传播流行,女性为主要受害人群,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贺海燕张淼李晶李燕孙琪
关键词:细粒棘球蚴病理流行病学
肺霍奇金淋巴瘤1例
2007年
贺海燕李燕张淼宋京柱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淋巴结及肺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提高HL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对15例原发于淋巴结及1例原发于肺的HL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生于淋巴结者临床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生于肺者表现咳嗽、咳痰。病理组织学类型:淋巴细胞为主型(LRCHL)8例,结节硬化型(NSHL)4例,混合细胞型(MCHL)3例,淋巴细胞消减型(LDHL)1例,未发现结节性淋巴结为主型。8例行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CD15、CD30、CD20、CD68、CD79a阳性,CD45Ro阴性。结论霍奇金淋巴瘤是恶性淋巴瘤中的少见类型,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组织学改变复杂多样,应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及富于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TCRBCL)鉴别。
贺海燕张淼李晶孙琪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病理
抗原修复技术方法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关于组织抗原修复技术不同的方法在应用中的比较。方法 运用微波炉、高压锅和胰蛋白酶法及柠檬酸盐、EDTA两种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 ,比较了 4 0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在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应用效果。结果  4 0种抗体中 ,2 5种抗体由不处理的 (+)或 (- )提高到 ( ) ,6种抗体提高至 ( ) ,微波和高压锅结果相同的有 2 6种 ,高压加热较微波提高了一个 (+)的有 12种。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同的抗原修复技术能极大地改善免疫组化结果 ,提高难以检测的细胞内、细胞核的抗原检出率 。
孙琪李永红张淼
关键词:抗原修复免疫组化缓冲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