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罕见的CYP17A1基因外显子剪接突变导致17α-羟化酶缺陷的分子病因学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对一例46XY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CYP17A1致病基因分析,并探讨新的突变对患者表型的影响。方法对患者及其父母的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将野生型和含有新突变位点的突变型PCR片段连入表达载体,构建Mini-gene系统,转染HEK-293T细胞,RT—PCR观察新突变位点对剪切的影响。进一步构建野生型和剪切异常的CYP17A1cDNA全长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体外检测CYP17A1酶活性。结果基因分析显示患者的CYP17A1基因为复合杂合突变,其中一个等位基因为外显子6中c.985_987delinsAA突变,另一等位基因含有新的同义突变(c.1263G〉A:GCG〉GCA)。体外研究表明,这种同义突变会产生新的剪切位点,导致CYP17A1基因mRNA异常剪切,剪切产物中CYP17A1的415位氨基酸残基后缺失6或7个氨基酸。体外转染和酶活性检测证实异常剪切产物使酶活性丧失;但此突变对剪切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的,在患者体内还应存在部分正常的剪切产物,发挥残余酶活性,与患者的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由于CYP17A1基因外显子剪切突变导致的17α-羟化酶缺乏的患者,并且启动对异常剪切体的功能研究。
- 韩兵乔洁刘炳丽刘威吴佳君潘春明姜鹤顾婷姜博仁朱惠陆颖理吴万龄宋怀东陈名道
- 关键词:CYP17A1基因
-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6q27易感区段内的易感基因及易感位点识别鉴定
- 目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D,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代谢病,其特征以患者体内出现针对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受体(TSHR)的抗体(TRAb),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和合成,并使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肥大。到目前...
- 宋怀东赵双霞薛丽琼刘威潘春明杨邵英王海宁顾朝辉
- 中国人5α-还原酶缺陷症的临床表现和突变特点
- <正>目的描述11例中国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以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揭示一种新发现的SRD5A2基因剪切位点突变对5α一还原酶酶活性功能的影响。对象与方法本研究纳入的1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外...
- 朱惠刘威韩兵范梦夏赵双霞王海宁陆颖理潘春明陈富国陈名道程开祥宋怀东乔洁
- 文献传递
- CTLA-4基因与Graves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31775(G/A)和rs3087243(G/A)多态性与Graves病(G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从门诊和病房收集GD患者,留取血标本,抽提DNA,经TagMan.MGB探针法鉴定基因分型。选择正常体检人群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TLA-4基因多态性与GD发病的风险。结果GD组rs231775等位基因G(OR=1.244,95%CI1.124~1.377,P〈0.01)和GG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55.3%对49.1%,OR=1.279,95%CI1.126—1.454,P〈0.01),GD组rs3087243等位基因G(OR=1.303,95%CI1.166~1.457,P〈0.01)和GG基因型频率也高于对照组(76.8%对71.8%,OR=1.302,95%CI1.143—1.484,P〈0.01)。结论CTLA-4基因rs231775和rs3087243多态位点GG基因型显著增加GD的发病风险。
- 瞿茹怡李圣贤郑洁刘威刘炳丽宋志毅
-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 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一例的临床分析与基因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明确其21-羟化酶(21-hydroxylase,CYP)基因的突变位点。方法收集一例男性化型21羟化酶缺陷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外周血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亚克隆,并将产物割胶纯化后进行测序,对CYP21基因进行分子检测,并在192例正常人中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患者内含子B上2333位点C→A,同时由于真假基因融合,导致了CYP21A2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1793T→C(L39L),1813T→C(L45L),1817T→C(Y47H)。结论经基因检测证实患者第1外显子存在Y47H突变,该突变类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丰富了CYP21A2基因突变数据库,同时从分子遗传学方面证实了对患者的诊断。
- 张倩梁军王玉卞文乔洁刘炳丽刘威潘春明宋怀东
- 关键词:21羟化酶缺陷症基因突变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突变导致的卡尔曼综合征四例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基因突变而导致卡尔曼综合征(K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转归,加深对疾病认识。方法对30例KS或嗅觉正常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nIHH)患者行靶向二代测序,发现因FGFR1突变致KS患者4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例患者均为男性,就诊年龄为11岁至22岁,均表现为小阴茎,伴嗅觉缺陷。其中2例有隐睾手术史;3例有唇腭裂手术史;较为严重的1例患者除唇腭裂、隐睾外,合并有身材矮小、耳畸形及牙齿发育不全。4例患者均存在FGFR1杂合突变,其中2例为点突变(p.Y374X;p.E670K),2例为移码突变(p.S346Yfs*61;p.S723*fs*1)。1例青年期就诊的患者GnRH脉冲泵治疗后可成功生育。结论因FGFR1突变导致KS的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除嗅觉障碍外,在男性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小阴茎、小睾丸和青春期发育延迟。唇腭裂等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而明确诊断依赖于基因检测。脉冲式GnRH泵可使患者取得满意疗效,但起始治疗的年龄应根据患者的情况慎重考虑。
- 徐悦韩兵朱惠胥方琴刘雪萌刘威林建南赵双霞宋怀东乔洁
- 1例17羟化酶/17,20裂解酶缺陷症临床和遗传学研究
- 目的:研究1例17OHD患者临床特征以及CYP1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例17OHD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通过基因测序明确CY-P17A1突变类型。结果:1.患者,社会性别女性,2...
