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静怡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语言
  • 3篇话语
  • 3篇话语分析
  • 2篇叙事
  • 2篇叙事学
  • 2篇隐喻
  • 1篇电影
  • 1篇对词
  • 1篇新闻
  • 1篇新闻话语
  • 1篇心智
  • 1篇叙事视角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向性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写作
  • 1篇映射
  • 1篇语法
  • 1篇语篇
  • 1篇语篇功能

机构

  • 10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西安外国语大...

作者

  • 10篇孙静怡
  • 3篇侯建波
  • 1篇王和平

传媒

  • 2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外语学刊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外语教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基础教育外语...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意向性:语言研究的交汇点被引量:1
2012年
以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为基点,探讨意向性与语言流派之间的关系;认为意向性是语言研究的交汇点,统辖着语言研究的不同流派。从意向性出发,可以更好地探讨语言学流派之间的关系问题。
孙静怡
关键词:意向性心智语言研究
从语言到事件:话语分析与叙事学被引量:1
2012年
话语分析和叙事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采用的研究范式。虽然在学科渊源和研究角度存在不同,但从哲学基础、语言和事件的关系、发展历程以及跨学科性方面看,话语分析和叙事学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二者都关注事件的语言表述和语言表述的事件。基于这些认识,认为话语分析和叙事学是源自于不同传统的同一个研究范式。
孙静怡
关键词:话语分析叙事学话语社会事件
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文体被引量:13
2014年
在网络交际中,特定的语言表达式被赋予新的含义,形成了网络新文体。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本文分析网络新文体,认为它具有多个功能,包括指向新的对象、传递人际意义、构建虚拟社团、批评社会现实以及娱乐功能。通过模因过程,作为模因寄主的语言获得了新功能;模因的动力来自于实现网络新文体的这些功能。
侯建波孙静怡
关键词:模因论网络语言语言功能
电影《毕业生》叙事视角研究
2012年
电影《毕业生》是美国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年轻人困惑、迷茫,渴望摆脱现实却找不到出路的社会现状。电影《毕业生》中的叙事体现为语言和画面两个方面,分别包括第一人称叙事、第三人称叙事以及跨界叙事,独特叙事视角的运用以及不同叙事视角之间的转换强化了作品主题,使该影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孙静怡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
概念隐喻与意识形态关系研究:以甲流话语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基于建构主义对语言和社会现实的观点,本文应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理论,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了《中国日报》上甲流报道中的隐喻系统。研究发现该报把甲流隐喻化为一个贪婪和狡诈的凶手,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健康;在这个基本的隐喻体系下,存在多个分隐喻,这些隐喻构成层级关系的网络。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而讨论了使用概念隐喻的动因;认为通过隐喻网络,该报纸向读者传递了一个隐性的陈述,同时表明该报的立场和态度。本研究不但拓展了van Dijk的价值对立方块理论,为话语分析开辟了新的路径;而且以媒体话语为分析对象,说明了概念隐喻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互构关系。
侯建波孙静怡
关键词:概念隐喻意识形态话语分析
隐喻的认知特性及其对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隐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一直对隐喻的这种认知特性投入关注。隐喻的生成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隐喻对教学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对正确理解和使用词汇、词汇区分有着重要作用。
孙静怡
关键词:隐喻合成空间理论映射
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被引量:10
2012年
起源于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话语分析在各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转向在本质上是转向话语分析,受语言转向的影响,各学科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原则来分析相关议题,使话语分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语言转向背景下,话语分析的方法灵活多样,被众多学科所采纳,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孙静怡
关键词:话语话语分析语言转向人文社会科学
中国新闻话语:现状与趋势被引量:8
2012年
目前的资料显示:鲜有学者对中国新闻话语进行梳理。在澄清新闻话语概念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国新闻话语研究的现状,探讨新闻话语研究的特点。基于现有新闻话语研究的研究状况,总结了中国新闻话语研究的发展趋势。
孙静怡王和平
关键词:新闻话语中国新闻
运用名词化培养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2022年
名词化是构建概念语法隐喻的有力方式,在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学生使用名词化进行写作的能力较低,文章质量不高。为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名词化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本文阐释了名词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背景,并举例分析名词化在英文写作中的四大语篇功能,最后提出运用名词化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名词化能使语篇简洁凝练、结构紧凑、逻辑严谨、精准客观,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恰当使用名词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赵月君孙静怡
关键词:名词化语篇功能英语写作
认知功能语法的是与非——评Tomlin的认知功能语法被引量:1
2011年
Tomlin语法具有功能主义的特点,又带有认知语法的特征。这一语法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从概念表征到语言表征的投射。Tomlin从一个新颖的视角解释:语言为什么是现有的结构。借用功能主义的概念和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寻找影响语言生成的因素,关心语言的普遍生成机制。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只研究了语言的生成过程;对概念表征的研究,难以排除语言因素的影响,有循环论证的嫌疑;其语法核心各部分的作用不清;缺乏适合自己研究的概念。
侯建波孙静怡
关键词: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