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蕾
- 作品数:54 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老年人不良冠修复体所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研究由于不良冠修复体所致老年人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对周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科治疗的由于不良冠修复体所致老年牙周病患者78例。所有患者的修复体均未被拆除,而是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及口腔健康维护,观察并比...
- 赵静吴文蕾
- 关键词:老年牙周炎全冠修复探诊深度
- 86例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分析
-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的治疗效果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6 例老年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ECL)的患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取牙周治疗配合根管治疗。经过一年的随访,分析治疗后的有效率和失败率,使...
- 赵静吴文蕾
- 关键词:老年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治疗根管治疗
- IL-6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调控因素被引量:12
- 2005年
- 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牙周炎中,IL-6的产生和作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LPS、IL-1β、IL-10,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影响了IL-6的作用,他们通过各自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或抑制IL-6的产生。
- 蒲玉梅高静吴文蕾窦环
- 关键词:IL-6牙周炎LPSIL-10
- 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引导比格犬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目的评估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引导比格犬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选取18月龄雄性比格犬4只,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1周后,选取下颌第3、4前磨牙,同颌对侧同名牙随机纳入实验组或者对照组,制造牙周缺损,实验组植入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获得了较多的组织再生,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槽骨的高度分别为(3.01±0.14)、(1.32±0.11)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周膜组织的高度分别为(3.12±0.19)、(1.35±0.12)mm,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牙骨质的高度分别为(3.30±0.15)、(2.70±0.12)mm,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牙周组织的牙周膜纤维深入到新生的骨组织和牙骨质中,其结构特征与生理状态时的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结论 BME-10X型胶原/羟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有较强的诱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
- 陈斌吴文蕾张其清黄晓峰陈湘华
- 关键词:牙周病
-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小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评价口内长期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Pg)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小鼠(Apo E^(-/-))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取16只SPF级Apo E^(-/-)雄性小鼠并随机分为两组(n=8),Aop E^(-/-)-Pg组使用109/m L Pg 33277进行口内涂菌,持续9周,共45次;Aop E^(-/-)-Ct组口内涂抹PBS液。血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Pg特异性Ig G抗体、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以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主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面积及肝脏病理变化;RT-PCR检测主动脉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子G1(ABCG1)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op E^(-/-)-Ct组相比,Aop E^(-/-)-Pg组血清中Pg特异性IgG抗体明显升高;IL-6、MCP-1表达增加;TC、TG、LDL、ox LDL含量增加,HDL下降;主动脉AS斑块的面积、肝脏脂肪空泡均显著增加;CD36 mRNA表达水平升高,ABCA1、ABCG1mRNA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口内长期感染Pg可加重Apo E^(-/-)小鼠脂代谢紊乱,促进AS斑块的进展,而此过程主要由CD36介导。
- 姚敏吴娟吴文蕾杨洁孙卫斌
- 关键词:脂代谢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
- Superbond粘结系统作为牙周夹板对牙周组织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Superbond粘结系统作为牙周夹板固定重度牙周炎导致的松动前牙后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度牙周炎导致的前牙松动病人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Superbond固定组)和对照组(钢丝结扎加树脂组),每组32例。牙周基础治疗后1个月牙周炎症得到控制,消除咬合创伤后固定。每3个月复查维护,观察12个月。比较固定前后所观察位点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并记录两种固定方法的美观性和舒适性。结果:实验组29例有效;对照组28例有效。实验组PD变浅(P<0.05),SBI、GI、PLI、AL固定后与固定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PD变浅(P<0.05)、SBI、PLI高于固定前(P<0.05),CAL、GI与固定之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美观性和舒适性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选择合适病例的前提下,Superbond粘结系统作为牙周夹板固定松动前牙美观、舒适,可提高咀嚼力,对牙周组织影响小,不妨碍菌斑控制。
- 谭葆春肖健平吴文蕾
- 关键词:牙周夹板松动前牙牙周组织
- 两种刮治方法治疗老年牙周炎临床比较
- 2020年
- 目的比较全口一次刮治和分区段刮治治疗老年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疼痛感受。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老年牙周炎患者36例,按牙周洁治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分区段刮治,试验组应患者要求行全口一次刮治。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试验组患者自我疼痛感受消退时间、疼痛肿胀消退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分区段刮治方式,全口一次刮治在老年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确切,但患者疼痛感更强烈,临床可依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
- 江科吴文蕾
- 关键词:老年患者牙周炎
- 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情况调查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调查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牙齿缺失情况。方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因牙周炎导致牙齿缺失且年龄≥35岁的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24人,其中男218人,女206人。缺牙共计2 635颗,其中前牙616颗,后牙2 019颗,平均缺牙数为6.21颗。缺失牙数与年龄、学历、经济收入、职业、口腔卫生习惯、吸烟、全身疾病情况、压力及家族史等因素有关。结论:南京地区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齿缺失较多,需加强牙周病的各级预防工作。
- 肖健平谭葆春吴文蕾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牙周炎
- 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作为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探讨新型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作为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贝壳多孔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进行 X 射线衍射(XRD)分析、红外光谱(FTIR)分析、扫描电镜(SEM)检测,研究其物理、化学特性.2...
- 吴文蕾陈斌孙卫斌张其清
- 关键词:壳聚糖牙周组织再生
- 炎症微环境下金纳米颗粒与腺病毒介导的人β-防御素-3基因对人牙周膜细胞成骨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金纳米颗粒(gold nanoparticles,AuNPs)和人β-防御素-3(human β-defensin-3,hBD-3)对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prog...
- 李凌俊周靓吴文蕾闫福华
- 关键词:金纳米颗粒牙周膜细胞成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