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集粹被引量:1
- 2004年
- 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与脑卒中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中医药对脑卒中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作用,其中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是较为突出的,补阳还五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是治疗脑卒中应用最多的著名方。脑卒中发病时内分泌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并对脑卒中的转归有一定影响。目的:综述了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十几年来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的有关文献报导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和结论:认为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神经内分泌的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免疫功能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刘宁平彭康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卒中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
- 心脑宁颗粒治疗各类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脑宁颗粒治疗各类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各类脑血管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心脑宁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联合辛伐他汀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比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宁颗粒治疗各类脑血管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脑血流情况以及血脂水平,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刘宁平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
- 脑卒中后遗症“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运动功能与神经元突触的变化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鼠运动功能与脑组织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病证模型的病理机制。方法:试验于2004-06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实验室完成。选用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脑卒中后遗症组,脑卒中急性期组及对照组。复制脑卒中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运用走横木,电子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仪方法。结果:脑卒中后遗症组大鼠与对照组、脑卒中急性期组大鼠比较,除有左上肢内收无力,攀爬鼠笼时向一侧倾倒,下肢外展、内收困难,走路、跳跃时呈跛行状态;有面瘫症状,左眼小,右眼大;提起鼠尾时大鼠不能正常卷起身体,只能不停抖动身体;左侧睾丸萎缩等脑卒中后遗症症状外,还有毛发暗淡无光泽、卷曲,精神委靡,表情惊恐,消瘦,肢体无力,大便稀溏,摄食,饮水减少,手术伤口愈合迟缓等中医“气虚血瘀”征候。脑卒中后遗症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为(6.00±0.18)分,显著高于脑卒中急性期组犤(4.33±1.67)分,P<0.01犦,脑卒中后遗症组大鼠同对照组、脑卒中急性期组大鼠的突触形态结构比较,缺血区(大鼠脑内坏死边缘区)突触数目(8.33±0.91)明显增多(P<0.05),突触间隙犤(10.13±0.56)nm犦明显变窄(P<0.05),突触活性区长度犤(127.12±10.38)nm犦明显变长(P<0.05),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犤(76.78±3.45)
- 刘宁平彭康
-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元突触
- VEGF_(165)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对局灶性缺血大鼠脑血管新生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pEGFP-VEGF165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可否促进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获取第三代BMSCs,当BMSCs生长汇合率为80%-90%时以脂转法转染pEGFP-VEGF165质粒。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为模型组、BMSCs移植组(BMSCs组)、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BMSCs移植组(BMSCs/VEGF组)。于造模后7、14、21 d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缺血边缘区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和VEGF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BMSCs组与BMSCs/VEGF组大鼠神经功能(BRS)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BMSCs/VEGF组BRS评分低于BMSC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缺血侧比较,BMSCs组和BMSCs/VEGF组缺血侧微血管直径、微血管面积均较其显著增加(P〈0.05或P〈0.01);BMSCs组和BMSCs/VEGF组微血管直径、微血管面积均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但BMSCs组与BMSCs/VE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时BMSCs/VEGF组VEGF阳性细胞较BMSCs组VEGF表达显著增加(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Cs/VEGF组CD34阳性表达在各时间点较BMSCs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VEGF基因修饰的BMSCs移植可提高缺血区血管生成,仅在移植后7 d比单纯BMSCs移植VEGF表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在神经行为学评分、微血管新生、CD34表达等方面与单纯BMSCs比较,无明显优势。原因可能与VEGF165质粒转染效率不高及脑血管新生机制复杂有关。
- 邬志坚江慧玲陈泳晖刘宁平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