- 韩兵朱惠刘威陆颖理宋怀东程开祥乔洁
- 男性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3例致病基因分析
- 2011年
- 目的对3例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进行致病基因检测,以探讨其可能存在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血标本,并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采用FUJIFILM QuickGene-610L抽提外周血白细胞DNA,针对目前5个主要的Kallmann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和嗅觉正常的IHH(nIHH)致病基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基因]采用PCR扩增6个基因的全部外显子。PCR产物直接测序后,采用Auto Assemble软件比对寻找突变。结果 2例患者诊断为Kallmann综合征,1例患者诊断为nIHH;基因测序结果发现,除了在2例患者中发现了位于内分泌腺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PROKR2)基因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外,3例患者均无Kallmann综合征1基因(KAL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PROKR2和内分泌腺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PROK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FGF8)基因的突变,1例nIHH患者也无GnRHR基因突变。结论 IHH是一种在临床和基因水平异质性疾病,对3例IHH患者排除了目前主要致病基因的突变,提示其他基因或致病因素参与此病的发生。
- 刘威乔洁汝颖刘炳丽韩兵吴佳君杨邵英薛丽琼宋怀东
- 关键词:KALLMANN综合征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
- 2q33区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发病风险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 观察2q33区rs1024161(C./T),rs231726(C/T)和rs10197319(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发病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Graves病患者600例及686名正常对照者.采集病史,包括年龄、症状、甲状腺肿、突眼,测定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同时留取血标本,抽提DNA,用TagMan-MGB探针法进行基因分型.再分析不同基因型与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的水平,及其与Graves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Graves病患者rs1024161和rs231726的TT基因型频率(53.67% vs.43.44%,P=0.003和46.67% vs.38.05%,P=0.002),rs10197319的GG基因型频率(60.17%vs.54.08%,P=0.028)均高于对照者.rs1024161(C/T),rs231726(C/T)和rs10197319(G/A)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性别、TRAb和TPOA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s1024161,rs231726和rs1019731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Graves病的发病相关,2q33为Graves病的易感区段.
- 瞿茹怡李圣贤陆咏刘威刘炳丽宋志毅
- 关键词:GRAVES病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 冬季上海射击运动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0年
- 目的调查冬季上海射击运动员的维生素D水平现状并与当地同龄健康年轻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2月—3月,选取上海市射击队射击运动员46名为运动员组,同期于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体检的同龄健康年轻人群5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运动员与同龄人群之间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运动员组25(OH)D、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晒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血清25(OH)D水平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25(OH)D水平的运动员日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维生素不足运动员的日晒时间显著长于其他水平(P<0.05)。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OH)D水平和日晒时间呈正相关(r=0.685,P<0.05)。运动员组血清25(OH)D水平和日晒时间相关(r=0.498,P<0.05)。日晒时间是影响运动员组血清25(OH)D水平的保护因素(OR=0.095,95%CI:0.018~0.493,P<0.05)。结论冬季上海射击运动员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日晒时间是运动员血清25(OH)D水平的保护因素。合理评估运动员维生素D营养状况,制订合理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有助于维护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运动员竞技状态水平。
- 严士敏蒋筠斐沈娟刘威徐仕恒陈凤玲
- 关键词: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血钙血磷